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高一年级背越式跳高4篇
高一年级背越式跳高4篇【导读】这篇文档“高一年级背越式跳高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高一年级背越式跳高1背跃式跳高日期:年月日班级:人数:教材背越式跳高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跳高的一些基本知识,85%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锻炼的基本方法,知道背越式跳高助跑和其它跳高的助跑有什么区别。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和习惯,融健身竟技为一体,培养学生健身锻炼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起跳技术与弧线助跑;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练习。2、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课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与学练方法运动负荷教师教与导学生的学与练时间次数强度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要求:1、教态自然、2、声音洪亮、3、精神饱满成四列横队集合XXXXXXXXXXXXXXXXXXX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要求:1、快、静、齐2、背风、背阳2至3分准备部分一、慢跑篮球场3-4圈二、徒手操1、头部运动2、两人压肩拉肩运动教法:1、教师随学生慢跑2、教师口令边讲解,边示范组织:1、成两路纵队饶篮球边线慢跑2、成体操对型散开XXXXXXXXXX0000000003、提腿运动4、膝关节运动5、踝关节运动6、弓步压腿7、收腹跳加转体360度练习要求:1、学生认真听讲做练习。2、学生做练习时动作准确、到位、力度大。基本部分跳高:一、教师完整示范二、起跳练习1、原地迈步放起跳腿练习2、原地摆腿摆臂练习3、上步内扣膝摆腿练习`~上二步起跳练习4、上一步到三步起跳摸高1结束部分练习三、过杆练习1、原地跳起挺髋练习2、3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习教法1:1、教师做跳高完整动作示范。2、教师提问跳高技术组成学生作答。教法2:1、教师讲解并做示范动作。2、学生跟随教师口令做练习。3、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要领:摆动腿快速摆腿内扣和起跳快速蹬伸的起跳动作协调配合起来,在助跑的后段要强调助跑的节奏和掌握身体的内倾动作。动作要领:1、背对横杆起跳倒肩、挺髋、甩腿。动作要领:1、助跑:左脚起跳为例,助跑时右脚在前,采用弧线助跑,身体保持一定的内倾,倾向弧线的组织:一、学生观看教师示范要求:1、学生仔细观察动作。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二、原地练习三、过杆练习1、3—5步助跑起跳过杆练习中心,以前脚掌落地。2、起跳:助跑的最后一步要以向下向后的动作,完成起跳落地;摆动腿弯曲,大腿向上摆到水平位置;摆动腿同侧臂曲肘摆到肩的水平逐渐向上伸直,异侧臂曲臂摆至肩的水平位置3、过杆和落地:背对横竿,过竿时,要抓住摆动腿下放与倒肩,挺髋成背弓作的协调配合以及两小腿上甩动作。教法:1、教师讲解并做示范动作。2、学生跟随教师口令做练习。3、教师巡视并纠正学生错误。要求:1、学生认真听讲做练习。2、学生做练习时动作准确、到位、力度大。3、学生自我体会动作要领注意:学生在完成各种起跳练习时,都要求从身体内倾的预备姿势开始,由倾斜迅速转成正直,使跳的垂直力通过身体重心。一、集合整理队伍并放松身体各部位;集合整队;二、集合整队;三、课后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四、值日生收还器材;五、师生再见。1、教师整理队伍2、语言法,放松法指导学生练习放松身体各部位3、讲评学生表现,表扬和鼓励。组织:1、放松活动成体操队型2、集合队伍。要求:精神和身体充分放松。作业:要求学生每天作20个立卧撑。背越式跳高2《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主教材《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属于跳跃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是一堂新授课,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8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一次课。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海绵包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快速有力地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教学重点,而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助跑起跳技术是在进行前一次课——弯道跑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腾空过杆技术动作教学服务。其动作要领是:直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弧线段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最后3~4步节奏快,迈步放脚动作果断,利落,积极攻杆;起跳阶段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积极前上摆,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用脚尖蹬离地面,身体半背向横杆。副教材搭配“拔河”游戏,着重要求学生依靠上肢肌肉力量进行比赛,以此达到本次课能够较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淮南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处在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前次课弯道跑技术教学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弧线助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含义,使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并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2.技能目标:①通过情景教学,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初步掌握正确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动作及其练习方法。②通过教学,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助跑的节奏感。③利用游戏——“拔河”重点发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游戏,逐渐培养学生自主练习,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及相互合作能力,体验团队的价值和意义,在顽强拼搏的同时要学会公平的对待同伴,客观的评价同伴,真诚的与同伴相处。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起跳技术2.教学难点:弧线助跑起跳技术五.教法、学法与手段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来达到传授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手段:主要有挂图的应用,出示背越式跳高完整及分解技术动作图片让学生欣赏,老师点评提问,其目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例如:在基本部分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观看背越式跳高挂图,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介绍背越式跳高环节中助跑起跳的动作要领。