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 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好文档,供参考1/20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1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育人环境,优化学生思想,使学生文明勤学、健康成长,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对学生手机继续实行专项管理。为了把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且卓有实效,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远离手机,健康成长”为主题,结合“杜绝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为活动宗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之心,提高学业成绩,从而使学生成人成才。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清“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问题。好文档,供参考2/202、让学生认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早日跳出游戏的深渊。3、校园内无学生玩耍手机,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三、活动时间安排: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7月1日(高三、初三为20xx年6月考试结束)四、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工作组1、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董坤刚、毛元桥副组长:陈勇、廖代芝、吴大魁、吴高飞、谭鹏程成员:孙永久、马亚林、王会长、陈玺、陈仙、李纲、张毅、张俊、叶红、李江2、学生手机管理办公室:组长:陈勇副组长:孙永久、李纲、张毅、张俊、李江成员:政教处成员、安稳办团队成员、各年级德育成员、班主任、团委及学生会干部。五、重点治理方面:1、教室(包括上、下课)使用手机或玩游戏,以查阅资料、联系父母为借口带手机入校园。2、寝室使用(包括休息、晚上睡觉)手机或玩游好文档,供参考3/20戏。3、校园内(包括休息时间)使用手机或玩游戏。六、实施途径和方法:1、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学生手机管理办公室”,学生会成立“手机管理部”。2、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教育部文件,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3、召开学生大会,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书。4、召开教职工大会:严禁教师上课期间耍手机、打接电话,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5、严禁学生干部、团委学生干部、走读学生带手机入校园,寄学生(包括留守子女)的手机带入学校后,应该及时交班主任代管(星期天晚上第1节自习前上交,星期天中午放学领回,期间放在学校门卫室保险柜里);否则,在校园里一旦出现手机将会被没收,期末后才领回,同时通报家长。6、学生上交手机时应该把手机、数据线、充电宝全部上交,否则,一旦查获就会被没收,期末才归还。7、严禁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否则,给予警告处分。8、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氛围。好文档,供参考4/209、不定时巡查教室出现手机的情况:(1)行政人员、政教处人员从教室后门巡查。(2)政教处派专人从监控中查。(3)组织人员进教室查。(4)组织人员进寝室查。(5)组织人员在校门查。(6)学生会校园巡逻查。(7)发动学生检举揭发。10、各班收集并上报班级“杜绝学生校园里使用手机”的集体宣言、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本班爱玩手机、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七、方法步骤:(一)宣传动员阶段(第1周)。1、各班学习教育部文件。2、分发教育部《致家长的一封信》,并交回执单。3、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手机管理”办公室。4、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5、召开学生大会,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倡议书。6、召开教职工大会:提倡教师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打接电话。好文档,供参考5/207、各班上交班级“手机管理”的承诺书。8、收集各班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9、高三年级手机突查。(二)学习阶段,营造氛围(第2周):1、各班开展“手机危害”主题班会,并上交心得体会,校广播站播出优秀文章。2、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手机管理”氛围。3、各班主任自查学生携带的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4、召开班级干部、团委学生会干部会议:所有同学都不得携带手机,干部表率。5、寄学生手机突查。(三)检查落实阶段(第3周):1、学生干部查同学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2、生活指导老师查。3、校门口保安查。4、体育课老师突查。5、自习课突查。6、走读学生手机突查。(四)检查落实阶段(第4-20周)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学生会、干部常规巡查。好文档,供参考6/20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4、下发“手机管理”举报电话(陈勇校长、王会长主任、张毅主任、李江)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寝室的手机管理。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五)评比、表彰阶段(第21周):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扣分+加分。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好文档,供参考7/20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苏教办基函〔20XX〕8号)的相关要求,加强苏州市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重要意义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性。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各中小学要好文档,供参考8/20严格按照教育部及省厅的相关要求,做到“六个明确”,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生活实际的手机管理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学生手机规范管理,有效预防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二、强化宣传教育,凝聚手机管理合力各中小学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坚持“管”“教”结合,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手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致信、座谈、家访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监督管理的教育职责,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三、细化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各中小学要明确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具体办法和保障措施。明确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申请,进校后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中小学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手机统一保管场所、方式、责任人。通过学校公用电话、办公室电话、班主任热线等途径,有效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好文档,供参考9/20和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讲评等常规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四、坚持“五育”并举,创设有利环境氛围各中小学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为手机远离校园、学生远离手机创设有利的环境。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科技、文艺、体育等各类活动,挖掘学生个人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指导家庭细致规划环境布置,引导孩子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等多方面的兴趣,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引导孩子“走下网络”,防止孩子形成手机依赖。五、深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把监督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调研和督导,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及时解决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常态开展、要求落实到位,合力营造和谐、稳定、健康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3一、指导思想:为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好文档,供参考10/20和游戏,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精心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可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意义,将手机管理摆在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2、细化管理措施。制定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完善手机管理制度,告知师生和家长,形成学校手机管理机制。3、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正面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4、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教职员工、家长的宣传和培训,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共同打造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三、组织机构(一)手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王叶婷)副组长:党支部书记(沈国伟)副校长(张晓云)好文档,供参考11/20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顾晓真陆洲年级组长)(二)手机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学生部主任(顾晓真)、课程部主任(张晓云)成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四、主要任务与推进策略1、提高思想认识。召开校务会、班主任例会、全校教职工会议,集中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做到人人知晓,高度重视。2、细化管理措施。(1)原则上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包括功能较多的电话手表等)进校园。学生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方可带入。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放学后领回,禁止带入课堂。保管场所:门卫室手机保管箱保管方式:进校后自觉投放手机保管箱,并做好登记,放学后领回责任人:专人负责(2)学生因特殊原因确需随时和家人保持联系,可以免费使用校内公用电话或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直好文档,供参考12/20接由班主任进行联系。校内公用电话:门卫室XXXXXXXXXX班主任热线:个人手机、班级微信群(3)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打卡或完成作业,严禁将作业通过手机变相布置给家长。3、加强教育引导。(1)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一秘养和自我管理能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校园节日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3)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结合信息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运用现代化技术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于未及时上交手机或隐藏手机的学生,一旦发现立即没收手机交于家长立即带回并对该生进行批评和教育。4、形成育人合力。(1)组织开展教职工培训,结合全员导师制,明确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做好教育教学、家校沟通、好文档,供参考13/20监督管理等工作,积极探索和分享手机管理的好做法,形成教育个案。(2)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开设指导课程,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对其下载的app进行严格把关。同时家长应以身作则,科学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五、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将手机管理工作
本文标题: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5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