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教学方法:游戏法、实物活动法。教学准备:20千克的矿泉水4桶,搜集一些物体的质量,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计量物体的质量用什么做单位?(板书:千克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2、屏幕显示:6千克=()克3千克250克=()克4000克=()千克5400克=()千克()克3、在下面的()中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一个鸡蛋重50()一袋大米重50()一个一元硬币重10()小明重26()师:用来计量比较小,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千克是用来计量一般物体的质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比克、千克大的质量单位——吨二、新课1、你以前看到或听到过跟吨有关的事情吗?想一想,吨是用来干什么的?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2、体验1吨(1)实践活动,搬运矿泉水。(2)小记者采访表演的人。(3)师:一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50桶这样的矿泉水就是1吨。1吨究竟有多少千克呢?你是怎样想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板书:1吨=1000千克(4)例35吨=()千克5吨680千克=()千克3、估计体重的游戏。出示:三年级同学平均体重按规定25千克计算,4个同学重()千克,40个同学重()千克,也就是()。现在坐在这里的小朋友有54个,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怎样求这些小朋友重多少千克?4、化聚方法的渗透。1350千克=()吨()千克试一试:3000千克=()吨7038千克=()吨()千克三、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台拖拉机可以装货物1()一个乒乓球重3()一袋面粉重50()2、填空。8吨=()千克3吨500千克=()千克6000千克=()吨4500千克=()吨()千克8010千克=()吨()千克3、一袋大米重100千克,()袋大米重1吨。100块砖重200千克,()块砖重1吨。4、日记一则。嗨!大家好!我叫小马虎。星期日旱晨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洗刷完毕,就去吃旱饭。我吃了一个50吨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开始做作业。我做的几道题是这样的:5吨=(500)千克4020千克=(4)吨(200)千克3吨400千克=3400(克)下午我去逛公园,看见公园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时30分我睡觉了。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吨的认识20×50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25×54=1350(千克)13500千克=()吨()千克课后反思:偶尔听一个学生说:嗨!大家好!我是小马虎……参考资料,少熬夜!过了那么多天他居然还能记得做的一个习题。这正是我所教学所要的,特别是一节公开课所要的。我觉得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不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那是非常遗憾的。本节课学生有三个方面的印象是比较深的:1、学生搬运矿泉水的活动,小记者的采访。这一活动让他们体会1吨大约就是50桶矿泉水那么重,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我能搬起那桶水,我能做小记者等。2、估计体重,自己的和全班人的体重跟1吨的关系,学会了单位间的换算。3、“日记一则”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我不能做小马虎。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得有味,教师教得有劲。不足之处是:课后的习题少了点,没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了。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建立1吨的概念。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1.故事引入。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参考资料,少熬夜!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2)小组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2、填一填。第1题4千克=()克3吨=()千克5000克=()千克()t=2000kg18t=()kg()kg=6t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在○里填上“>”“<”或“=”。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3t○3600kg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4、数学故事。(1)估算。刚才同学们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第几次12345678质量/kg280220250300230250270350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找生汇报。(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各组汇报计算结果。参考资料,少熬夜!(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目标31、借助生活实例,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初步学会用吨作单位估计物体有多重。2、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4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归纳推理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流程(一)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本节课采用双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数学与语文,与生活真正地整合。(二)具体内容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首先观看投影《恐龙》,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它们吗?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再出示1只恐龙,问: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然后问:对于1吨你想了解多少?(由投影导入,创设了情境。再让学生自己谈想要参考资料,少熬夜!了解的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2.感受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吨的形象,并且赋予吨生命,以吨的语气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1吨=1000千克。(借助直观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吨,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2)让两名学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问:如果1吨大米得搬几次?(学生亲自体验,再次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3)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即金班同学的体重表。从中选一位体重接近25千克的学生为例,看看金班谁的体重接近25千克。问:有多少个这样的同学约为一吨?(让学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请40个同学出来,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吨的东西掉下来的声音。(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一实践中,不但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和谐发展。)(4)学生自读,小组交流对吨的认识。(5)学生质疑,释疑。(6)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找找吨和千克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7)用“……是……千克,……为1吨”的形式造句。(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挖掘生活中吨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拓展认识,。加深印象。(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图旁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2)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问:这两句你能换个说法,使它意思不变吗?(3)出示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5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参考资料,少熬夜!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4.通过从实际生活引出质量单位,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1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的实际概念。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难点: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估测,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花生米、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给每个小组准备一袋护肤霜(用胶布把质量标识贴住)。学生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标有重量的物品或食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正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出示课本情境图,学生观察、激发兴趣)2.仔细阅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发现:这些动物的重量是以克、千克、吨为单位的。3.激发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克、千克、吨是什么?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师:这节课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介绍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有多少,像克、千克、吨这样的表示物品有多重的单位叫做质量单位,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质量单位--克。板书课题:质量单位--克的认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17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