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习之前对所学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有一初步认知,明确动作要领和教学重、难点,积极进行表象训练。六.教学过程㈠开始部分★教学流程: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注意事项,导入教学。★教学意图:在课的开始部分对学生进行纪律性和安全性教育,并提出相关的要求,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㈡准备部分★教学流程:1.慢跑400m热身2.徒手操★教学意图:通过慢跑热身和徒手操拉伸练习,使学生的主要肌肉和关节得到有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为基本部分教学做好身心准备。㈢基本部分★教学流程:1.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⑴.技能泛化阶段学生观看挂图,在大脑皮层下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⑵.起跳技术——(教学重点)①学习摆动腿的摆动方法②练习起跳腿的蹬伸用力动作③学习迈步起跳技术⑶.助跑起跳练习——(教学难点)①沿着直径为15m的半圆做加速跑②沿弧线跑4~5步后的起跳练习③直线助跑后进入弧线跑的练习④同上练习,并进入起跳,坐上海绵包。2.游戏——“拔河”比赛★教学意图:利用挂图给予学生直观印象,在大脑皮层建立泛化动作表象,采用分解动作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逐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助跑起跳技术,培养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提高其跳跃能力。㈣结束部分★教学流程: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放松整理练习——“兔子舞”(配乐《DJ版兔子舞》)3.小结4.布置课外作业:5.安排体育骨干收还器材6.布置下次课的内容7.师生再见(下课)★教学意图: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展示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七.场地器材田径场一块,肋木六架,海绵包四个,跳高架四付,3.5m-4m长的橡皮筋四根,20m-25m长麻绳一根,红丝带一段,哨子一个,30m卷尺一盘,石灰粉一袋,长漏斗一个,录音机一台,《DJ版兔子舞》磁带一盘。八.效果预测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40次/分~150次/分,准备部分心率可达120次/分~130次/分,基本部分心率最高可达19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心率可恢复到90次/分~100次/分,运动密度为35%~40%,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可达到50%左右。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全班大约80%的学生能较好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25%的学生整个助跑流畅,节奏感强,起跳积极攻杆,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和灵敏、协调素质;通过“拔河”游戏,培养学生上肢肌肉力量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活动的能力。背越式跳高说课稿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背越式跳高一.教材分析主教材《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高一年级教材中的选修教材,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属于跳跃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是一堂新授课,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8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一次课。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海绵包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快速有力地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教学重点,而弧线助跑起跳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助跑起跳技术是在进行前一次课——弯道跑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腾空过杆技术动作教学服务。其动作要领是:直线段助跑加速积极,动作放松;弧线段助跑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最后3~4步节奏快,迈步放脚动作果断,利落,积极攻杆;起跳阶段紧腰挺髋,以全脚掌快速滚动落地,摆动腿和两臂积极前上摆,起跳腿充分伸展、脚跟内转,用脚尖蹬离地面,身体半背向横杆。副教材搭配“拔河”游戏,着重要求学生依靠上肢肌肉力量进行比赛,以此达到本次课能够较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淮南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处在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前次课弯道跑技术教学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弧线助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含义,使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并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2.技能目标:①通过情景教学,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初步掌握正确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动作及其练习方法。②通过教学,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助跑的节奏感。③利用游戏——“拔河”重点发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和游戏,逐渐培养学生自主练习,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及相互合作能力,体验团队的价值和意义,在顽强拼搏的同时要学会公平的对待同伴,客观的评价同伴,真诚的与同伴相处。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起跳技术2.教学难点:弧线助跑起跳技术五.教法、学法与手段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游戏竞赛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来达到传授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学法: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观察法、表象训练法、模仿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自我评价法和小组评价法。手段:主要有挂图的应用,出示背越式跳高完整及分解技术动作图片让学生欣赏,老师点评提问,其目的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例如: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背越式跳高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3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