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11章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东财金延平)
第11章劳动关系11.1劳动关系概述11.2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11.3政府、工会和职代会的作用11.4员工参与和集体谈判11.5劳动合同与集体协议11.6劳动争议处理11.1劳动关系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特殊的职能是处理劳动关系。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潜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关系是否融洽。11.1.1劳动关系基本含义1)劳动关系劳动关系(LaborRelations)是指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称。2)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主体是构成劳动关系的核心要素,而劳动关系体系是心态,期望,人际关系和行为不同的个人组成的不同群体构成的这些群体彼此发生着联系。3)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劳动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所以,劳动关系就具体表现为力量,权力,合作和冲突。11.1.2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类型1)劳动关系性质劳动关系的性质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质或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劳动关系是有经济利益或财产关系的性质。(2)劳动关系是有平等关系的性质。(3)劳动关系也是有不平等的性质。11.1.2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类型2)劳动关系的类型。由于劳动关系各方力量对比程度不同,双方在利益方面的相互关系会形成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包括:(1)利益冲突型(2)利益协调型(3)利益一致型11.1.3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2)社会文化环境。3)政治环境。4)法制环境11.2劳动者的地位与权利11.2.1劳动者的地位1)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影响以及所获得的经济利益。2)劳动者的政治地位,是指劳动者的政治利益关系的深刻反映。3)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劳动者社会地位的状况是同其职业声望密切相关的,并受自身的经济地位的制约和决定,通过劳动者的社会声望得以体现。11.2.2劳动者的权利我国的《劳动法》关于我国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作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劳动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劳动者有权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4)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11.2.2劳动者的权利5)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除上述各项劳动权利外,劳动者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妇女和未成年的要求特殊保护的权利等11.3政府、工会、职代会的作用11.3.1政府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扮演着多种角色。1)作为雇主的政府,即公共部门的雇佣者2)作为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3)作为员工参与集体谈判的促进者4)作为劳动争议的调停者5)作为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11.3.2工会1)工会的地位在我国,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2)的权利和义务(1)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用人单位的民主管理。(2)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范围是相当广泛的。(3)代表和组织职工实施民主监督。11.3.3职代会《工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11.3.3职代会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决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的取权,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有关规定,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1)定期听取和审议企业负责人的工作报告。2)审议企业重要规章制度。3)审议决定企业职工生活福利问题。4)评议、监督企业各级领导干部。5)民主推荐或选举企业负责人。11.4员工参与和集体谈判11.4.1员工参与1)员工参与管理的意义2)员工参与的方式(1)直接加盟。(2)间接参与。11.4.1员工参与从具体操作上员工参与管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来:(1)目标管理。(2)质量圈。(3)员工持股计划(4)职工代表大会。(5)工人董事,工人监事制度。11.4.1员工参与3)员工参与管理的内容和参与度(1)员工参与管理的内容①工作层面的问题和工作条件。②决策层面的有关问题。③企业层面或企业战略问题。(2)员工的参与度11.4.2集体谈判1)集体谈判的意义集体谈判是劳动者代表(通常为工会及其代表)为了维持和改善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而与管理者或雇主为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的协商和交涉活动。(1)集体谈判是规范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和手段。(2)集体谈判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3)集体谈判是市场经济下普遍实行的劳动法律制度。11.4.2集体谈判2)集体谈判的原则(1)主体独立原则。(2)权利对等原则。(3)工会代表原则。(4)双方合作原则。(5)合法性原则。11.4.2集体谈判3)集体谈判的内容集体谈判是关于劳动条件和就业条件等的协商过程,所以,;奥秘标准的确定和实施以及谈判双方应履行的权利义务应是谈判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讲,集体谈判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三方面:(1)实质性规则。谈判中实质性规则是指就业待遇,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等可以转化为货币性的待遇。11.4.2集体谈判(2)程序性规则程序性规则从管理权和决策权的运用方面进行谈判的内容,在企业劳动关系中,员工希望能受到保护以免受专断的管理中来和管理行为的损害。(3)工作安排集体谈判中对工作安排的详细规定主要同组织层次的谈判联系在一起。11.5劳动合同与集体协议11.5.1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意义和特征所谓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管理者,雇主)之间为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它除了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1)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2)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劳动合同是双方有偿合同11.5.1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的种类企业劳动合同的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一般有以下两种划分方式:(1)按照劳动合同的期限划分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②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③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按照劳动合同产生的方式划分①企业录用合同②企业聘用合同③企业借调合同11.5.1劳动合同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程序(1)平等自愿的原则(2)协商一致的原则(3)符合法律法规的原则(4)互利互惠的原则11.5.1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即法必备条款)包括: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11.5.1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的任意约定条款(1)劳动合同的保守商业稳定条款(2)培训条款11.5.2集体协议1)集体协议的意义与特征集体协议是指集体协商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其劳动关系问题与雇主(管理方)之间所签订的书面协议。