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经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经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经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点、难点:从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中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品格。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送大家一条有关成功的秘诀(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生齐读),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同学们,你们都想成功吗?(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条秘诀吧!(齐去)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板书:爱因斯坦)你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生介绍)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今天,我们就来学1篇有关他的文章。(板书完整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齐读课题(齐读)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一些什么疑问呢?(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一个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与一个12岁的小女孩,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爱因斯坦与小女参考资料,少熬夜!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知道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生答)(课文主要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在偶然的情况下相遇,在交往的过程中,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布置房间,爱因斯坦教小女孩做数学作业,最后成为了好朋友。)3、课文除了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还写了谁?(父亲、母亲)4、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要求:一人饰演爱因斯坦,一人饰演小女孩,一人饰演父亲,一人饰演母亲,其余内容一起读,朗读时要注意,有错误要及时纠正。要求明确了没有?那就开始吧!5、在小组内朗读时,你们组的同学读错了哪些字词,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并引以为戒。(生交流)(板书:一撮趿拉以及拼音)6、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写了他们的几次交往?你能以此为依据将课文分段吗?(生思考)(交流)(师板书:撞、遇、等)7、小结:课文共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我们来这几句话,一起读一读(出示4句句子:①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师:这些句子中的时间短语分别向我们交代了三次交往的时间,以及从“撞”、“遇”、“等”(课件:字变色),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两人从一开始的不认识,到后来的越来越熟悉,甚至到最后,小姑娘还成了爱因斯坦的常客。这些时间短语有先后顺序,向我们交代每次交往的时间,你能以此为根据分段吗?(生分段)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1、那么,他们俩是如何开始交往的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第一次交往。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次交往的段落。2、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时,她是怎样想的?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课件出示: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指名两三个人读)3、为什么小女孩说这个人简直就是从她的童话故参考资料,少熬夜!事书里走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原因。4、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5、这段话写的是爱因斯坦的穿着(齐读)①“又肥又大”说明了什么?(爱因斯坦的衣服不合身,太大了)大得怎样?(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就露出一个头在外面)②师:你看,他脚上穿的是什么?()他把卧室里穿的拖鞋穿到大街上来了,这也许只有童话故事书里才会有。6、此时,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呢?(生回答)7、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是描写他的,请大家用“——”画出表示爱因斯坦外貌的语句,用“~~~~~”画出表示爱因斯坦动作的语句。(1)外貌①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齐读)②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③小结:正是因为老人蓄着……灰白头发。穿的衣服……拖鞋。所以当小女孩第一次遇见爱因斯坦时,她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请三名生读)(师“你读得真不错,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2)动作①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②“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爱因斯坦一边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你猜猜,他在思考什么?(科学上的疑难杂症)③让我们再来看看爱因斯坦的穿着,一起读读。④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珍惜时间、潜心研究科学)⑤小结:的确,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参考资料,少熬夜!作、工作、再工作……)读到这,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潜心于科学研究事业,你是我们学习上的榜样/爱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们敬仰你。)4、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第一次相遇是小女孩撞上了爱因斯坦。然而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的情况下,他的表现如何?(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从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从而体会平易近人、宽容、坦荡的胸怀、慈祥、喜爱孩子、关爱孩子)5、小女孩回到家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是怎样说的呢?(2人读)(评价:你读得真好,把后面的感叹号也读出来了!从你的朗读中,我体会到父亲对爱因斯坦由衷的赞叹。请同学们注意,这句话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所以要读出兴奋、惊讶还有高兴)6、男生齐读7、而此时的小女孩呢?(指名读:女还直纳闷……)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8、小女孩为什么“纳闷”?(生回答)出示: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9、请你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10、那么,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心目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衣着整洁、知识渊博、完美无缺的)11、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引读文中穿着的句子)可以说是衣衫不整。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女孩纳闷了。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3人:从你的朗读中,我感悟到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和纳闷不解。)(女生齐读)12、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四、小结同学们,我们只读了一节课,大家就有这么多的感受和体会,相信通过下一节课的朗读,定会读得更好,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的。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在下节课讨论。五、作业参考资料,少熬夜!1、积累词语蓄着蓬乱裹着温柔衣衫不整一塌糊涂(第一行词语都是写爱因斯坦的:蓄着小胡子、长着一头蓬乱头发、裹着又肥又大的衣服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谈话时,两眼放射出温柔的目光。)纳闷作客手把手穿戴(第二行词语都是写小女孩的:当小女孩见到衣衫不整、桌上东西乱得一塌糊涂的爱因斯坦时,她感到很纳闷,当小女孩到爱因斯坦那里去作客时,手把手教起了爱因斯坦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怎样布置房间,两人成了关系密切的好朋友。)2、朗读课文,思考: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板书:撞不讲究穿着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遇珍惜时间等潜心研究科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了解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题导入1、板书课题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二、前置性学习:1、读熟课文。2、理解生字词语,并用自己的巧计生字的方法记住课后的生字。3、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什么事?并思考: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各是怎样的人?4、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和关于爱因斯坦的名言。三、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汇报。1、检查前置性学习的读。2、比赛识记课后的生字词,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3、小组内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理出思路:相撞——相遇——相邀——相处四、作业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3、分段,写段意。实践作业: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被3句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设计特色: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猜题导入1、板书课题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三、巩固字词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四、再读理序1、分节指读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3、分段,说说段意。4、概括小标题(板书)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五、作业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3、分段,写段意。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二课时一、揭示探究主题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二、自主探究主题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三、交流推进探究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4、我们
本文标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经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7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