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黄埔军校参观心得4篇
黄埔军校参观心得4篇【导读】这篇文档“黄埔军校参观心得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黄埔军校参观心得1黄埔军校观后感从小到大就经常听到黄埔军校,一直想去参观,感受一下我们周恩来总理等革命家年轻时的风姿。上了大学后,黄埔军校离我华工不远,大一第二学期的一个周末,我约好几个同学一同前往。黄埔军校坐落于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走进黄埔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除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总理外,从黄埔走出的我党高级将领还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我们这次的黄埔军校之行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本文由万驰电子提供参观黄埔军校心得2参观黄埔军校心得3篇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下面是参观黄埔军校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篇1:参观黄埔军校心得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党,为党和国家的繁荣安定奉献.篇2:参观黄埔军校心得黄埔军校后山顶有一座纪念碑,碑顶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孙中山纪念碑四字用以隶书,古朴且硬朗,碑上孙中山先生靠南面北,注视山下,右手前伸,俊才飞扬,仿佛能让人见到他当年挥军北上,平定中原的恢宏决心。登在山巅远眺,面对滚滚珠江,心中便觉豪气顿生,古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刻却觉得心中激荡之时,无处不是泰山。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而才从何来,便当努力向学。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积极支持下在珠江畔的长洲岛内一举创办了闻名天下的黄埔军校,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篇章。亲爱精诚四字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训,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此举,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郭队的带领下,走在校舍的走廊当中,感受当年在战乱时期年轻的未来将领们为国家的兴亡而发奋苦读的精神。不禁有种泪蒙双眼的冲动。整个校舍如同一套大型的四合院,尽显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自中轴线向两侧铺开的便是样式一致的校舍。据资料记载,这套校舍当年曾是一座清陆军的小学堂的校舍,孙中山将之进行了修缮扩建,便成了孕育近代无数将领的一个摇篮,既加快了修建速度,又节约了人力与资金。历史的在这里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八十年前,中国的无数热血青年弃笔从戎,投入到了革命的大部队当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怀着相同的目的,尽自己之才为祖国的存亡献上自己的全部。扶着校舍的门框,便能似握着革命的种子一样,细细地品味着在心中翻腾的那股热血。军校的大门大大出乎想象。朴素到了极致的漆白门柱,上书陆军军官学校,让人实在难以联想到近一个世纪之前这里竟是无数英烈的腾飞源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副对联,便是军校学员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所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革命的道路中,需要的不是那些华丽的装饰,而是一颗对革命坚信不疑的信心和兴复祖国的决心。看着门内硬朗挺立的古树,在这一刻仿佛一切都不用说了。中华民族,正会如这颗古樟一样,傲然立于国际舞台之中。岁月不居,时光飞逝,人非但物是,历史不可以被人所抛弃,而应该为人铭记。于校内辗转参观,心中的跌宕自不必说,待得出了大门,又觉得心中有些怅然。当国家被战争的车轮划过,才会让她的人民懂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今社会,便更该铭记这一道理。时刻准备着,为了人民,为了党而不断充实自我,保持忧患意识,提升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篇3: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中午,阳光明媚,在党建小组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经贸学院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去参观黄埔军校。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虽然是自愿原则的,但参加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证明了对参观黄埔军校的热情大家入党的决心。12点50分,我们先在二饭门前集中,在有关工作人员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就前往黄埔军校。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于在1:40分左右来到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参观黄埔军校心得3参观黄埔军校心得n本次参观黄埔军校的班级团体活动,其宗旨主要是通过参观革命圣地,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的同时为大家以后的集体学习、生活、工作,为以后的团体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更是要达到培养爱国热情,学习革命精神,增强自身责任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为此,当机会近在眼前时,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世界四大军校之一——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誉满全球的著名军校就在我们的身边,岂容我们白白地错过参观的好时机。按照计划,同学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孙中山纪念碑。清明未至,早已有先觉的人给孙中山总理敬奉花圈来表达了自己的缅怀哀悼之情。在纪念碑之下怎能少得了默哀呢?短暂的三分钟里,一片寂静,同学们站成一列,低着头,表情严肃,默哀,为逝者哀悼,为祖国和人民祈祷。这三分钟里,我们想起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如同身临其境,似乎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血雨腥风,生灵涂炭,心中有种强烈的共鸣——不忘国耻,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没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孙中山总理的丰功伟绩更是铭刻于心,不敢有丝毫的忘却。三分钟里,思绪飞扬,想了很多,每个同学都明白许多,也收获良多。n似乎时间转瞬即逝,很快的,第一地点的参观就结束了。悼念完了孙总理之后,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的校门口看起来比较简陋,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雄伟,只是刻着“陆军军官学校”这几个大字,但门前的简陋丝毫没减军校的风采,而是外表实属简陋而不失庄严。军校的历史地位,文化沉淀和它的历史功绩是无法僭越、无法取代的。而在军校的门前停着几艘军舰,这些军舰很现代化,与军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历史的沉淀,一边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就如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要发展科学,以求进步。进入军校里面古典和庄严的氛围让人生畏。在这里,我们
本文标题:黄埔军校参观心得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7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