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與未來行政院政務委員傅立葉第一組組長邱汝娜94年4月28日2綱要一、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一)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發展(二)其他重大社會立法的發展二、我國社會福利急待突破之困境三、推動「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四、當前重要政策五、結語3(一)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發展的特徵早期勞工立法對內壓抑工運發展始於工業化發展初期(但大部分勞動人口仍為農民)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經驗影響,欲控制潛在的勞工力量開辦勞保一面扶植工會組織,同時也控制工會組織與國家的經濟發展策略配合(詳見表格)4台灣政治經濟發展階段vs.社會福利發展時期(一)1950年代威權重建和進口替代的經濟復甦期社會保險制度1950開辦勞工保險及軍人保險(行政命令)1953陸海空軍人保險條例1958公務人員保險法勞工保險條例其他重大社會立法5時期(二)1960年代出口導向經濟快速成長期社會保險制度其他重大社會立法時期(三)1970年代合法性危機和經濟不穩定成長期社會保險制度其他重大社會立法1973兒童福利法6時期(四)1980年代政治轉型期社會保險制度1980私立學校教職員保險條例1981公務人員眷屬疾病保險條例1985試辦農民保險退休公務人員疾病保險1989農民健康保險私立學校教職員眷屬疾病保險辦法台灣省各級地方民意代表村里長及鄰長健康保險暫行要點其他重大社會立法1980老人福利法社會救助法殘障福利法1984勞動基準法1989少年福利法7時期(五)1990年代政治民主化時期社會保險制度1990低收入戶健康保險暫行辦法殘障者健康保險辦法1995全民健康保險法1999勞工保險失業給付實施辦法其他重大社會立法1990殘障福利法修正1993兒童福利法修正1994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1995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1996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997老人福利法修正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社會工作師法1998家庭暴力防治法8時期(六)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社會保險制度2001就業保險法職業災害保護法2005勞工退休金條例其他重大社會立法2000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2001志願服務法2002兩性工作平等法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原住民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2003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2005性騷擾防治法9(二)其他重大社會立法發展的特徵早期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法案通過並未反映在國家的預算編列上1950~60年代→國防支出佔40%1980年代開始→因1970年代石油危機與推動十大建設,經濟支出顯著成長1990年後→社福支出始有顯著成長*2001至2004年中央政府社會福利支出,較過去4年(1997-2000)平均增加30.5%*2004年社會福利支出占總歲出已達17.1%(如附圖:經建會提供)1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82年8384858687888990919293年平均1,147億元年平均2,174億元年平均2,837億元8982,8561,5041,5031,5764,1142,9342,6232,9351,4371,342911註:1.社會福利支出(狹義),指中央政府歲出政事別中之「社會福利支出」。2.89年金額涵括88年下半年及89年全年。單位:億元年1105001,0001,5002,0002,500828384858687888990919293年社會保險福利服務醫療保健社會救助國民就業1,9341,271199685億元1,5051,12213475213414011033120中央政府社會福利分項支出成長情形(經建會提供)註:89年金額涵括88年下半年及89年全年。90~9386~8982~8584.03開辦全民健保921大地震12(二)其他重大社會立法發展的特徵早期為維持國家的外部合法性1950年代外部合法性來自台灣的軍事戰略地位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之後,外部合法性須仰賴經濟發展繼續維持,於是在「減少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發展」的思維下,從事必要的社會福利投資。後期為維持國家的內部合法性1980年代以後,政治民主化運動的壓力促使政府必須回應民眾社會福利需求,以繼續鞏固政權。1990年代婦女運動促成相關立法13二、我國社會福利急待突破之困境(一)社會安全制度仍未健全完整的社會安全制度包含職業災害、疾病醫療、老年年金以及失業保險。我國已開辦職災保險、健保、軍公勞農保險及失業保險內政部估算我國25歲至64歲人口約1263萬人,其中參加軍公勞農保者約916萬人(72.5%),已領軍公勞保老年給付者約87萬人(7%),尚有260萬人(20.5%)未加入社會保險,其老年經濟安全保障較弱(大多為家庭主婦)14*兒童照顧市場化學前機構托育有70%由營利業者提供(美國35%)=>衍生價格居高、強化階層、專業人員缺乏保障影響托育品質、弱勢兒童得不到適當照顧教養等問題*長期照顧服務體系未臻健全2004年需要長期照顧人口約27萬人,2020年將達50萬人服務資源與人力不足且分配不均,輸送體系之建構不完善=>需提升服務品質,開發普及服務資源,同時應整合服務體系(二)社區照顧系統未建構完成,資源分配過於零碎:15(三)福利分配有階層化現象及城鄉差距不同人口群(公教人員、軍人、一般勞工、國營事業勞工、農民)有不同社會保險體系都會地區資源多,農村及原住民部落地區資源少(四)政府的財政負擔增大1990年代以來財政負擔增加(如國防外交支出、龐大的政權行使與支出、國家認同議題的資源投注),加上經濟成長趨緩稅收增加有限,無法持續大幅增加社會福利經費(如附圖)1605101520828384858687888990919293社會福利支出(狹義)/總歲出社會福利支出(狹義)/GDP社會福利支出(廣義)/GDP百分比:%17.117.716.918.818.412.312.613.013.213.58.98.74.04.23.64.12.83.02.73.23.02.82.62.45.72.73.13.01.74.31.81.71.91.91.51.4中央政府社會福利支出占GDP及總歲出%(經建會提供)年平均占14.1%年平均占17.8%年平均占11.1%921大地震84.03開辦全民健保註:廣義社會福利支出,係指狹義社會福利支出外,再加計其他如921震災重建、SARS防治、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等,與社會福利有關之中央政府歲出。