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学校督查工作制度【精选4篇】
学校督查工作制度【精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学校督查工作制度【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民生工程大督查工作总结【第一篇】铜陵县人口计生委开展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大督查活动总结按照省、市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工作要求,县人口计生委2011年承办县48项民生工程中的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含特别扶助、“双提”)和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以下简称“两检”)两项任务。自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委对全县今年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督查。督查内容主要包括奖励扶助工作的组织实施、政策宣传、资格确认与信息管理、资金管理与发放、实施效果、群众对奖励扶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以及市级民生工程开展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以下简称“两检”)等。重点检查督查奖励扶助工作的评议审核、公开公示、审批确认等程序是否规范,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位;“两检”项目实施及管理是否规范。奖特扶工作今年,全县共有695人领到了奖励扶助资金、105人领到了特别扶助资金、1142人领到了“扩面提标”资金,共兑现资金115.596万元;27人领到了“半边户’奖扶资金、54人领到了“半边户”双提资金、58人领到了手术并发症特扶资金,共兑现资金17.424万元,两项合计133.02万元。现将有关督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委高度重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民生工程工作,将“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准确率达100%,群众对奖励扶助政策的知晓率达95%以上,奖扶金按规定及时发放到位。”纳入铜陵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调整了县人口计生委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民生工程工作。制定了《铜陵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办法》和《铜陵县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并与各乡镇签订了《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及时报送信息与报表,截止目前,已报送11条信息和8次报表。二、规范程序,积极稳步推进各乡镇认真领会精神、理清思路、规范程序、抓住关键、分步实施,使计生民生工程稳步顺利推进。1、突出政策宣传。为确保让承办的工作人员及广大群众准确掌握和了解奖励扶助政策。各乡镇均以宣传为先导,采取了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培训,使奖励扶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是层层进行专题培训。县人口计生委先后召开多次乡镇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会议,对开展奖励扶助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乡镇也多次召开村计生专干会议,对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政策条件、确认程序、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培训。二是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县人口计生委对奖励扶助宣传工作进行了全面布臵,各乡镇充分利用宣传车、计生宣传栏和宣传板报、橱窗、标语等载体广泛开展奖励扶助制度社会宣传。今年我委编印了奖励扶助宣传资料2.5万份,发放到全县110个村和社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奖励扶助政策已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真正做到了让政策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政策。这次通过对各乡镇20个电话的抽查,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均达100%。2、狠抓工作环节。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为了保证确认对象的准确无误,各乡镇狠抓了这个重要环节。年初,县人口计生委组织开展了奖励扶助工作培训班,对奖励扶助制度相关政策及要求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和测试,使各乡镇计生办工作人员掌握了奖励扶助的政策口径。同时严格按照省、市奖励扶助年度工作安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次通过检查督查,各乡镇确认对象都准确无误。三、强化责任,确保良好效果1、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全县各乡镇也出台了强有力的措施,把确认对象准确与否和村干部、计生工作人员的经济、政治待遇挂钩,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将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做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各乡镇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并组织计生、财政、纪检监察部门等对乡镇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抽查。我委在工作开展时要求全体干部都能了解政策,并划分乡镇包干负责,责任落实到每个干部身上,确保奖扶对象资格真实,上报准确,上报及时。按照工作要求我们认真制定了我委今年调查摸底方案和工作安排,督促指导全县工作的落实,在奖励扶助资格确认中,重视“三抓”,即抓宣传培训、抓资格公示、抓资格落实。在工作中,首先,准确掌握政策界限,把握工作原则,不乱开口子;其次,严格按国家奖励扶助制度信息管理规范(试行)规定,注重公示环节,增加工作透明度;其三,深入奖扶对象家中,逐个摸底审查,确保上报对象信息资料准确无误。2、完善制度,强化服务。一是责任追究制度。采取“谁的联系点,谁承担责任”、“谁出错,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进一步严格把握政策口径,做到不重、不漏、不瞒、不错。明确对在奖励扶助工作中以权谋私、索拿卡要、克扣贪污奖励扶助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二是监督举报制度。县、乡镇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对举报人员实行保密奖励,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督。三是信息反馈制度。县、乡镇、村对奖励扶助对象的信息及时通报和反馈,对审核中不合条件取消资格的对象,耐心宣传解释,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今年,经过各级认真摸底,按照奖励扶助对象的条件,反复调查,仔细审查每份档案,做到了“一个不多,一个不漏”;在信息录入时,全部按要求录入,误差率为零;在此过程中,耐心做好对群众的政策解释,热情接待群众政策咨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做好奖扶对象的资格年审工作。5月份,我们通过“一卡通”将奖励扶助资金提前发放到对象户手中,目前,全县所有对象户均已领到奖励扶助资金。奖励扶助工作在我县开展七年来,各方面工作都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基层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国家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后最直接的表现:一是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增多;二是自愿放弃二胎指标的家庭增多;三是群众的生育观念有了明显转变,不少育龄群众表示,养儿防老不如政府帮养老;四是农民的满意度有了很大变化,过去人们只是对计生专干的辛苦工作满意、对计生专干的服务满意,如今他们更满意的是计划生育政策。