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3篇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性质,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2、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并能寻找到生活中的运用。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交流、发现等活动,发展平面几何观念;2、通过实践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2、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二、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实验、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四、教法:新的课堂教学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践和猜测的发现过程。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发现新知识。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及时点拨,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使学生思维逐步扩展。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模型教学;2、实践式、讨论式教学;3、评议结合教学。五、学法:从实践中探索―――在讨论中发现―――到生活中对比。六、教学设计准备问题: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课件演示:如果我们要从A地到B地,你会选择哪种走法呢?(说明: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回顾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进行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姚明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篮球明星,根据篮球明星姚明的有关资料,你能算出姚明的步幅有多大?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演示:(说明:设置悬念,从情境中营造可探索的环境,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用同学们感兴趣的事,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讨论与探索中尽可能地展示学生丰富的资源、儿童的信息,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精彩,更充满生机与活力。)2、自己实践,发现新知:①动手做一做:用长度分别为7cm、2cm、5cm、4cm的四根小棒,同学们发挥想像,任意取其中的三根,首尾连接,搭成三角形。并思考以下问题:(说明:学生有了好奇心,同时将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一步是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自己发挥创造力、发现各种可能的结果。学生进行分组实践,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这时引导学生实践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等实践到一定时机时,转入下一步。)②交流反馈③形成性质(说明:通过“做一做”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直观的推理,获得新知,并学会初步说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点评,并用课件总结各种可能。)④作图验证⑤再试一试(说明:既使得学生会用圆规和直尺画三角形,又让学生在作图中更加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也为下面三角形稳定性的学习埋下伏笔。)3、继续实践,继续发现:①再动一动手(说明:通过“再动一动手”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初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②得出性质通过展示教具三角形与四边形。加深学生对这一性质的感性认识。课件演示(说明:展示教具,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课件,带领同学们到生活实践中的去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图形之美。)4、重点内容,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5、针对困惑,教师讲解: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对尝试题进行点评。(说明:学生互相讨论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教师讲解的火候已到。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学重点和难点地方进行讲解。这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关键一步。在“想一想”这一题的启发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6、会学数学,学会小结在课堂小结前,问一问同学: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后,返回到本节课的开始,让同学讨论姚明步幅有多大的问题。(说明:通过小结,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这时学生已经能很轻松得回答姚明的步幅到底有多大了。)7、推荐创新,布置作业(说明:这是为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指明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推荐作业也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教学设计《前后》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案例《前后》单位:沧州市实验小学姓名:吴华邮政编码:061000电话:***1教材分析:我采用的教材是冀教版教科书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这册书包括九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位置》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二维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后》这一课就是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同时,我把这节课的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学会开、关机与鼠标的使用后,先不学习键盘和指法(因为学生没有学习完大写拼音),而是从图形、色彩入手来学习画图,本课利用画图中图形的复制、粘贴、移动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对象是单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等因素,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看图说话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2)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结合身边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用前后、左右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4)学习在WIN画图里对图形的复制、粘贴和移动。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在WIN画图里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计算机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数学活动中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二、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2教法分析:本节课,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2.利用WIN画图里的复制、粘贴、移动等对物体的位置进行操作。3.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3学法分析: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电脑的乐趣。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3.利用计算机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4媒体分析:1、学习材料和资源:Flash课件、网络课件。2、设备:多媒体教室。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5分钟)动画出示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导入课题,然后指其中的两幅图提问:“龟兔赛跑时,刚开始时兔子在乌龟的什么位置?”“后来兔子在乌龟的什么位置?”“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前后》。(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5分钟)1.生活中数学信息:(5分钟)课件出示图片(公共汽车运行场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乘客上下车规则、车中乘客位置以及各站点的位置,通过对多种事物、多个事物的位置情况的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这部分教学我不是采用“老师问学生答”形式,而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把提问题、答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趣味的数学信息(5分钟)出示课件,通过操作演示,把公鸡的前边复制、粘贴出另一只公鸡,然后移动图形到合适的位置,接着布置任务:“同学们,大家亲自动手,打开桌面上趣味题,在小猴的后面再复制、粘贴出一只小猴来,如果有不会的可以打开桌面上‘帮助’文件,如果再不会,小组同学互相帮助一下。”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复制、粘贴命令。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身边的数学信息(5分钟)首先我引导学生观察例图,然后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接着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解决质疑,突破难点(3分钟)学生自由说出学习、操作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四)反馈练习,巩固升华。(15分钟)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想一想:(5分钟)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意,再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第二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左右描述每个运动员的位置,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后发现的位置关系。2.变式练习——做一做(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同时掌握WIN画图里的复制、粘贴和移动。3.升华练习——说一说(5分钟)出示古诗《咏鹅》的动态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画中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用计算机操作,就能很直观地解决问题。这些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快乐。(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2分钟)这一环节重点是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出总结;然后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思。6设计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它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突出了以下几个思想:1.紧紧围绕创建“新型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来进行学科整合。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并重”教学结构)。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有的人误认为只要用了课件就是一节整合课。而我设计的这节课以信息技术做为工具,找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渗透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使两者真正的达到了整合。2.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0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