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吹泡泡》游戏教案(精编5篇)
写作好帮手1/12《吹泡泡》游戏教案(精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吹泡泡》游戏教案(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小班吹泡泡教案1设计意图: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吹泡泡的体育游戏非常感兴趣,常常会自主地手拉手玩起来,于是我想到根据小班幼儿爱唱、爱跳、爱模仿、好表现的特点,结合已有经验,组织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活动前,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达到边唱歌边愉快玩游戏的目标,我事先教孩子们欣赏学唱了吹泡泡歌曲。)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泡泡能用肢体动作模仿出泡泡的特征,同时区别大小、高低。2、在游戏中,理解、熟悉歌曲,能按规则游戏。3、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4、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写作好帮手2/12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1、学过吹泡泡歌曲。2、已有玩体育游戏吹泡泡的经验。3、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歌曲碟片。活动过程:1、观察吹泡泡学习用肢体动作模仿泡泡特征。2、熟悉歌曲,边唱边做自编动作歌表演。3、学习按规则与同伴一起愉快游戏。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吹泡泡》2设计思路在生活中总能看到各种泡泡水,孩子也非常喜欢,泡泡能让不相识的孩子变成好朋友,泡泡还很有趣很好玩,泡泡使他们尽情地运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获得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终身有益的学习品质。他们不断体验快乐和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保持着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获得了对生活、对学习、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构建完美人格。材料来源分析写作好帮手3/121、泡泡水:利用泡泡水让幼儿观察吹出来的泡泡使怎么样的?2、儿歌《吹泡泡》:在玩中学会歌曲《吹泡泡》。3、泡泡:在泡泡吹出来的时候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所设计的《叶脉》科学探究活动,共设计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策略运用如下:第一环节:运用工具支架,教师带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第二环节:运用问题支架,“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都去哪了呢?”第二环节:运用身体支架,“小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踮脚、下蹲等动作。2、提到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活动准备:1、吹泡泡玩具材料。2、心理准备:在吹泡泡时细心观察吹出去的泡泡形状、颜色。3、儿歌《吹泡泡》活动过程:写作好帮手4/12一、导入。1、教师带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2.幼儿观察老师吹泡泡的动作,发现泡泡的变化。运用工具支架,教师带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二、游戏活动。1、回忆泡泡的样子,引发幼儿活动兴趣。(提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都去哪了呢?”)2、师幼一起进行游戏,边说儿歌边做游戏。(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3、根据儿歌做游戏:“泡泡飞高了”----幼儿立起脚尖表示泡泡飞高了。“泡泡变大了”----幼儿拉一大圆圈表示泡泡变大了。“泡泡爆了”----幼儿一起击掌,并齐声说:“叭”。运用问题支架,“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都去哪了呢?”运用身体支架,“小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三、游戏结束。写作好帮手5/12每位幼儿变成一个小泡泡回教室。活动结束。活动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做了简单的吹泡泡的安全提示,让幼儿注意几个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引导请幼儿猜测吹出来的泡泡像什么?从而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我让孩子们带上泡泡水来到护外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在吹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跑来告诉我泡泡飞到天上去了。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通过亲身体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进而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在体验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活泼、大方,乐意交往,善于合作等终身受益的个性品质。他们尽情地运用多种感官充分体验,获得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终身有益的学习品质。他们不断体验快乐和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保持着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获得了对生活、对学习、对社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构建完美人格。如果给我再一次上这节课,我将增加一个抓环节,让幼儿去抓泡泡,在抓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弹跳能力;鼓励幼儿回家跟家长一起玩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写作好帮手6/12小班吹泡泡教案3一、设计意图:“吹泡泡”是幼儿童年中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幼儿都很喜欢它的乐趣和体验。“吹泡泡”也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所以我通过吹泡泡的形式让孩子们观察了解泡泡的五彩缤纷,利用泡泡引发了孩子们更多的遐想,给予幼儿更多去想去说的空间。