1718三、推動「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陳水扁總統---建立積極性的社會福利願景經濟改革與社會福利改革不是各行其事的兩回事,而必須是互相搭配的緊密結合,社會大眾應發展新的思維,將社會福利當作一種社會投資,推行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措施。全國社會福利會議,2002/519「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的重要內涵傳統社會福利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以所得維持為中心以照顧服務為中心工作福利增加工作機會社會排除的效果強調社會整合消費性的福利提供投資性的福利提供社會性與經濟性的結合納入女性主義觀點積極引導社會結構變遷201.「以照顧服務為中心」接替「以所得維持為中心」之政策思考傳統的福利國家政策「以所得維持為中心」,未必能確保生活照顧需求的滿足。國家與民間部門合作,鼓勵民間提供各種照顧服務,並保證產品的品質,維持合理和多數民眾可承擔的價格。國家的角色更積極,更強化政策規劃與執行能力。212.強調增加「增加工作機會」而非「工作福利」傳統的所得維持制度多半以職業為基礎,是一種「工作福利」。大多數狀況下民眾未能就業的主因是缺乏工作機會,而非缺乏工作動機。各種照顧服務體系的建立與相關產業的發展,可創造工作機會,減少失業率的發生。有助於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升。223.強調「社會整合」和避免「社會隔閡」傳統社會福利政策易造成弱勢者被標籤化與福利依賴,導致社會階層間之流動不易,產生隔閡。消除弱勢者參與經濟生產活動的障礙與歧視,增進其就業機會和保障其工作權,可避免標籤化並促使其向上流動。強調普及式、平價或免費、以及保障品質之福利服務提供,並透過風險分攤與互助合作的財務機制,可形塑生命共同體意識,促進社會整合。234.「投資性」而非「消費性」的福利提供傳統的社會福利政策主要是維持消費者的購買力,較不具投資性和經濟生產意義。照顧服務體系的發展,使從前家庭的照顧工作成為有酬的經濟生產活動。個人與家庭生活照顧的需求透過照顧服務體系獲得滿足,可減少對政府福利支出的依賴。公共照顧體系的建立降低家庭需要支付的照顧成本,有更多所得用於其他消費,刺激其他產業的發展。245.「社會性」與「經濟性」的結合普及式的照顧服務,是一種「實物給付」而非「現金給付」,除滿足社會成員的照顧需求,也可以促進相關服務產業之發展。是具社會性的集體主義福利提供方式,也是具投資性與經濟生產效益的福利提供模式。256.女性主義觀點的納入傳統所得維持制度是「男性中心」的制度。積極性社會福利政策促使照顧工作公領域化,減除女性的家庭照顧負擔,增進女性的社會參與照顧工作專業化有可能打破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267.積極引導社會結構的變遷根據西方國家的經驗,照顧體系的發展影響產業結構的發展。2003年我國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67.8%,服務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57.9%,顯示已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經濟體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有助於將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源導向社會所需的照顧服務產業,解決照顧需求,並減少勞動市場階層化。公共照顧體系建立與婦女勞動力提昇,帶來雙薪家庭的社會結構變遷,有利於經濟的發展。27四、當前重要政策(一)打造健康台灣:基本理念:*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48提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聯合國於1998年提出並強調全世界各國都要努力致力於建立「健康家園」、「健康學校」、「健康社區」、「健康城市」,以至於「健康國家」28健康台灣的實踐:六個面向Hygiene國民身心健康體魄心靈全人健康Environment環境永續健康保護保育永續健康Administration政府體質健康經營改造政體健康League經濟體制健康質變聯盟成長健康Trust社會互信健康安全溝通互信健康Happiness生活品質健康知性文化快樂健康29「健康」的全方位發展趨勢積極信任快樂尊重促成國民身心健康環境永續健康政府體質健康生活品質健康社會互信健康經濟體制健康全方位健康國家示意圖包容溝通安全穩定關懷30國民身心健康方面•提升規律運動及觀賞運動人口•營造健康校園及生活教育•營造健康生活•加強用藥及食品安全•建構防疫網•落實就醫平等保險•推展全人醫療照護品質•發展長期照護政府體質健康方面•營造政黨互信朝野共生合作•推動政府改造•政府透明清廉•財政平衡政策•公民參與社會互信健康方面•建立社會互動信賴氛圍•強化就業退休工作安全•強化社會救助遠離貧困•輔導民間團體興辦公益•精進治安打造安全環境•志工參與制度化•活絡NPO組織生活品質健康方面•推動人本優質永續建設•提供優質行旅環境•發展塑造城市意象•建立山海文化圖象•推廣健康生態城鄉•建立社區關心照護制度經濟體制健康方面•全球策略聯盟布局•強化綠色矽島架構•健全資本市場•科技競爭力持續提升•企業經營友善環境•降低痛苦指數•國民所得再躍升環境永續健康方面•營造舒適之居住環境•建構安全之生存空間•規劃合理之國土利用•維護永續之資源環境•落實公義之環境管理•提昇科技之環保技術健康台灣六大面向與重點規劃31(二)推動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核心價值:落實社區主義「社區主義」的核心價值包括:(一)以社區作為政府最基礎之施政單位,強調社區的主體性及自主性。(二)培養社區自我詮釋之意識及解決問題之能力。(三)培育社區營造人才,強調培力過程(empowerment)的重要性。32目標:*推動全面性社區改造運動,透過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
本文标题:台湾社会福利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9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