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我国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我国社会福利文献综述一、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社会福利是一个还存在颇多歧异的多元概念。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第一,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最基本的。第二,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在《中国社会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社会保障解释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属于对‘社会福利’一词的广义解释。在另外一些国家里,如美国、日本等国,社会福利仅指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定的范围和领域,通常是指专为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与保障,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社会福利以此便具有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属于对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我国社会福利的概念是从狭义角度来界定的,被认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举办各种福利事业和采取各种福利措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不断改善社会状况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既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事业,如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措施,也包括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对象的专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残疾人举办的各种福利企业,为无依无靠的老人举办的养老院,为孤儿举办的孤儿院等,还包括国家发放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如为城镇居民发放的副食品补贴等。②1本文作者主要从狭义来研究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welfareservices),(《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0,Vol.27:421;Romanyshyn,1971:3;Federico,1980:4)。目的是疗救社会病态,对象是所谓的“弱势群体”,即社会的边缘群体(这里只③《社会福利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福利2002.第二期《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包括老年、儿童和残疾人群体)。这种服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补缺”性的,所涉及的项目是传统的社会工作的内容(Federico,1980:4)。从资金和服务的提供者来看,狭义的社会福利从一开始就不是国家垄断的,宗教和慈善组织及邻里和社区在传统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在国家大力介入之后,这一领域仍被认为是一个混合的经济领域。一般认为,如果地方政府可以管好,最好不要由中央政府(联邦政府,或同等机构)来干预(Richan,1987)。二、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总体回眸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内容包括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生产和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福利事业又包括多种经济成分的城乡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孤残儿童福利院、精神卫生福利院、荣军医院、SOS儿童村、老人公寓和乡镇敬老院等;社会福利生产,是国家、集体和社会各界为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劳动就业而举办大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研制和生产残疾人使用的各种假肢、矫形器,由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保护;社区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依托街道、社区居委会,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开展社会互助,为社区成员提供多种姓水大福利服务。1.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乡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中国社会福利事业也在改革中不断走向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和集体力量的福利机构为骨干,以其他多种社会力量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众多的社区福利服务设施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多层次、网络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到2001年底,各种形式的福利性收养收容机构40176所,床位数134.7万张,收养收容所93.3万,福利工作者22.1万人。其中收养性机构有39338所,床位124.7万张,收养89.3万人;收容性机构838所,床位10万张,收容4万人。2.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基本经验;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的宗旨,吸取西方国家搞“福利国家”使国家背上沉重负担的教训,搞救助型或曰补缺型的社会福利;高度重视家庭在社会福利中的基础地位恶化作用,明确提出建立以居家供养为补充的福利服务体系;高度重视社区的福利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的社区照顾。④三、中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状况中国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是指在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下,对于处在特殊困境下的老年人所提供的养护、康复等方面的服务。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依据,由相关法律组成的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通过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开辟了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的新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集体兴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机构为新的增长点,以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了保护特困老年人基本生活权益的社会保障网络。⑤1、处在特殊困境下老年人的法律保护中国关于保护处在特殊困境下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是我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民法通则》、《刑法》和《婚姻法》等有关法律中都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明确规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丰富、健全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老年人应有的权利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老年人特别是为处在特殊困境下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提供了法律保障。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的农村五保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处在特殊困境下农村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1999年5月,建设部和民政部联合下发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12月,民政部发布第19号部长令,发布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④章哓懿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2004年⑤新华网新华文摘《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国老年人福利事业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必将对今后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重要的作用。2001年3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和《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作为行业标准予以公布实施。同时,国家级职业标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颁布实施,该标准对养老护理员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老年护理的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2、老年机构福利服务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维护了处于特殊困境之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基本权利。目前,全国共有老年人福利机构5.1万余家,床位数总计105万余张,共收养老年人80万余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机构保障网络和五保服务网络相结合的福利服务体系,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五保供养工作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各乡镇除敬老院外还普遍建立了由主管乡镇长、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和干部参加的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并在村中建立由村委会主任、会计、妇女主任、团支书参加的五保服务站,形成五保服务网络,为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提供生活等服务。3、老年社区福利服务近几年,民政部门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致力于推广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开辟了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新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了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通过各种途径兴建老年公寓、小型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收养服务;开展包户服务,由社区服务中心等实体组织志愿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洗衣、洗澡、做饭、购物、家务、访谈等其它特殊服务;开办老年人食堂、浴室、理发店、婚姻介绍所、聊天站等设施,照顾本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医疗机构《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为老年人看病提供“三优先”(挂号、看病、取药)服务,定期为老年人体检;一些医疗和福利机构利用自身优势,创办老年病院,在社区开设老年门诊、家庭病床、家庭医疗咨询站等,常年为体弱多病和伤残老年人服务;各社区服务设施普遍购置健身康复器材,开展老年人保健运动和养生讲座。——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和再学习条件。目前,各地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站通过举办老年学校、老年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引导老年人适应老年生活,愉快而平静地安度晚年。——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各地基层组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将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常抓不懈。主要通过社区内的社会道德舆论和基层政权组织,帮助老人具体落实“老有所养”规定;在社区服务设施内设立维权办公室或法律咨询站,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纠纷;成立老年人庇护所,为身心受到伤害的老人提供暂时的安身场所。——组织老年人投身社区服务,实现老有所为。在社区服务中,老年人已成为一支最富有生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成立各种老年协会,开展互帮活动,以老助老。其次,推进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的行业化进程。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是一项新兴的社会服务业,为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在14个部委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中对发展社区服务包括发展社区老年人服务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业的发展,使其朝着行业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目前,全国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设施服务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形式的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为保障城市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多种服务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了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要求,民政部在2001年启动“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下简称“星光计划”)。根据各地上报的统计数据,“星光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城乡共新建和改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32490个。2001年,主要在省会城市的社区中建成了7278个“星光老年之家”,共投入了30.77亿元;2002年,主要在全国地级城市的社区中建成了14943个“星光老年《社会保障学》课程综述05级社会保障专业郝丽琼M0576005之家”,共投资52.56亿元;2003年,主要在县城镇和农村乡镇建起了10269个“星光老年之家”,共投资51.52亿元。这些项目除了第三批有个别省份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在5月底全部完成外,其余都已竣工交付使用。在“星光计划”上三年总投入的134.85亿元中,民政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了13.53亿元,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26.3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3.36亿元,项目单位自筹和社会力量投入51.63亿元。从“星光老年之家”的功能看,基本包括了文化娱乐、图书阅览、体育健身、医疗康复和老年课堂等基本服务项目,发达地区“星光老年之家”还设置了院舍住养、日间照料、入户服务、紧急援助、信息咨询等服务内容。从“星光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投资规
本文标题:我国社会福利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0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