因此设计科学活动《吹泡泡》,主要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2、发现有洞的材料容易吹泡泡,体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成功感。3、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活动重点:知道用不同的材料和哪些材料可以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的能力。四、活动难点:通过动手实验操作,知道有洞的物体可以吹出泡泡。五、活动准备写作好帮手7/12记录表、笔、泡泡器、肥皂水、玩具、铁丝、吸管、毛巾等六、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在洗玩具,洗着洗着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游戏吗?2、教师操作3、出示材料,介绍材料、记录表,幼儿猜测★幼儿猜测,“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可多,我们赶紧把它记录下来(集体记录)(二)幼儿操作1、介绍四组材料,鼓励幼儿每种材料都试一试2、幼儿表述操作结果,共同记录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呢?3、幼儿再次操作★为什么这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那个就不可以呢?我们再去试一试,是之前仔细的看看它们有什么一样地方★师幼共同总结:原来它们都有洞洞,所以可以吹出泡泡写作好帮手8/12(三)结束部分今天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大家开心吗?小班吹泡泡教案4设计意图:泡泡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气泡,孩子们很喜欢跑跑吹到天空中漂漂荡荡那种感觉,那我们就来让幼儿熟悉泡泡观察泡泡,让幼儿更加了解泡泡,通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感觉游戏的快乐。活动目标:1、能发现所是、吹的泡泡有大有小。2、透过泡泡来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发现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活动过程:一、吹泡泡。1、为每个幼儿准备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尝试吹泡泡。2、请吹得大的孩子介绍自己吹泡泡的方法。3、幼儿再次尝试吹泡泡。4、幼儿两两结伴,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大,谁吹的写作好帮手9/12泡泡小。二、看泡泡1、请幼儿观察肥皂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2、请幼儿在尝试在瓶口吹一个大泡泡,把这个大泡泡作为照相机,透过它观察周围的世界。三、抓泡泡。1、教师或个别幼儿吹泡泡,其他幼儿共同抓泡泡。2、请幼儿看看抓到后有什么变化。小班吹泡泡教案5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知道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2、喜欢参与活动,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的铁丝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每种人手一个,酸奶盒人手一个,泡泡水。写作好帮手10/122、记录表一张。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创设情境。(完成圆形工具,师幼共同探索)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呀?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做的吹泡泡的工具——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工具。那请你们猜一猜,这个圆形的工具可以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师:真的吗,那老师请你们去试一试,但老师有两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轻轻地走到桌子前去试一试,试的时候呀要往上面吹,不要吹到小朋友的脸上,还有电脑里的音乐停了,小朋友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听清楚了吗?(配班老师事先把圆形工具盒一杯泡泡水事先准备好)师:那我们就去试试吧!《音乐泡泡不见了》(三分钟后,幼儿回到位置上)师:刚才你们用圆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呀?师:原来这个圆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出示记录表,把小朋友的试验圆形工具的结果先记录下来。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个新的泡泡器,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三角形和正方形泡泡器,写作好帮手11/12师:请幼儿猜猜他们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出示记录表,把幼儿的猜想结果记录下来,师:那到底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我们再去试一试,试的时候的要求还和前面试的一样。我们拿起每个泡泡器都试一下。(三角形工具和正方形工具事先准备好)师:刚刚小朋友都去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泡泡器,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猜了他们能吹出各种形状,那请小朋友说说刚刚你用他们吹出了什么形状。师:请若干小朋友起来说出自己试的结果,最后请大家一起说出试验的结果。师:老师记录最后的结果。二、老师总结小朋友,我们今天玩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和圆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一样的,都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我们想的不一定是对的,只有自己去试一下,才能知道结果。三、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吹泡泡。活动反思:吹泡泡活动向来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看到泡泡从管子里吹出来时特别的兴奋,他写作好帮手12/12们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记得在托班的时候,吹泡泡活动就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产生了要和泡泡亲密接触的愿望。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小朋友为了抓泡泡,容易挤在一起你推我,我推你,很危险。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要想办法克服,尽量避免碰撞事件发生。
本文标题:《吹泡泡》游戏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27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