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8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篇】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思考:(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2.揭示课题。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参考资料,少熬夜!⊙自主预习,探究算法1.引发思考。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1)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①267≈300300÷3=100(元)267÷3≈100(元)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②267≈270270÷3=90(元)267÷3≈90(元)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②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估算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索除数参考资料,少熬夜!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2.完成教材31页1题。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3.完成教材31页2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理解平均数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参考资料,少熬夜!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三、巩固训练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班级三(1)三(2)三(3)三(4)踢的次数632654668646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2、能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谈话引入过新年的时候,咱们班开了一场联欢会,同学们还记得吗?看来,这次联欢会给你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不但在联欢会上表演了节目,还亲手布置了教室呢!还记得你们是怎么布置的吗?二、观察、探索规律,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发现规律(课件出示方案一)师:老师知道有一个班的同学,他们和大家一样也把不同颜色的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他们还制定了两个气球装饰方案呢!这是他们制定的第一个方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解决问题既然我们发现了气球排列的规律,那么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想让大家帮助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问题),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请同学参考资料,少熬夜!们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那么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算一算第2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呢?3、比较不同的方法,分析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你们都很棒,用不同的方法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呢?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这种简单的方法算一算第8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三、出示方案二,并解决所提问题。(课件出示方案二,同时提出问题)我这儿还有一个方案,请你来算一算,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3个呢?四、小小设计师气球有很多种颜色,也可以设计许多种方案,下面你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种方案,并依据你的方案给同学们提问题,好吗?注意:在给别人提问题时候之前,自己要把答案先算出来,不然就不能判断他的回答是不是正确了。好了,开始吧!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解决。五、布置教室咱们的教室长是9米,宽6米,现在咱们把教室的四周都挂上气球,每隔30厘米挂一个,同学们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课件出示如果我们按方案二来布置教室,算一算需要黄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各多少个?那么如果我们按方案一来布置的话,各需要气球多少个呢?课下可以按照你自己制定的方案来算一算各需要多少个气球。六、回归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这上面排列气球的情况,能跟大家说一说吗?通过新年开联欢会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重点引出把气球每4个分为一组,为后面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必要的铺垫。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在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哪种算法比较好。参考资料,少熬夜!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用计算的方法要简单的多,而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太现实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这是一道现实性、开放性、综合性都很强的题。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计算方案二各需要多少个气球可作为计算方案一的铺垫。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学生可能会提到挂拉花、挂小灯笼、贴窗花、布置黑板、挂气球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生1:我发现气球是按两个红色、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两个黄色的规律排列的。生2:我发现气球的排列是按照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生3:我发现两个红气球中间夹着两个黄气球,两个黄气球中间夹着两个红气球。生4:我把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它们是一组一组排列的。(课件出示分组情况)若学生自己说出分组的情况,就及时对他的观察结果进行肯定,并让他说说为什么这么分。如果没有说出,即适时引导:我把这些气球分组,两个红色的气球和两个黄色的气球为一组生1:我用○表示红气球,用△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所以第16个是黄色气球。师: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能用图形来表示规律。生2:我用1(或A)表示红气球,用2(或B)表示黄气球,第16个是2(或B),是黄气球。师:真不错!能用数字(或字母)简洁地表示规律。生3:我把气球分组,四个气球为一组,16个气球正好是4组。第16个气球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所以是黄色的。算式:16÷4=4(师板书)让学生再次说想法。如果学生能够说出方法3,就重点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让和他的想法一样的学生反复说一说。重点强调第16个气球是第4组的最后一个。如果学生能说出方法3,但不能列出算式,就提示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你的想法变成一个数学算式?(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算式:25÷4=6……1(师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第25个气球前面有6组,它是第7组的第1个,所以是红色的。学生一开始可能还是认为自己的方法好,比如说认为自己用数字表示更简单。这里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辩论,学生自然会想到如果问的数字比较大,比如说第52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用画图或写数的方法就不方便了。所以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更简单。让刚才不是用计算方法的同学回答:第85个气球是红色的。师追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让学生说一说用这种方法的理由。85÷4=21……1(师板书)学生可能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案,有的简单,有的繁琐,但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必须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第二,几个气球为一组。(学生在给别人提问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先知道正确的答案,以便判断别人的回答是否正确。)生1:(9+6)×2=30(米)30米=3000厘米3000÷30=100(个)生2:9米=900厘米6米=600厘米900÷30=30(个)600÷30=20(个)(30+20)×2=100(个)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好,我现在知道一共买多少个气球了,可是买什么颜色的呢?100÷5=20(组)黄色:20&×2=40(个)蓝色:20×3=60(个)生1:100÷4=25(组)红色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6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