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清明节扫墓日记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5清明节扫墓日记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清明节扫墓日记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清明节扫墓日记【第一篇】今天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们来到了墓前扫墓。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扫墓吗?这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我家也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务,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号召下,我们向县城的东南方向进发,我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到达目的地,好文供参考!2/5锁好车后,我们开始上山,大概由于刚下过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铺成的,所以格外湿滑,十分难走,一路上我的名牌运动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还是不错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叫声。.。.。.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见墓前有杂草丛生,不是去年刚刚清理过了吗?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么强,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个大墓都遮蔽起来了,看来割草的任务很艰巨,于是我拿出优秀范文版权所有镰刀去割草。我拿起镰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没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还被割出血来。爸爸看到这情景急忙过来教我割草,爸爸对我说:割草先得把草搂紧,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压,然后再用镰刀用力割,这样才能把草割掉。于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许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把草割光了。我还帮助妈妈扫地,我们打扫了地,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然后打道回府。今天清明节,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学到了知识,用自己的劳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想必也去扫墓了吧?不妨把你们的好文供参考!3/5扫墓过程也告诉我吧!清明节扫墓日记【第二篇】今天下午,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我们在外婆家吃完饭和外婆、舅舅、表妹一行人去给外公扫墓。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到处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地我们便来到了扫墓的地点。外公的墓上堆满了许许多多的枯叶,我们拿起扫把,认认真真地扫起来,不一会儿,坟墓的上面和四周都变得一干二净。清明节扫墓日记【第三篇】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去伊克昭公园烈士塔扫墓。来到烈士塔,烈士塔前已摆满鲜花,我和妈妈买了两枝鲜花。将它们放在烈士塔前,然后我和妈妈去烈士碑上刻着的烈士资料。一看到这些烈士的资料,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些烈士最小的只有十六岁!比起我们,他们才大了五六岁!离开烈士塔,看到烈士塔周围的花似乎有些红,这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吗?他们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快乐的每一天,以及更多更多宝贵的东西……好文供参考!4/5带着对烈士无尽的钦佩,我离开了烈士塔。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日记【第四篇】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烈士墓前,我们举行了许多仪式,默哀为其中最重大的一项。我们低头默哀三分钟,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我思绪万千,想到了很多。我们为什么生活在和平年代?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美好的生活?为什么可以安居乐业那是因为许多革命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人们的幸福安康。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不能复生,而又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人民,为了社会,为了祖国,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些人不计其数。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有名字的,没名字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中华优秀儿女。在中国旧社会,晚清的腐败无能使的外国侵略者们大举进犯,幸亏革命先辈们拿起武器保卫祖国,虽然大多数前辈都阵亡了,但他们死得值,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造了钢铁长城,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飘在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想必天上的先烈们看到自己牺牲换来的是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和平共处,他们也一定会为自己的牺牲露出欣慰的笑。先辈们的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好文供参考!5/5们学习吗?这些烈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却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丰碑。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这种死亡,是光荣的。所以,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顽强学习,坚强斗志,完成革命烈士未完成的心愿!随着一声默哀毕,我的思路就此打断,我们唱了少先队队歌,献上了小白花,扫墓这一项重大庄严地活动结束了。
本文标题:清明节扫墓日记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22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