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曾国藩成功用人之道主讲人林乾教授从曾国藩的评价说起许嘉璐: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毛泽东: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办事兼传教之人蒋介石: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足以为吾人之师。曾国藩的人生三境说1,奠定基础准备阶段,1811----183828年2,平步青云积蓄力量,1838----185215年3,艰难成功走向颠峰,1852----186412年4,忍辱负重曾国藩时代1864---18727年人生三境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年龄与做事23岁秀才,24岁举人,28岁中进士。其父43岁经十六次考中秀才,洪秀全1814--1841多次未中。1843四考不中43岁部级领导家世性格教育1、八宝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2、早年经历:蒋市街卖过竹篮,悉知民间疾苦,康熙讲士子,生平咬牙立志3、性格特质:湖南骡子脾气,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蛮且智:好斗守礼尚文4、接受教育:经世致用:义理、词章、考据之外经济台湾学者张朋园认定一个目标,勇往直前,不计成败,不计利害,不屑更改;是一种不信邪的骡子脾气。蟒树富厚堂-山缳水抱,藏风聚气第一讲成功五要及禁忌一、成功的五大必要条件1、躬身入局,把握重大机会2、早见先机,领风气之首3、敢于冒险、有担当赵烈文之问4、一生贯注。掘井理论。梧鼠五技而穷5、规模宏大与综理细密:办事做到五到案例:三难郭嵩焘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曾国藩知识、结交、世俗案例:不任封疆之谜曾文正以团练始,不以团练终,幸其改途之速,此其所以能成功--------幕僚薛福成总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自古成功者,未曾不从此进境者也.----曾国藩一生三变:早申韩,中大儒,晚老庄平生四部书爱不释手易经----孔子—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凡修业之大,人必有景从之徒党。斯二者,其几甚微,其效甚著,非实有诸己,乌可幸致哉!史记庄子韩愈平生精力,与长毛斗,只占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斗,占十之六七---曾国藩自我总结说说湖南人的骡子脾气蛮且智,认准目标,不计成败,不计利害,不屑更改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成功有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也。身到:亲巡乡里和营垒。心到:凡事苦心剖晰,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理其绪而分之。又比其类而合之也。眼到:著意看人,认真看公牍也。手到: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也。口到者,使人之事,既有公文,又苦口叮嘱也。二、成功的禁忌1、“天道有三恶”:盈巧贰2、凉薄之德有三端,均足以致败:多言长傲怨天尤人3、领导四败昏惰任下傲狠妄为贪鄙无忌反复多诈4、不可操切为政:郭嵩焘广东天满人概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为子孙留余泽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求阙斋兄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乎?今吾家椿萱重庆,兄弟无故,京师无比美者,亦可谓至万全者矣。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缺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此则区区之至愿也。致澄弟余蒙先人余荫,忝居高位,与诸弟及子侄谆谆慎守者但有二语,曰“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而已。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少用仆婢,少花银钱,自然惜福矣;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无感者亦无怕者,自然悠久矣。超群之才必思冲天怀才负奇,恒冀人以异眼相看,若一概以平等视之,非所愿也.韩信含羞于樊哙,不原与庸者齐三、曾国藩的“交际学”1、八交:交胜己盛德趣味肯吃亏直言志趣广大惠在当厄体谅人2、九不交:不交志不同谀人恩怨颠倒、全无性情不孝不悌愚人落井下石德薄好便宜写给弟弟的诗九载艰难下百城,漫天箕口复纵横。今朝一酌黄花酒,始与阿连庆更生。河山策命冠时髦,鲁卫同封异数叨。刮骨箭瘢天鉴否?可怜叔子独贤劳。第二讲鉴识与网罗人才引言:曹操英雄定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毛泽东对曹操、袁绍的评价:见机早行动快多谋寡断一、鉴识人才是领导者的首要本领1、曾国藩对人才的划分广收、慎用、勤教、严绳第二、第三等人才是可以找到而储存,而第一等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当其有所成就的时候,虽然局面很小,也必然出现几个人才同时应运而生的情况。已经得到几个人才之后,人才的性情又各有不同,兴趣志向又有远近之分,才识都准备好了,又需要济之以福泽。明末大儒吕坤写了《呻吟语》,将人才划分为三等:深沉厚重,魅力十足,这是一等人物;不拘细节,磊落豪雄,实行力超乎众人,这是二等人物;聪明绝顶,辩才无碍,这是第三等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吕新吾2、如何冷眼识英才1860年10月与沅弟:“恭亲王之贤,吾亦屡见之而熟闻之,然其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江忠源案例为淮军选将事例蔑视此虏之意多,临事而惧之念少,要刘养成“豪侠而具敛退”的气象。3、特有识人秘籍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面:面快然而大无清气者,谓之颟顸,颧骨森耸,地角方阔者,主有岁权;色黄黑而润泽者吉,哑白而枯涩者凶。口: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口角方者贵。说话闪烁游移者靠不住,言伤易者后难渡,言伤烦者做事必浮。头:头如山者贵重,偏颇好动者败。身:腰长过人者贵,三段停匀者贵寿。头,头一段;肩至丹田一段,以下为一段目:暸则胸中正,眊则胃中不正,黑珠黄者有胆,淡黄深黄数道分明者胆大而多智。