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折线统计图教案【热选4篇】
写作好帮手1/16折线统计图教案【热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折线统计图教案【热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并借助此情景让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数和人口负增长这些专业词语。(2)、技能目标——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人口老龄化情景教学以及联系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并关注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写作好帮手2/16经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学习难点: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先后认识了那几种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条形统计图中你认识了哪几种?师:如果把我们所学的相关知识梳理一下,这个位置可能是什么?(师指ppt)生:单式折线统计图师:如果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它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它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今天的学习。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师:同学们喜欢看摄影展吗?(喜欢)老师也特别的喜欢,有一组图片深深的吸写作好帮手3/16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们一起看……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老人)师:因为我们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摄影展的主题就是关于老年人。你知道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吗?生: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100师: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生: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师:我们怎么知道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数据变化呢?生:做调查师:上海的小朋友就搜集到了一些数据并把它们进行了整理,(PPT)你认识这两幅图吗?(板书:搜集整理)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异同之处呢?生:看标题知内容不同生:出生人口数增长幅度大死亡人口数增长幅度小生: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都呈上升趋势生:两幅图的横轴和纵轴相同师:你能观图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写作好帮手4/162002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是多少?2002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是多少?(这两问题学生很快都回答出来而且答案一致)哪一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最大?(学生回答的慢也不一致)师:怎么不一致了呢?这个问题你回答起来有什么感觉?生:需要上看一眼下看一下对比数据,有些麻烦。(引起认识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师:有什么解决办法让我们看起来简便吗?生:可以合并师:以前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吗?通过回忆旧知探索新知找出类似的方法叫做类推。它满足合并的条件吗?生:满足,横轴和纵轴一样师:同学们会自己合并吗?请同学们同位合作,一个同学负责收集原始数据,一位同学负责画图。同位合作画图选择有代表性的三幅图进行展示A没有标题师:你有什么建议吗?B没有图例师:你能看清楚这幅图表示的信息吗?写作好帮手5/16生:缺少图例师:如果想要清楚的表示两种不同的信息,我们该如何选择图例呢?生:用不同线段区分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C出示一幅完整的统计图有标题有图例师总结:我们合并出的这幅图就叫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PPT演示)若想画一幅完整的统计图我们首先标题完整标清图例……师:现在再看哪一年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差距最大?(2003年)你有什么感觉?(方便,快)师:(出示复式和两幅单式)那对比一下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生: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师总结并板书:并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师:仔细观图,你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PPT)写作好帮手6/16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发言卡的方式讨论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整体都呈上升趋势出生人口数上升明显,死亡人口数上升不明显从部分看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数据是不稳定的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小于死亡人口数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数据差距逐渐缩小师:从专业的角度讲,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差距叫做人口自然增长数,图中出生人口数比死亡人口数少时,这是人口负增长现象,所以上海的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从19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了。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越来越小,这样的信息我们在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能发现吗?师: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就是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板书邮电,再次强化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再结合全国的数据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的规律?生:差距都是越来越小师:那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几十年中,我们全国也有写作好帮手7/16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通过分析判断推断结论(板书)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未雨绸缪。(回顾整个制作到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图预测未来的作用)三、巩固练习收获提升师:关于复试折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啊?1,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服务与我们的生产,方便我们的生活。2、标题可能是什么,会分析。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有什么打算?少进日产或不进日产的,发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谈收获实践作业把自己的语数英成绩做成复试折线统计图,方便今后的学习。折线统计图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写作好帮手8/16点.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二、探求新知.(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写作好帮手9/16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1.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某地20xx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10/16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教学过程:一、回忆铺垫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学习例2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三、巩固练习(一)完成“练一练”1、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写作好帮手11/16流。2、组织全班交流。(二)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三)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五、作业1、阅读第27页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12/16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xx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写作好帮手13/16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新授(一)探究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相同点:横轴与纵轴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4)看数据师:20xx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写作好帮手14/163~4月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6)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趋势。(二)探究二快去看“科技展”!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数量变化趋势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在这里又一次说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主要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总结:在折线统计图中,为了清晰地看出变化的情况,常使用省略号省去空白部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优点)?(1)“条形统计图”主要反映的是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写作好帮手15/16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某地区一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都反映一天各个时刻气温的高低情况;(2)不同:折线统计图还更能反映一天中气温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比一比:当然是折线统计图!3、选一选:(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会制作。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4、用一用:(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2)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5、猜一猜: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四、课堂小结写作好帮手16/16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使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气温等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图中折线的升降
本文标题:折线统计图教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39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