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 消防人员与灭火救援的安全关系
消防人员与灭火救援的安全关系—由心理素质来决定灭火救援中的人员安全长期以来,公安消防部队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居乐业,谱写了一曲曲辉煌壮烈的奉献之歌。为了在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尽可能地避免无谓牺牲,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本文将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应战能力”的指导思想,结合近年来全国所发生的各类事故和各种数据来说明,在灭火救援中思想和人员安全的关系。一、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的基本思想和牺牲的基本数据、原因(一)、以人为本思想与消防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将“救人第一”始终作为灭火救援战斗的最高准则,始终坚持将抢救人的生命作为消防抢险救援战斗的最重要的目的。然而在历次灭火抢险救援战斗当中,由消防队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集体有时为了抢救受害者的生命而牺牲。从灭火抢险救援战斗的恶劣环境来看,消防队员受伤牺牲的可能性远比不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的人高;但是从消防部队长期建设的发展来看,近可能的减少灭火救援战斗当中的人员伤亡,既是部队发展的需要,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国消防救援队伍既担负着灭火抢险救援的重任,还担负着监督消防法规的职责,“以人为本”一直是消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消防事业人命关天,所以在消防部队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表1我国消防部队职能(二)、近几年来我国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抢险救援战斗中牺牲人数情况和牺牲原因分析表2近几年来公安消防部队人员伤亡原因及比例牺牲类别牺牲人数(人)所占总比例(%)建筑坍塌1425.5交通事故1018.2爆炸814.6抗洪抢险610.9烧死35.59触电23.6中毒23.6窒息11.8不明916.4合计55100消防灭火救援是艰辛的劳动和工作,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异常复杂,经常发生不可预料的事件和灾难,导致消防官兵受伤甚至死亡,根据近几年来的案例和自己一点浅薄的经验来分析,可以将消防官兵伤亡原因作如下分析:表3我国消防部队消防官兵伤亡原因分析(三)、相应的对策根据伤亡原因和近几年来的案例再结合目前消防部队的现状,主要对策有以下四点:第一、开展科技大练兵,大力提高消防部队指挥队伍素质和救援一线人员的各项技能、素质、应变能力。第二、认真学习给种类操作规程和规范,真正按规范指导消防队伍,使灭火抢险作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第三、科学规划和管理消防器材装备,使每一位基层指战员做到会用会讲解,了解器材装备的所有常用参数及操作规程。第四、加强安全形势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提高驾驶员素质和各线指战员的心理素质,能做到临危不乱、遇事不慌。二、加强消防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训练的必要性消防人员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的外部和内部活动,对消防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影响和调节的活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提高消防员在火场上的适应能力,增强战斗活动的速度、质量和效率。为顺利完成灭火救援时的救人、灭火、疏散、保护物资以及各种复杂、困难、危险的战斗任务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随即应变能力就是以变对变,灵活机动的处置随时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故和灾难。心理素质稳定可以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对消防一线指战员处理救援现场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指战员,应当具有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应变操作指挥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有利时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取得最后的战斗胜利。(一)、消防指战员在战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1、接到报警后的恐惧侥幸心理当消防员突然听到出动警铃后神经活动就会立刻紧张,当进一步得知是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场所发生事故后,在责任感和自我恐惧心理的支配下精神紧张会进一步加剧,从而表现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脚发麻发抖等等一系列负面反应严重影响灭火救援战斗。反过来讲,当得知是普通的一般救援后,感觉救援难度不大把情况估计过低,产生轻敌侥幸心理,从而发生不必要的伤亡事故。2、特殊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第一、高温环境中的灭火战斗。高温会强烈刺激消防员的神经活动,容易造成动作上的失控,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大部分都集中于应付和摆脱高温的危害,影响战斗中的观察、想象和思维的判断能力。第二、浓烟环境中的灭火战斗。当消防员受到浓烟的刺激后就容易发懵,失去空间、距离和方向的感知能力,忘记进入的路线被困于浓烟之中。第三、嘈杂混乱的环境中的救援。在嘈杂混乱中作业容易造成指战员的注意力分散,造成思维混乱。也会是战斗员和指挥员之间听不清汇报和下达的命令情况,严重影响灭火战斗。第四、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事故现场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一线指战员在战斗作业中感受到爆炸、中毒、坍塌等等不利危险情况下,尤其是看到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更加恐惧,有的甚至畏缩不前、临阵脱逃等等。3、超负荷的救援作业所引起的不良情况在各种大的灭火战斗或者救援工作中,由于消防指战员超负荷工作过于疲劳,使其观察、注意、记忆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都会下降,使其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等等一系列问题。4、器材装备带来的心理副作用消防员装备可以增加消防员的心理稳定感,但同时又对人的生理带来一些副作用。一是“湿热效应”的不良反应。