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5篇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5篇【导读】这篇文档“学校地震应急预案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学校地震应急预案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震应急预案总则编制目的加强学校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的管理,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经济损失和减轻社会影响。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学校遭受到破坏性地震后及与之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活动。工作原则1,、自行启动的原则。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立即自动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及时处置学校内的突发事件。2、分组负责并协调一致的原则。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灾组、次生灾害防治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等,在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3、紧急处置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不及时处置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各组可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防止灾害或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地震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和组织实施学校抗震救灾工作。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负责学校的防震减灾工作;统一指挥全校抗震救灾工作;安排布暑调动各组工作,根据震情和灾情,制定紧急管理办法或特别管理措施;并视灾情提出请求当地政府支援的建议。(2)配合公安部负责部门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负责落实财务、仓储、水源等要害部门和重要目标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负责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3)临震期间做好抗震物资和救灾药品、食品、防寒、防雨等购置储备计划的检查落实工作;统一调配全校救灾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震后完成抢险救灾后勤保障方面的各项任务。(4)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的能力。(5)遇震时迅速组织学生避震和有序疏散,组织各方力量抢救被埋压师生,开展自救互救工作,负责在震后向当地政府、防震减灾局(工作部门)和教育局报告学校的紧急救援工作情况。(6)负责督促落实抢险救灾人员的配置、抢险救灾装备的准备情况;制定疏散方案,检查落实疏散场所、路线、标识、信号;负责督促检查校内的送配电、供排水管道、锅炉、消防设施、各种危险物品等的防护措施;(7)承担当地政府、防震减灾局(工作部门)和教育局下达的有关工作。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办公室负责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协调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向当地政府、防震减灾局(工作部门)和教育局报告灾害损失情况和上报抗震救信息,提出紧急救援处置建议,做好灾害损失调查工作。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机构设置办公室抢险救灾组次生灾害防治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应急响应震前应急响应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在接到临震预报后,立即进入临震应急期。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布置学校师生应急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时刻保持通讯联系;督促检查各小组抗震救灾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师生进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检查抢险救灾人员落实和物资储备情况;检查校内的送配电、供排水管道、锅炉及消防设施、各种危险物品等的紧急防护措施;做好防震宣传教育工作,平息地震谣传,保持学校安定。震后应急响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到位的,由学校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替补,指挥各应急小组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和抢险工作;及时向当地政府、防震减灾局(工作部门)和教育局汇报,切实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决定向地方政府提出援助或求援。省市现场工作组和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到达学校后,有效协调和配合做好现场救援工作。紧急处置紧急处置措施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学校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提示地震发生,并采取如下撤离行动:(1)上课时间:教学楼一、二、三楼学生在上课教师的组织下,按照“前后排分开,先中间后两边,先低层后高层”的撤离程序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中央。楼梯转角处要有老师负责接应,防止出现跳楼和踩踏事故。(2)就餐时间: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的组织下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到操场中央。楼梯转角处要有老师负责接应,防止出现跳楼和踩踏事故。(3)就寝时间:住校学生在值日教师的组织下冷静有序并迅速安全地撤离到操场中央。楼梯转角处要有老师负责接应,防止出现跳楼和踩踏事故。(4)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迅速组织抢救被压埋师生,并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互救;抢险救灾组人员在第一时间要全力组织实施救援行动。紧急处置内容沟通汇集信息并及时上报,包括地震破坏、师生伤亡和被埋压的情况、师生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险或威胁,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师生;组织协调抢修供水、供电等设施;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建设物安全鉴定工作和灾害评估工作。应急工作组的应急措施抢险救灾组的应急响应措施负责按预定路线和场所疏散师生,并对受伤师生进行现场救护,将重伤师生送医院,对被埋压师生进行挖掘抢救;积极配合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对埋压师生的挖掘抢救。次生灾害防治组的应急响应措施负责对水、电、煤气及其它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和抢修,防止灾害蔓延,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做好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学校生活。后勤保障组的应急响应措施负责分配师生的生活用品,确保师生的防暑、防寒、防疾病传染的物资到位;调配可能的储备物资供各级各类救援队伍抢险使用。治安保卫组的应急响应措施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对财务、档案等重要部门加强防护,对可能再次造成学生伤亡的危险建(构)筑物进行监视和警戒。保障措施疏散与抢救保障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人员以及各应急工作组人员在破坏性地地震发生后必须迅速到位,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原定人员因故不能到位的,要指定其他人员顶替,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和救灾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抢险救灾组要确定疏散路线,规定疏散信号,指派疏散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次生灾害防治组要对学校水、电、煤气及其它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和严密监控,同时备齐应对次生灾害的救援物资和设备,以防不测。后勤保障组要切实落实基本的自储物资储备,并做好定期检查工作,认真做好政府救灾物资的管理、分配工作。治安保卫组要做好学校重要区域、重要部门和避难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好师生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有序进行。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要确定紧急避难场所,有计划地做好人员撤离工作。紧急避难场所建立的原则是安全、使用方便、撤离快捷。紧急避难场所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和撤退路线,备有夜间照明设施、临时厕所、简易救治所、垃圾处理场地等设施;要有防寒、防火、防各种次生灾害的有效设施。紧急避难场所建立划分区域为:学校足球场和操场。宣传、培训和演练学校要通过课堂安全教育和地理教学、墙报宣传、橱窗宣传、学校广播站、学校电视台、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自救互救常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观念,努力提高学生面对的灾害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各应急小组的应急培训,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演练:定期开展学校师生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全面检查学校震前的应急准备,保证地震应急工作能及时、高效开展。6其他地震事件处置地震谣传事件处置发生地震谣传,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平息地震谣言,做好平息谣言和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并将处理情况上报所属防震减灾局(工作部门)和教育局。学校地震应急预案2.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根据《枣庄市地震应急预案》、《滕州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东沙河镇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学校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二、适用围。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处置我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三、启动条件。我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学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工作机构。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一(1)。五、健全制度。学校建立健全包括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日常值班、灾情报告、应急检查与演练等地震灾害防和应急处置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六、明确责任。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震时应急责任。完善各项技术规和程序,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以及现场抢险等专业资料.程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七、应急准备。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地震应急准备工作: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2.指挥部办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校团委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3.学校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6.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7.出现地震谣传时,校办公室、团委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8.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等(具体列表)。9.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八、应急演习。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学期开展l-2次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学校师生地震应专业资料.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九、临震应急反应。学校接到政府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及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1.召开校防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2.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3.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4.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围。6.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十、震时应急反应。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1.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
本文标题:学校地震应急预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85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