“两检”工作根据市“两检”项目免费服务实施方案和市、县民生工程会议精神要求,我县“两检”项目任务数为5660人,其中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500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60人。从4月7日开始,“两检”项目免费服务进入实施阶段。现将“两检”项目实施情况检查督查活动总结如下:一、进展情况截止目前,全县“两检”项目检查共完成6483人,占总任务114.5%,其中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完成524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243人;资金已垫付137.118万元,其中已到位80万元。二、工作措施1、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县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负责对“两检项目”活动组织实施、指导和督查。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两检项目”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在年初工作会民生工程上签定了责任状,并把“两检”免费服务纳入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保证免费服务工作有序地开展,建立了工作报告督导制度,要求县计生服务站每周对免费服务进展情况上报一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2、精心谋划,狠抓落实。2010年底,县计生服务站利用省重点建设服务站建设资金13万元,购买全自动生化仪1台,使检验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做好“两检”免费服务工作,我县组织县服务站部分人员到南陵、舒城县项目检查试点县考察学习,对二县项目实施情况认真的进行总结和分析,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县计生服务站在专项经费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及早准备“两检”免费服务需要的试剂、耗材。这些工作,为开展“两检”免费服务奠定了基础。3、周密安排,制定计划。为推动“两检”免费服务工作,4月2日,县人口计生委专门召开了由各乡镇计生办主任和服务所所长参加的民生工程推进会,对此项工作又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运行计划,提出明确的服务时间、地点,严格按照运行计划定时、定点下乡开展免费服务。县人口计生委定期组织人员对“两检”免费服务工作进行调研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并对免费服务效果进行验收,纳入年终考核。4、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了能让育龄群众了解并积极参与“两检”民生工程,我们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强化对“两检”免费服务活动的舆论宣传;向育龄群众发放《致全县育龄群众一封信》,做到家喻户晓,全县共计发放2、5万份;制作宣传橱窗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使育龄群众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了解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5、规范管理、确保质量。根据市人口计生委对承担项目实施单位认证管理的要求,组建“两检”项目实施队伍,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活动的同志,抛家舍业,不分节假日,尽心尽力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保证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向社会公开招聘1名检验专业人员已到位,从事项目所有技术人员都已进行专题培训,所有检查内容都严格按技术流程操作,为进一步“两检”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在县医院聘2名专业技术人员,一名妇产科主任,专门负责检查结果评估、指导,一名检验人员,每天中午或下午负责检验流程指导。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行工作再部署、再强化、再落实;2、进一步加强对“两检”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力度,严格按技术流程操作,确保“两检”服务质量。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10月24日学校工作督查通报【第二篇】学校工作督查通报各中心学校,县属各学校:为确保新学期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各项工作按期推进,按照《大姚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新学期学校工作督查的通知》(大教通„2011‟16号)和《关于印发局领导班子及机关股(室)挂点联系学校工作的通知》(大教通„2011‟1号)要求,县教育局组织机关股室抽调人员组成14个检查组,于2011年3月1日至10日对全县14个中心学校、8所县属学校的学生巩固、安全维稳、教育教学等常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通过检查组对全县学校的学生巩固、安全维稳、教育教学等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各乡镇中小学、县属各学校紧紧围绕“安全为首位,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面细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一)学校安全维稳防范工作制度健全,措施有力。一是成立了安全“一把手”负责制,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做到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二是充分利用校长会、教职工会、校会、班会、家长会、板报、宣传单等形式把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防疾病等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到位,不断提高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三是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新学期开展了相关安全教育,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学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加强了学校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及信访案件排查工作,有效杜绝教育上访事件的发生。(二)小学学生入学巩固工作成效明显。各学校认真落实“三长送学制”和“控辍保学”责任制。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了学校精细化管理,细化责任,加大贫困生救助力度,从各督查组进课堂清点的统计情况看,除三台乡有3人外,其余学生均已入学,有力的确保了我县2011年春季学期小学学生入学巩固工作。(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序推进,教研教改氛围浓厚。一是认真落实“减负提质”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和特色教育开展,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学得好”。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大姚县实施现代教育试点工作方案》,围绕“达标校—创新效—示范校”的创建目标,学校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得到全面加强。三是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以“领导干部进课堂、教研组长工作室、教学工作展示交流、集体备课、教学工作专项督查”为主要内容的聚焦课堂“五项制度”,全面推进以实践“大姚教学范示”及“标杆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抓细课堂教学效果优化
本文标题:学校督查工作制度【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0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