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最新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最新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最新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杨修之死优秀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内因与外因的辨证思想认识,正确的人才观。知识技能分析语言材料,梳理信息,表达感悟认识能力训练,能够合作交流自己的思想。过程方法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材料洞悉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人才观的交流与表达。教学设计思路处理材料,归纳分析,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好范文解忧愁2/13老师准备录音机、磁带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教学资料剪贴、摘抄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鸡肋(lèi)沉吟(yín)庖启(páo)夏侯惇(dūn)主簿(bù)好范文解忧愁3/13褒贬(bāo)(biǎn)酥(sū)簏(lù)伺(sì)谮(zèn)曹丕(pī)邺城(yè)麾军(huī)高阜(fù)绰刀(chāo)教学程序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一、导入以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二、作者简介三、初读课文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2、曹操对夏侯惇只是“佯怒”,“欲斩之”,为什么对杨修却是毫不留情?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四、再读课文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说说理由。五、研读课文概括曹操、杨修的形象六、拓展迁移请结合你对文章的感悟,用一句话对杨修进行点评好范文解忧愁4/13七、作业课后练习作业1、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的认识。200字左右。2、(选做)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板书日常生活范围插叙政治活动杨修聪明才智恃才放旷曹操十分奸诈深谋远虑课后反思用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作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营造了一种与小说相吻合的深厚凝重的历史氛围。课堂思考题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简洁紧凑。杨修之死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5/131、指导学生自读,讨论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2、了解课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培养根据文本内容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4、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教学方法:问题导读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小诗:(小黑板出示)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首诗是评价历史人物杨修的,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那么杨修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第18课《杨修之死》。好范文解忧愁6/13二、探讨新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概括一下这篇文章记叙的内容是什么?2、围绕着曹操、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选文讲了七个小故事,下面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给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再选择你喜欢的小故事到台前用自己的话复述。3、指名分别复述故事。要求:复述简洁完整,要讲清杨修的表现和曹操的态度。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1)鸡肋事件(2)园门阔事件(3)一盒酥事件(4)梦中杀人事件(5)藏吴质事件(6)试才干事件(7)作答教事件4、在这七件事中,第一件事“鸡肋事件”写的是杨修被斩,与其它六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鸡肋事件”写的是杨修被斩,而其它六件事则写杨修被杀的原因,即“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好范文解忧愁7/135、那么本文从全篇来看属于哪种叙事方式呢?师明确:本文先写杨修被杀,然后插入杨修以前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最后再接上开头,写杨修被杀后曹操兵败及厚葬杨修的事。这种记叙的顺序叫插叙。这样安排记叙顺序比直叙更引人入胜,曲折多姿,这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6、通过刚才同学们讲的这几个小故事,我们来总结一下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曹操:虚伪奸诈,老谋深算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师总结: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是通过他所做的事表现出来的,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是本文的又一写作特色。用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三、拓展反思1、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有哪些?可以从不同角度找答案。学生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2、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明白些什么呢?3、杨修之死令人感叹,如果让你为杨修的墓碑题好范文解忧愁8/13写两句对仗整齐的碑文,你怎样写?示例1:一张巧嘴,道破天机两片薄唇,招来横祸示例2:聪明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四、总结全课《杨修之死》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如:选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插叙手法的成功运用,历史的无情,政权相争的残酷,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三国演义》如甘露琼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请同学们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搜集有关曹操的材料,以“曹操形象之所见”为题,写1篇文章。《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分析能力。2.使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情节,从而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和恰当地运用插叙的结构方法。3.使学生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教学方法:好范文解忧愁9/13本文的语言属浅近文言文,不太难懂,阅读中难懂的词句可让学生靠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必要时教师辅导。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有关背景与情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杨修,确有其人《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书上,都有杨修事迹的记载,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发人(问南灵宝)出身于一门四世三公的士族官僚家庭,其父杨彪曾任太尉,始终跟着被曹操挟持的汉帝,杨修则当了丞相主簿,杨修聪颖过人,史有传载。《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辑的七则故事中关于杨修的就占了四则。根据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利用诠释自读好范文解忧愁10/13课文(做书后练习一)鸡肋(lèi)沉吟(yín)庖启(páo)夏侯惇(dūn)主簿(bù)褒贬(bāo)(biǎn)酥(sū)簏(lù)伺(sì)谮(zèn)曹丕(pī)邺城(yè)麾军(huī)高阜(fù)绰刀(chāo)给课文划分段落(见书)阅读课文,课文中一共讲了几件事?(七件)(1)“鸡肋事件”(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修)第二课时按教参细讲课文内容讨论书后练习三、二。《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小说脉络,概括文中典型事件。2、赏读语言,品味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过程与方法朗读,体会语气,分析人物性格,抓住关键词分析杨修曹操性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范文解忧愁11/13从杨修之死得到启发:如何才是真正的智慧;热爱传统文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读体会语气分析人物性格,通过对关键词的品析深入分析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教学课时一学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1)庖官()(2)食讫()(3)佯惊()(4)伺查()2、解释关键词数犯曹操之忌()()适庖官进鸡汤()二、授新课导入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看看杨修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死因是什么。活动一:三国故事会活动1:任选文中的七个故事中的一个表演课本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举手上台任选一幅图表演。活动二:大话三国人物好范文解忧愁12/13示范:以鸡肋事件为例。请大家找出杨修说的话,以及夏侯惇和曹操看到军士收拾行装后的表情。由鸡肋事件,可见杨修胸无城府,一介书生,卖弄聪明而不知死活,不知收敛,不懂政治。一盒酥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活动三:三国人物之杨修论死因学生认为杨修死因: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其三:主要缘于政治斗争。小结:我们通过杨修之死,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杨修之死因归纳一、学生从故事中作者的倾向里读出的死因是杨修之死原因在己。二、学生分析每个故事曹操的表里不一虚伪狡诈的反应,认为死因在曹操狡诈凶残。三、老师补充材料,辅助学生真正理解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卷入曹操立世子的政治斗争。板书设计:1、杨修被杀好范文解忧愁13/13插2.改建园门3、分食酥饼杨修恃才放旷学会与人相处4、语破奸心曹操老谋深算5、轻视吴质6、教植斩吏叙7.巧作答教8、失利葬修作业布置:以“你想对杨修说些什么”为题写1篇200字的小短文。
本文标题:《杨修之死》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27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