视上者傲视下者骄?忧倾则奸(侧头视也)神定而目如流星闪电者大贵,神荡而目动言肆者可恶鼻:梁正者心正,歪者心不正。凖隆而圆美如珠者贵,凖削而歪者人心不正,伏犀贯顶者贵(若比他人迥长者尤贵),中如蜂腰细断者贱。手:指甲坚者心计定,指长者聪明,掌纹细而浅者秀,多者心杂,粗而深者定,少者心专。足:行路稳重者贵,轻佻者贱。何本高,湘阴归义人,兄弟六人,行三,咸丰三年入营.朴实.陈青云,湘乡五都萧家冲人.兄弟四人,居三.眼圆而动,不甚可靠.语次作呕,眼似邹圣堂.刘光明,湘潭石潭人,年27,父年46岁,母殁,有二弟.明白安详.刘松山,七都山枣人,其兄在岳州阵亡,母存父殁,嫂嫁,有二侄.挺拔明白.咸丰八年九月十五日谈话记录日记所记丁长胜:身文而笨,讷于言辞,目不妄动,为可靠.周惠堂: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钟辅朝:目清而不定,明白,滑吴兰蕙:面偏神动,目有精光,跳皮王春发:口方鼻正,眼有精光,色丰美,有些出息唐顺利:目小,有精光,眉粗,笨人二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1、理念: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罗马军团与资源满足率2、关键岗位试以艰危,责以实效:胡大任要素管理:冲、繁、疲、难Abc法则:紧急而重要或紧急或重要不紧急不重要3、纳新不吐故:人不什不易旧,管理学寡妇船事件4、事业盛时选好接班人:李鸿章幕僚中,就籍贯言,八十九人中,湖南籍二十一人,占23%;江苏籍十七人,占第二位;安徽籍十六人,占第三位:浙江籍十人,占第四位;其余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江西诸省无不有人入幕。其人员分布,共达九省。就出身言,上至进士、举人,下至诸生、布衣,等级不一,均为座上之客。曾国藩忠告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选取那些次一等的人才,慢慢教育就可以了。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洪秀全: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你奏,政事不用你理,你欲出外去,欲在京,任由于你。朕铁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你说无兵,朕之兵多于水,何惧曾妖者乎!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而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古罗马军队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九江求援一日,鲍超提笔学写字,久思无所得,仅书一“门”字,而右直笔未有钩,幕中某先生启发他说:“门字右边尚无一钩。”鲍超大怒,指着厅中大门,“两边不都是笔直立着吗!”正好壁上悬着曾国藩所赠一联中有“门”字,某先生乃指而言:“曾大帅写门字亦有钩矣。”鲍超一看果然,即仆地三叩头说:“先生恕吾武人!”可见,曾国藩平时知人善用。我认为求才必须放在艰险危难中考验,用人应当注重实效。湖北军务办得好,无论兵事、饷事都在于用人得当。而要想在凋敝残破的地区得到人才,尤其不是那么简单的。现查明有四品卿衔礼部员外郎胡大任,全省上下一片糜烂,当烽烟四起之时,豪绅居住在湖北大多迁徙殆尽。而独胡大任能在万难艰险之际,奋不顾身,经营筹划。德鲁克:任命失败是对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而且往往会直接犯下一个错误,不但不能让人有所作为,而且让对方贻误终身。管理学上个寡妇船事件清末学者夏震武说:“合肥(李鸿章)、南皮(张之洞)一生所为,其规模皆不出湘乡(曾国藩),数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施行,无一非湘乡之政术、学术也。”来示谓中外倚鄙人为砥柱,仆实视淮军、阁下为转移:淮军利,阁下安,仆则砥柱也;淮军钝,阁下危,则仆累卵也。——曾国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说:接班问题始终是对任何最高管理层和任何机构的最后检验标准。曾国藩与诸葛亮的最大不同是选好接班任--------许倬云一是湘军裁撤这件事,当时因为顾虑太多,压力太大,竟然全部解散,无异自毁长城。湘军众位将帅飘如秋叶,自己也成了剪翼之鸟,以致“剿捻”无功,幸赖淮军了此残局。他让李鸿章切记,当今八旗、绿营已不可恃,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全仗淮军。今后,淮军纵有千难万险,也绝对不能裁撤,而且只可壮大,不可削弱。乱世之中,手里的军队切不可放松,于家于国都是如此。二是让李鸿章切记,即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委实有赖一二人在前面倡导,后来者有所遵循。他说自己与李鸿章的关系就是这样,自己先正己身,同时培养后人,把这些人作为“种子”,期待他日开花结果。他希望李鸿章要早些下手,以一身为天下表率,多多培养“种子”,种子绵延不断,天下应和,世风自然改变。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但有一点一定要抓住不放,这就是冯桂芬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齐桓公与管仲:假而礼之厚而勿欺三倍不远千里,五而六之,九而十之,不可为数三中国的管理要义第三讲用人的四大原则与策略一、用人原则文官: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武官:才堪治民;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官气”,即圆滑取巧,心窍太多,敷衍塞责,不能负巨艰,担大难;推崇“乡气”,任用久困场屋,沉沦下僚,有用世心肠而无从致用的人。这种人守着一个“拙”字,遇事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能忍辱负重。用人的最高原则忠义血性是上上之选要求四条都具备,似乎有点求全责备,但是后面的这一条不具备,我认为是不可以当领导的,这就是忠义血性。一般说来,如果有忠义血性的人,则这四条往往都随之而有,无忠义血性,那就是表面上看好像具备这四条,但最终也不可靠。”所谓忠义血性,就是做事有激情,敢干,能担当,讲仗义,有一种献身精神。曾国藩的日程表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吏事----勤见僚属、多问外事下手军事----教训将领、屡阅操练饷事----慎择卡员、比较入数文事----恬吟声调、广征古训。----每日午前于
本文标题:曾国藩成功用人之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3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