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班会策划书5篇【导读】这篇文档“班会策划书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班会策划书1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创业燃烧激情,实践铸就成功二、活动背景:随着金融危机漫及全球,大量工厂倒闭,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主创业,这个新的就业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眼球。创业是一个自主创办事业的过程,一个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现实的载体。三、活动目的及意义:自主创业,自主经营,是一项新的理念,是就业的一种全新形式。举办此次活动,其意义在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培植创业文化,推广创业经验,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另一个途径,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四、举办单位:会计学系12级财务管理(9)班五、活动形式:召开主题班会,播放相关视频六、活动时间:2013年5月13日七、活动地点:102八、活动流程:1、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向同学们讲解当今社会的总体就业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就业的艰难。2、通过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了解创业的涵义,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以及大学生生创业的有利条件。3、请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谈谈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及体会。4、对此次活动做总结,鼓励同学进行自主创业。九、注意事项:1、注意组织好同学就座,维持现场顺序。2、注意控制活动的时间,以及整个流程的安排得当3、后期要注意做好活动总结,以及资料的整理。十、人员安排1、宣传工作:宣传委员、文娱委员2、组织工作:组织委员3、整理资料:副班长、学习委员十一、准备工作:1、准备活动的相关资料:相关视频、文字材料2、会场座位的布置3、学生代表的出场顺序班会策划书2建筑工程技术2班3月主题班会策划书策划人:刘子扬2014年3月9日一、班会主题:我安全我幸福二、班会背景和目的:学期始末是校园安全事件的高发期。通过组织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防火、防盗、防抢、防骗、防传销、防邪教、防交通事故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能力,倡导学生自觉维护校园安全,为平安校园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三、主办班级:建筑系建筑工程技术二班。四、班会时间:2014年3月11日18点40。五、班会宣传:1、由当月负责策划班会的班委精心编写班会策划书。2、由宣传委员在班内宣传班会主题精神和意义。3、由新闻联络委员撰写新闻稿交由辅导员发布在学院官网班级园地。六、班会过程:1、由考勤委员对到场同学进行考勤。2、由班会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3、讲有关安全事宜的问题(烟酒、违规的电器、管制道具、禁止的物品等)。4、讲有关由不安全因素引发的案例。5、由班内同学补充相关事情。6、由班级导师总结及补充此次班会的实施并提出意见。7、由新闻联络委员全场记录并拍摄照片撰写新闻稿。8、由此次班会策划人写下班会总结交由辅导员。七、班会要求:1、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的形式提高同学对安全幸福的的认识。2、加强自我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3、保证班上同学的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4、未向辅导员或班级导师请假的同学而缺席按照违反考勤处理。班会策划书3主题:形式:主题班会时间:3月6号星期二主持人:嘉宾:辅导员,老师,组织部打分成员活动对象:XX班学生活动目的:希望通过班会的形式,总结上半学期大家的学习状况和对大学生活的体会,通过期末考试大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有哪些想法。半年来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对自己作一个定位和规划,大家一起畅想一起分享。流程:1.主持人宣布开始,做开场白,讲明班会内容,阐述(主题)2.班长对上半年班级管理做简单的总结和对班上个班委做简单的分配一边更好的整顿班级3.团支书发言带领同学对班会主题系统的认识4.唱歌或小品5.展示视频(大学生毕业所能学到的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怎样能活出自己,让大学部荒废)6.学习委员对上学期的学习做个简单分析,与大家谈谈如何把握学习,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去做7.主持人互动通学发言,分组讨论8.辅导员对班级上班学习大家的生活学习状况作总评,谈谈对大家的期望9.主持人总结,辅导员和班长宣读班训,结束经费:气球,彩带,水,水果,瓜子班会策划书4班会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加强同学们的纪律意识,构建有纪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二、活动目的:希望通过此次班会,能更加深化同学们对校纪校规的认识,并且能严格遵守。同时加强自身的修养,认真学习,取的好成绩,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四、活动时间:2017年3月9日五、参与人员:10731506班的全体同学六、主持人:班长:XX副班长:XX学习委员:XX团支书:XX七、活动地点:2号教学楼八、活动内容:好的生活状态差的生活状态如何改变生活状态自律相信自己学习好的纪律我的大学学习状态学习差的自觉如何改变个人素养尊重老师同学尊重父母尊重自己班会策划书5社保Q1241班班会策划书元芳曰:“诚信参考,快乐寒假。”一.班会时间:12月30日18点15分二.活动地点:教学楼1-502三.主持人:秦艺四.活动对象:社保Q1241全体同学五.活动形式:演讲,交流,小组讨论,游戏。六.