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医务人员【实用4篇】
医务人员【实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医务人员【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措施【第一篇】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措施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7.67%。一.锐器伤的概念: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二.锐器伤后的处理医务人员被接触过病人血液或体液的锐器造成皮肤损伤1.伤口紧急处理2.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3.用流动水冲洗4.安尔碘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三.报告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2.登记锐器伤表格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预防保健科3防保科立即通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锐器伤后应在4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四.随访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防保科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免费化验单、疫苗(乙肝疫苗,防保科开具证明到医院药房领取)、药物(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AZT、拉米夫定、双汰芝、茚地那韦)。2.追踪和随访:保健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图。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的情况。4.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保健科和感染办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五.伤口评估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1.病人为HBsA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刺伤后6个月,一年监测GOT,GPT,HBsAG,anti-HBs,anti-HBc2.病人为HCV抗原(+)受伤者HCV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HCVanti肝功能3.病人为HIV抗体(+)受伤医务人员HIV抗体(-)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刺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小区人员整改措施【第二篇】小区人员整改措施安保人员:安保人员工作范围包括了服务于广大业主的同时做好业主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小区的治安安全。首先门岗就应担起小区的形象工作,衣着整洁,有礼貌的对外来人员进行查证和登记工作。防止有无关的陌生人进入小区。正常情况站立式服务,每一个小时于路面巡逻人员进行换岗,路面应有两名到三名的巡逻人员,对小区楼栋出现的突发性情况进行处理工作。同是对临时进入小区送货的车辆进行管控,包括一起装修材料进入小区及电梯安全跟进工作。消防监控室人员要求在岗在位,必须持有消防资格证上岗,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在岗人员不得少于两人。(除一人在岗外可以让安保班长做为第二人、消防检查时必备)消防监控室的消防联动必须是24小时常开状态,还应配备消防应用的安全器械。出现消防报警问题要求第一时间安保穿戴消防服,带消防器械到达指定现场。查看是否有火灾情况发生,无论有或是没有都要第一时间反馈到总控时,做好下一步工作。每日对消控中心的工作做好工作记录,定期对消防联动系统进行检查,如风机,防火卷帘等保障联动系统设备的完好性。夜班人员岗位安排可分为两个部份,门岗及巡逻岗人员,夜间可以安排门岗人员进行坐岗服务。但不得睡岗,具体值勤时间可以和白班安保人员一样,进行轮岗。杜绝夜间人员脱岗、睡岗。夜班巡逻人员应配备强光手电,对高层楼宇巡逻时使用。夜间的防火、防盗、防跑水其实是很重要的。安保人员也要对各楼层做好巡查工作。做好相关的打点工作。医务人员三过度采取措施【第三篇】医务科在职责范围内对医务人员“三过度”(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违反“九不准”规定等行为的加大了查处力度,并严厉打击“三违规”(大处方、吃回扣、收红包)行为。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按照黑龙江省卫计委及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用药时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自2016年10月8日起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严格控制输液量。二、控制医院药占比。三、在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方面;1、医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使用动态监控工作制度》、《抗菌药物特殊使用处方权限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等10余项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应用范围和数量。目前,住院患者用药强度、一类切口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国家划定的红线。2、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抽调专家加强处方点评,设定各科室抗菌药物管理指标,签订抗菌药物责任状。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超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经验用药,我们会加强管理,对临床医生尤其是低年资医生加以正确的指导,问题处方整改会体现持续改进,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比例。3、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医院加强对临床科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审批;对每月开具抗菌药物合理处方医师表扬通报;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责任医师排名进行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每年定期进行临床医生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临床医生给予考核合格人员处方权限等。四、严格实施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通过制定临床治疗路径,对患者人院后的检查、化验、会诊,治疗、手术准备、手术、手术后恢复等诊疗过程、诊疗时间和诊疗费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控制。五、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门诊诊疗应遵循先做一般检查治疗,后做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的原则,CT、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阳性率应达到70%以上。目前我院近一年CT检查阳性率为71.27%,核磁检查阳性率为90.80%。六、九不准方面。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九不准、十不准培训,院长与临床各科室签署九不准责任状。七、处方管理。普通门诊处方不能超过7天用量,、急诊处方不能超过3天用量,超过用量天数,药局拒绝投药。八、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住院患者签署《哈尔滨第二医院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的协议》;每月统计拒收红包人员及金额,院例会进行表扬,树立医院清风正气。修订《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奖罚条例》,对收受钱物及勒拿卡要的处罚规定六条之多,树立医护人员红线意识、底线意识。九、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务人员绩效考评和激励体制,依靠高超技术和优质服务来取得较高的报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措施【第四篇】医护人员手卫生措施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的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洗手也有科学的方法。洗手可以分成两部分。手上有明显的脏污染物时,用水和肥皂洗;如果没有,则可以不用水和肥皂,直接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即时净手液洗手,即所谓的“干洗”,这样既方便,又节约时间,同时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根根我院现状,特制定以下手部卫生措施:一、手卫生一般洗手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为:1见下图片湿2搓3冲4捧5擦详细说明如下: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七步洗手法见下图:注意事项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消毒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二、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注意事项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3.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4.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5.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6.手部皮肤无破损。7.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6sup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6sup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6sup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四、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22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