2)集体协议的订立与履行(1)集体协议订立的原则和程序同订立劳动合同一样,订立集体协议也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调一致和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集体协议订立的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A.集体协商。B.双方签字。C.报送审查。D.公布。11.5.2集体协议(2)集体协议的内容与履行集体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指集体协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主要内容有:①劳动报酬;②工作时间;③休息休假`;④保险福利;⑤劳动安全与卫生;⑥合同期限;⑦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协议的协商程序;⑧双方履行集体协议的权利和义务;⑨履行集体协议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⑩违反集体协议的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集体协议的履行,是指集体协议当事人双方按照集体协议规定履行各自应当承担的义务。11.6劳动争议处理11.6.1劳动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劳动争议,也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过程中因劳动的权利,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主要是:(1)调解和及时处理的原则(2)依法处理原则(3)公正处理原则11.6.2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劳动争议处理,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专门机构依法对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仲裁和审判的活动。1)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节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通过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对双方当事人疏导说服,促使双方相互谅解,自愿就争议事项依法达成协议,从而使劳动纠纷得到解决办法。11.6.2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2)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项,依法作出裁决的活动。3)通过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法定的期限内,持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依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复习思考题1.何谓劳动关系?它有哪些表现形式?2.如何理解劳动关系性质?劳动关系有那些类型?3.政府、工会、职代会在劳动关系上各起着什么作用?4.员工参与管理有何意义?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有哪些?5.简述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6.何谓劳动合同?它有哪些特征?7.集体协议的内容有哪些?8.对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方式?第12章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12.1跨国公司人员配置12.2跨国公司的人员配置与开发12.3跨国公司人员的绩效评估与新酬支付12.4跨国公司的劳动关系问题12.1跨国公司人员配置12.1.1跨国公司雇员的类型跨国公司的人员配置就是跨国公司基于自身发展中合作与控制的需要,在其实施全球战略过程中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配置。跨国公司是在全球背景下管理雇员,所以要区分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三种类型的国家。母国(Parentcountry)是指公司总部所在的国家,比如,美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母国;东道国(Hostcountry)是指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国家,英国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东道国,因为通用汽车公司在那里设立了工厂;第三国(Thirdcountry)是指前两种以外的劳动力或资金的来源国,即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跨国公司可能已经在这个国家落了户,也有可能没有在该国落户。12.1.2影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因素1)影响跨国公司人员的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国际化阶段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跨国公司人员配置有以下几种模式:(1)母国化(2)本土化(3)全球化12.1.2影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因素2)影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其他因素(1)全球观念和跨文化视野(2)跨国企业自身因素(3)配偶因素(4)国家文化因素①艰苦国家②各国政府都希望本国人员得到就业机会12.1.3目前跨国公司人员配置的特征表12-1不同阶段人员配置模式的优劣势分析东道国人员阶段Ⅲ多国阶段优点熟悉东道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当地语言和商业管理;相对于母国人员和第三国人员成本较低;给当地人员提供发展和晋升机会、有利于鼓舞士气,加强其对公司忠诚度;满足了东道国的本土化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外派人员母国人员第三国人员阶段Ⅰ,国内阶段阶段Ⅱ,国际阶段阶段Ⅳ全球阶段具有技术和管理专长;熟悉总部的目标、政策和管理;与总部进行有效的联络和沟通。容易对分支机构经营加以控制;有助于母国人员的管理开发、在公司形成具有国际经验的经理人员人才库;如果分支结构由两个以上相对的种族或宗教团体构成,母国人员可能比较有优势可能是获得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专才与适应国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两者之间最好的妥协措施;通常为国际性职业经理人员;相对于母国人员成本较低;可能比母国人员更熟悉东道国环境缺点跨国公司无法对分支机构经营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存在对母国和公司的“双重忠诚”而造成潜在的冲突;经营方法上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其他文化上的差异;无法使得母国人员获得国际任职经验和跨文化管理经验很难适应外国语言和东道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法律环境,失败率高;选拔、招聘和维持外派人员成本太高:外派人员的
本文标题:第11章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东财金延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3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