活动背景:高校考风考纪问题的严重性,已使高校的办学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些学员在考纪考风方面所表现出不守诚信的投机取巧的学习态度,给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基础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助长了不愿在学习上作认真和艰苦努力的风气四处漫延,甚至有的人还把严肃的考试考核当作了市场交易行为,成为了一种令人痛恨的社会腐败现象。总书记曾针对高考中的作弊现象作出过批示:“要坚决刹住这股歪风,绝不允许搞‘考场腐败’。”这说明高校考风考纪中存在的作弊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违纪问题,它成了社会腐败现象在高校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表现。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反腐败斗争,关系到社会诚信道德风气,同时也关系到能否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严肃考风考纪一直是我院倡导的严肃纪律,它要求同学们必须严肃对待考试中的违纪行为。在考试中遇到不懂、不明白的问时,并且同学们每次在考试过后,都有很到的及时做到自我的反思。想想我们为什么不会做,并且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好的询问老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端正对待学习的态度。只要我们在考试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不要因为没有复习好而在考试中气馁。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因此,到家都要端正对待马上要到来的期末考试。有好的态度才会有好的心情去工作,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问题其实并不在乎有多大,有多难,而是在于我们对于它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积极,我们就会把问题便的很渺小,自然而然的就会揭开烦恼。就如同考试一样,只要我们有好的心态,做好一切准备,那么就会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以至于自觉的遵守考风考纪。迈入2012年的大门,我们将要面对的就是期末考试,一个学期的艰苦努力,一个学期的辛勤汗水,将要在考试当中孤注一掷,将要证实自己的劳动成果,平时多努力,考时创佳绩。为此社保Q1241班特召开此次主题班会严肃我们班的期末考级考风。七、活动目的:正值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又将迎来期末考试,准备接受学校、老师和家长的隆重检阅。期末考试不仅是对每个人综合素质的检验,更是对我们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检验。面对考试,或许我们不能人人成为优胜者,但我们应做一名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勇敢者。期末考试不仅是对我们成绩的检测,也是对我们的诚实守信品格的一次考验。“诚”就是要诚信待人,不说谎,不抄袭,不作弊。“信”就是讲信用,重承诺,遇到错误勇于承担。做人是学习之根本,而诚信则是做人之根本。拥有诚信的人才拥有一切!没有诚信的人活在世上,如同窃贼。他们收获的是欺骗、虚伪和暂时的惬意,无法见光,也难以搏得别人的信任,而且永远不会有公众的赞美,永远不会有内心深处的踏实和宁静。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人生中的一个坐标,时刻衡量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诚信。考试,其实是对一个人阶段综合表现的衡量,它不仅能测试出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测出我们在学习技巧和记忆力方面的有效度,使我们能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考试还能测试出每位同学是否做到了诚信。然而部分同学不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考试。作弊手段极其卑劣,例如:打手势、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或借口借橡皮、笔等学习用具传递答案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试卷,有的自带手抄,书本。甚至拿手机互发短信,传递答案等投机取巧的方式来侥幸取得暂时的小利益。作弊者不妨细想一下,你们所获得的分数是理想的,但你们的不劳而获终究会在中考中以失败扫兴而被人蔑视;最后的成绩看似体面,实则是丢了比面子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这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是对学校良好学习气氛的亵渎。在这次考试中,希望各位同学凭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真才实学,在考场上发挥出出色的水平。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弘扬求实学风,维护知识尊严!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人格上大写的“人”。用诚信品德向自己、向老师、向家长交上一份高水平的答卷。让诚信这道灿烂的阳光点燃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的人生。同学们,人生能有几回搏?人生不拼不精彩,缺乏竞争和考试的人生不完整。我们人人皆要诚信做人,诚信考试。八、活动流程:一、组织委员宣布班会开始二、晚点名三、游戏(含沙射影)游戏规则:1、主持人请3-4名参与者上台。2、被询问者背对白板站立。3、主持人在白板上写出题目,如:上厕所、谈恋爱、洗澡等日常活动。4、主持人将白板推过面对观众。5、主持人问以下几个问题:⑴这件事你愿不愿意做?⑵你喜欢每天做几次?⑶你喜欢一个人做还是和谁一起做?⑷你喜欢白天做还是晚上做?⑸你喜欢在家里做还是在外面做?对于每个问题,回答者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答案。最后,主持人请回答者自己看看黑板上的主题,回答的最搞笑者胜出。四、心理小知识分享五、同学进行“诚信参考”演讲六、班主任讲话七、班委进行近期工作总结备注:无2012年12月24日社保Q1241班
本文标题:班会策划书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74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