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一等奖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一等奖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一等奖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案1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1、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2、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课件出示肖邦的画像,简介肖邦。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肖邦有关,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肖邦”两个字。4、从这个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设计说明]在催人奋起的《革命进行曲》中开始新课,并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能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跨越时空,仿佛身处战争年代,营造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好范文解忧愁2/111、轻声或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思考刚才所提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3)读完文章后,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说什么?2、讨论、交流:(1)讨论揭题时的问题答案在文中哪一部分,并指导分段。(2)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说什么。[设计说明]初读课文时,便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发现中品尝到探究的乐趣,为下文的愿学、乐学打下基础。三、精读指导,因文悟道。1、分小组学习讨论:从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体会到肖邦十分爱国。2、交流、学习。(一)指导学习第一段(1)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得不”说明肖邦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祖国,而且,离开时他满怀悲愤,好范文解忧愁3/11说明他心忧国家。)(2)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祖国。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理解:瓜分、深渊。(3)指导朗读。(二)指导学习第三段学生交流找到的最能体现肖邦热爱祖国的句子。(1)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进行曲》。是什么消息使肖邦悲愤欲绝?(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交流、理解“彻夜”。引读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3)指导读好第四段。三、总结全文,延伸巩固1、总结:课文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好范文解忧愁4/11的表现。2、延伸交流古今中外,无论是浴血奋战的勇士或是文人墨客、艺术家,无一不是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故事与诗歌。3、再次播放《革命进行曲》,同时出示波兰是人维特维斯基的诗《战士》。齐声朗读,结束新课。[设计说明]爱国总让学生认为太高尚、太伟大,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榜样作用,让学生明白爱国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一些小事有时更能体现这种伟大的精神。六年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2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富有才华的波兰爱国音乐家肖邦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体会肖邦对祖国的热爱,了解肖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音乐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好范文解忧愁5/11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2、读课题,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谈谈感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二、自读课文: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3、小组学习课文,试给课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标题(组长记录,准备交流)3、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雾霭:雾气。好范文解忧愁6/11疾驰:马车奔驰。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呐喊:大声喊叫助威。亡国:国家灭亡。消逝:消失。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三、读后交流: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题的这句话在课文的哪里?2、出示投影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的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谁来读一下这句话,原来课题是由肖邦的一句话压缩而来的。这句话是肖邦在什么时候说的?(弥留之际)在投影上划线。“弥留之际”是什么意思?(重病将死)4、肖邦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圈点词语“紧紧握着”“喃喃地”,谁来试读这句话(比较指导)。5、一句话你可以体会到什么?(他深深地爱着祖国)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6、那么,他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国家呢?第二课时好范文解忧愁7/11一、围绕重点,分段朗读,理解课文(一)、理解第一自然段1、简介肖邦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这时,引读(第一节)——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2、肖邦离国的原因。3、就在肖邦离国的那天,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读课文,注意肖邦情感的变化。(小标题:深情送别)4、出示重点句子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读读这句话,体会老师的期盼和叮嘱。出示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小标题:忍痛离国)5、引读句子。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送上祖国的泥土,深情的对肖邦说。你能明好范文解忧愁8/11白老师的用意吗?再读老师的话。6、指名读,分角色读老师的话及肖邦的表现。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从肖邦的泪水中我们看到其实他已经理解、体会了老师的一片心意,此时的肖邦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泪水中,他有千言万语,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说些什么?(小练笔)8、小练笔交流。(二)、指名读第2小节1、自由读三、四小节,联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一想,①肖邦创作乐曲的`时候心情怎样?②肖邦是怎样彻夜作曲、弹琴的?小组讨论。①讨论思考题。②《革命进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③听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④配乐朗读三、四小节。2、指名读五、六小节,①出示句子:“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②学到这儿,你眼中的肖邦是个怎样的人?③指导朗读这两小节。好范文解忧愁9/11二、回环整体,诗歌赞颂,升华情感1、沙皇俄国曾授予肖邦“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严辞拒绝。肖邦临终时,姐姐、姐夫和波兰的同胞们,都聚集在他身旁。应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为他唱了一首波兰歌曲,这是他最后听到的音乐。他的遗嘱是要求把心脏送回祖国,最后的一句话是以微弱的声调说出的:“妈妈,可怜的妈妈!”他把他的一生的才华都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人民,象一只泣血的天鹅,为祖国奉献了一切。2、这位爱国音乐家曾受到世人无数赞美之词。但我想这些都无以表达我们此时此该我们的心情。也许我们可以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案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突破重、难点的过程好范文解忧愁10/11一、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1.指名读。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1)什么叫弥留之际?(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4.引读第6自然段。(1)出示与世长辞:①,解释辞。(告别)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好范文解忧愁11/11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精彩创意搜索信息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1、讨论记忆线索:告别亲人离华沙,师生咏唱送别曲。老师叮嘱送礼物,肖邦接杯登车去。2、同桌互背,指名背。3、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作实业践设活计动1、仿照第2段分场景的写法,写一段自己与别人的告别场面。2、欣赏肖邦的作品。
本文标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一等奖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5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