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动手做做看》教案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动手做做看》教案精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动手做做看》教案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第一篇】1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九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哄骗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3、指导书写:白金如欺骗老师说,她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4、回顾课文:①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二、学习课文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重点理解“漫”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参考资料,少熬夜!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②读好妈妈的话。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2、她是怎么做的?3、结果怎样?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总结: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4)、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参考资料,少熬夜!②分角色读全文③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④介绍伊琳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科学家。三、拓展1、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2、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板书设计:动手做做看朗志万“哄骗”伊琳娜科学家敢于质疑《动手做做看》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教学准备:1、杯子、水、尺子、鸡蛋;2、课件;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2、出示鸡蛋,思考: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用同样的力,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旋转两只鸡蛋,谁先停?3、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二、学习课文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2、指名讲故事。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参考资料,少熬夜!为什么这么连。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拓展实践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A: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B: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4、汇报观察结果。四、教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动手做做看》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二、识字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3、识字方引导。(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三、写字指导。参考资料,少熬夜!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二、朗读感悟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三、日积月累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四、实践活动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参考资料,少熬夜!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第四篇】《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题、提”这两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一个玻璃杯、一张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哄骗2、你们还认识吗?(齐读)3、指导书写:陈彦如欺骗老师说,他把一匹马压扁了,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送入田字格,带读词语:哄骗、哄堂大笑、欺骗)4、回顾课文:①课文中还有一位小朋友也被哄骗了,她的名字叫“伊琳娜’。(板书),是谁哄骗了她呢?朗志万(板书),他是法国著名科学家。②谁能用黑板上的词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科学家朗志万哄骗了伊琳娜。)二、学习课文1)、围绕“哄骗”展开讨论:①读课文,思考:朗志万是怎样哄骗伊琳娜等小朋友的?a、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重点理解“漫”b、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那么,对于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所以一位小朋友毫不怀疑地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读出毫不怀疑)所以另一个小朋友十分肯定地说:“一定是金鱼参考资料,少熬夜!把水喝下去了。”(读出不假思索)2)、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a、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b、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②读好妈妈的话。C、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伊琳娜动手做了吗?2、她是怎么做的?3、结果怎样?交流:①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②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一起读读。(读第六自然段)③体会她当时的心情。(伊琳娜看到这样的结果是怎么想的?)3)、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①、看到这样的结果,她是怎么做的?(生气、质问)②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讨论: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板书:哄骗加上引号)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④讨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总结: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参考资料,少熬夜!(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4)、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①分角色读全文②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③介绍伊琳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科学家。三、拓展1、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2、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
本文标题:《动手做做看》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20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