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井冈山3篇【导读】这篇文档“井冈山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井冈山1大家好!在这村暖花开的时候和你在井冈山相遇,下面就开始我们的红色之旅。这片神奇的土地,1927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因而井冈山以“革命摇篮”而名誉海内外。这里曾是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30多处革命遗址仍保存良好,其中国家级保护遗址10外,省级保护遗址2处,市级保护遗址17外。馆藏文物近3000件的井冈山革命烈士博物馆和集纪念堂、碑林、雕塑群、革命烈士纪念碑于一体的井冈山烈士陵园详细记述了井冈山斗争的光荣历史。您欲探究中国现代革命史迹、追寻先烈光荣传统,井冈山将给您满意的答复。井冈山不仅革命遗址众多,而且风影非常秀丽,风景名胜区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龙潭、黄洋界、五指峰、笔架山、仙口、桐木岭、湘洲八大景区。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咸游。难怪中国当代文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瞻仰革命遗址,浏览龙潭风景区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慨叹。井冈山是革命的摇蓝,红色的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但现在更是发展成为一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1966年陆定一老先生重上井冈山时写过一首诗,第一句话就说了:井冈山二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我们在井冈山除了学习井冈山精神,重温当年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农村根据地的那段光辉岁月外,还可以领略井冈山秀丽的自然风光。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到达的是黄杨界,位于井冈山西北面,海拔1343米,这里是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黄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瞭望哨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杯位于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山,现在看到的这个纪念碑是1977年重建的。高12米,底长4米,宽2.8米,正面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主席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因此人们也把黄洋界称为“汪洋界”或“望洋界”。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大,雾多,云奇。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现象,让您不觉是在人间。同时,黄洋界也是井冈山观日出的极佳地点,这里的日出景象极其壮观。这里是红军造币厂,1928年4月下旬,朱毛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部队不断壮大,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频繁的军事“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给养困难。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红军造币厂沿用“墨西哥”版别铸造了第一批银元,并在每块银元上凿上个标志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自己发行流通的“工”字印记,称为“工”字银元,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帮助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大家玩得开心井冈山2井冈山井冈山一听就知道是革命老根据地,风景区自然是游也游不完,我给介绍一个旅行社,让你有个应需备用。“江西省井冈山旅行社有限公司”江西省井冈山康辉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依托康辉集团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与国内各界旅游同行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江西省井冈山康辉始终致力于品牌建设,恪守诚信,励志图新,为广大消费者提出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旅游服务。访谈一位红军后代在井冈山及周围还有一批健在的老红军和革命烈士后代,听他们讲述老一辈当年的战斗情形和先辈的革命事迹。穿一套红军服装穿上红军服,当上红军战士,言行举止等处处以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为榜样。走一段红军创业路(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沿着当年朱、毛红军挑粮上山的路线,徒手拉练,边走边学习思考“当年红军挑粮上山为什么不会累”,既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又是一次体魄的锻炼和意志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吃一顿红米艰苦饭“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吃一顿自己亲手做的红军餐,体验当年红军艰苦的生活,体会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欢迎你来井冈山旅游。井冈山之旅感言3学习红色革命常常听人讲起井冈山,这一次,才真正了解井冈山。井冈山的雾,是动态的,一阵阵地来,一阵阵地去,十分忙碌。真正要领略井冈雾的风姿,请到黄洋界听雾、龙潭叩雾、北山看雾和挹翠湖挽雾。黄洋界海拔高、天气冷,雾起了便不散,眼所及只能是雾,此时的你,耳朵的功能便明显地膨胀起来。闭目凝听,树林里,缓缓地生出“咝咝咝”的声音,那是雾在穿行;山涧里,忽忽地传出“空空空”的响声,那是雾在奔涌;山顶上,徐徐地飘出“忽忽忽”的声响,那是雾在盘绕。我们运气不佳,没有能感受到井冈山的雾。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黄洋界上最受欢迎的恐怕就是那门具有传奇色彩的迫击炮了。据介绍,当年它用仅有的一枚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部,让敌人误以为遇到红军主力而仓皇撤退。于是,每个人都想在这里留影纪念。黄洋界的炮声似乎仍在耳畔,从那门大炮的久经风霜中,我们似乎依稀看到了当年的硝烟。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回到了驻地。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红米饭、南瓜汤。也不知是师生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晚上躺在床上,呼吸着井冈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着井冈山的恬静,我相信同行的每个人在享受这份恬静时都会同时想到她的来之不易。我们住的宾馆宽敞明亮,宾馆前茨坪镇的街道上,前卫的雕塑,还有喷泉,我们在喷泉前携手欢呼,欢呼井冈山的年轻,欢呼她的活力,欢呼她的发展。的确,井冈山发展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革命根据地了,但是,有一样东西他没有变,就是这里的革命热情,在几天的旅途中我们深刻感受了这一点。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朱德委员长称其为“天下第一山”。迎着日出,我们驶向了井冈山的瑰宝──龙潭。龙潭因其周边的五潭十八瀑而闻名,又因其中的五龙瀑而得名。只见河水在峡谷中左突右冲,不断向谷底跌落,形成了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云开雾散,艳阳当空,一边眺望着远山,一边体味着近水,我们真的有了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正是出于这种感受,大家十分努力地按动着相机快门,不断将不同的美景与人物进行着排列组合,以美景衬托人物,力求山美水美人更美。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我知道,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带着这种释然的感觉,我们来到了井冈山之行的终点站──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了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和无私奉献精神。来到井冈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份量。在井冈山的烈士陵园中,埋葬了34447位知名的烈士,也许还有更多连姓名都没有来得及留给后人的烈士,那么多年,他们的英魂就这样的躺在那里,守候着这片青山,守候着我们,守候着这里数十年不变的革命热情。沉重的石碑上刻着那些我们数不清的名字。寂静,凝重,肃穆。短短几天的旅途留给我许多东西,在井冈山我再一次深刻体会了革命的艰辛。井冈山的革命热情不仅仅表现在当年的浴血奋战,还有如今的发展提升,在井冈山,你会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同时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本文标题:井冈山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5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