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参考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8《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参考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参考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三、教学过程好文档,供参考2/18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3、学生交流。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2、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3、讨论主要内容。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好文档,供参考3/18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四、课堂练习1、写字练习。2、用钢笔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段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好文档,供参考4/18号。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3、指导编排课本剧。三、第一场的编排。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布置准备工作。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默写词语。好文档,供参考5/18板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教学过程一、学习字词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2.教师继续板书:伯诺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好文档,供参考6/18的意思。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1)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二、复述故事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好文档,供参考7/18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的时候,他(她)(怎么做的)。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端走——夺回;重新点燃——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三、学做导演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瑙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3.组织学生交流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好文档,供参考8/18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人们的机智与勇气。四、人物评价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2.教师总结、点拨。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好文档,供参考9/18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好文档,供参考10/18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厉声:声音严厉从容:不慌不忙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三、指导分段朗读。四、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2、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文档,供参考11/18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引入新课。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三、学习第一场戏。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2、交流。好文档,供参考12/18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圈画重点词。引读。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3、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好文档,供参考13/18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3、交流杰克。好文档,供参考14/18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
本文标题:《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1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