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氧气》说课稿精编2篇
写作好帮手1/10《氧气》说课稿精编2篇【导读】这篇文档“《氧气》说课稿精编2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氧气》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学习单质气体。通过实验感知来获取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氧气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也是很重要的两类化学反应,这些内容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二、说学情氧气是学生很熟悉的物质,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写作好帮手2/10以实验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什么是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提高观察与总结能力,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难点文字表达式的书写。(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写作好帮手3/10五、说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一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课程开始我会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需品?为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氧气是一种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进而设问氧气还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入本节新课。通过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环节二:新课讲授1、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空气一节中有关氧气的部分知识,以及对课本的阅读能够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从已有知识向未知过渡,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2、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与氧气的反应写作好帮手4/10我会做一个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紧接着我会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对于这个现象我会进行讲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板书出木炭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硫与氧气的反应我将演示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于这个现象我会讲授硫与氧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是二氧化硫。让学生在黑板上仿照木炭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出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铁丝与氧气的反应提出一个问题“非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那么金属是否也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观看铁丝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的对比燃烧实验的视频。从视频中能够看出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红但是没有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且生成黑色固体。写作好帮手5/10对于生成的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我会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书写出文字表达式并且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内容解释铁丝呈螺旋状的原因,以及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设计以上教学过程是为了通过实验以及视频的播放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我的教学目标。(4)氧气的助燃性让学生根据以上三个实验的现象推断氧气还有什么性质。学生根据木炭、硫、铁丝在氧气中反应更加剧烈,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让学生观察对比黑板上的文字表达式,学生能够得出共同点均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并且都有氧气参与反应,在这里我会给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环节三:巩固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请学生来解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这一反应是否属于化合反应,来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环节四:小结作业写作好帮手6/10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氧气的化学性质,来说一说氧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氧气》说课稿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三、教学难点: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四、课时安排:1课时写作好帮手7/10教学过程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问题: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2.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写作好帮手8/10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3)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文字表达式:镁(mg)+氧气(o2)点燃——→氧化镁(mgo)3、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2)缓慢氧化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如:动植物新陈代写作好帮手9/10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4、化合反应二、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介绍:(1)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吸入100%的氧气,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反思:本课题是全书的重点,学生理解容易但不能灵活运用,我认为应在课后通过反复练习进行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写作好帮手10/10①灯泡发光②石蜡熔化③石蜡燃烧④光合作用⑤动植物的呼吸2、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①氧气在常温下为_______色,_______态,固态、液态为_________色。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③氧气__________溶于水(填“易”或“不易”)。3、下列四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氢气+氧气→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本文标题:《氧气》说课稿精编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51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