当消防员身着战斗服和佩带空气呼吸其等装具时,在作战中身体内部温度升高,当生理的热积蓄在服装内达到20℃时,其工作极限为17min;在50℃使工作极限仅为7min。空气呼吸器内的气体温度比体温度高时,吸入会造成人生理负担,使人心理不稳定,烦躁;二是个人携带装备重量的递增,超过消防员的30%以上重量,就使人心理产生不堪重负的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作战和灭火效果。5、共同作业时会发上的不良因素消防队伍在火场作战中,需要战斗员之间互相协作,通过个体行为,来体现群体行为,去实现组织目标。群体行为具有满足个人需要的影响与引导个体行为的功能。当个人在群体中同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时,就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容易使个体发生个人行为,如不听指挥,擅自蛮干等等,相互间不能有效支持和配合,影响了整体作战行动。(二)、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人接触了客观事物的刺激,才能发生各种心理现象。消防指战员上述各种心理反应,都是在灭火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一种实践活动。人们在认识客观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人们养成正确认识和对待客观事物的心理以后,它们又必定会反过来调节,控制人的心理过程,为其工作实践服务。因此,要预防和矫正消防员消极心理反应,就必须针对其火场上容易产生的心理因素特点,实现培养和激发消防员积极心理的潜力,从而减少和消除积极心理因素对作战行动的不良影响。第一、培养团队精神,发挥整体效应消防员是消防队伍的一员,个人活动受到集体活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整体行动。个人的活动与集体的活动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要把单个人的作用变为整体力量,达到1+12的增值目的,就必须从个人的心理活动抓起,用群体动力来调整和消除群体压力与群众冲突,使个人的意志与群众意志有机的结合起来,搞好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合理结合,发挥好整体效应。要通过日常生活、学习、训练、战评总结等活动,有意识的培养消防员的集体情感,引导和调动消防员心理积极性,养成良好竞争心理沟通心理习惯,培育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千方百计地去完成各项任务。第二、强化体能训练,改善生理机能从运动生理学来看,经常从事体力活动和训练有素的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实验证明,人的体质好,其机能的稳定性也好,可以增强人的自制力和耐力、心理的贮备,调节心理上对外界的承受能力,减少因情绪紧张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因素,具有稳定的心理活动作用,提高在高温、严寒、高速、深潜、颠簸、旋转等情况下的适应能力。所以要改善和提高人的神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心理的稳定性,就应当经常组织消防员开展体能训练和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生理技能和心理适应能力,为掌握和发挥消防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身体素质使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极柔韧性等生理机能素质训练必须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消防人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改变机体的适应能力,适应在复杂、危险的火场上进行灭火战斗的需要,为此在年度训练计划中,必须安排足量的时间开展身体素质训练,一般来说:冬季是开展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冬训期间大力发展已增强力量、提高速度、发展耐力、增加灵敏度、提高柔韧性为目标的素质训练。具备良好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能适应在复杂,多变和危险的环境中进行灭火战斗的需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任务;能适应长时间灭火和大负荷量的救人、抢救物资的需要;能在复杂环境中坚持灭火战斗,避免个人伤害。具备良好的适应能自然环境的能力,能在严寒、酷暑以及风、雨、雪等气候条件下进行灭火战斗;具备勇敢顽强,雷厉风行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过硬战斗作风。第三、深化业务训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活动是人的感知在头脑中的反应,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越多越深。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成度就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这就是“艺高人胆大”的道理所在。消防员作为从事特殊危险职业人员,必须具备特殊的消防业务技能,既适应火场作战的技能。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断增加感知收获,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把动作技能训练与智力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业务过硬,才能促进和保障消防员心理的稳定性,最大的危险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教育训练中,对战士要以动作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完成复杂任务的行动与作业水平;对干部要以智力技能训练为主,加强业务理论研究,学会科学的判断与决策,提高组织指挥能力。一是熟练掌握消防业务理论知识,了解消防的历史与现状,明确消防的发展趋势。熟悉物质燃烧知识,化学危险品性质;懂得消防给水和消防器材装备、灭火剂的性能与用途;了解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灵活实施灭火战术,正确使用灭火剂,确保灭火成功。二是依据消防员各自不同的职责,练就过硬的消防业务技术:消防战斗员应熟练掌握着装、铺设水带、各种灭火剂的喷射、登高、破拆、佩带呼吸器、结绳、救人与自救等基础项目的操作使用,掌握动作要领;驾驶员应熟练掌握消防车的技术性能与保养,吸水与排水;通信员应熟练掌握电话、火警调度台和无线电台(基地台、车载台、手持台)的操作使用,责任区域划分,受理火警及火灾了望的情况与工作方法,快速受理火警,通讯及时、准确、不间断。三是了解掌握灭火战术原则,灭火基本战术方法各类火灾的规律、特点和扑救的基本对策,熟练单兵、小组、班战术进攻的实施方法与协同配合,做到抓住战机,把握火场主动权。第四、开展方针模拟训练,增强火场作战适应能力为了使消防员能够对千变万化的火场情况进行适应,除了个人在作战时间和从每次战斗的总结讲评中提高感受能力外,更多得应是通过特殊的仿真模拟训练来帮助消防员增加临场适应能力。为此应注意对火场环境的适应训练,一是适当增加登高、负重和着带装备的适应训练,增加消防员生理和心理对装备的承受力。二是深入重点消防保卫单位开展实地演灭火演习,体验火场作战环境。三是制作模拟器材,利用电子虚拟实现技术,模拟火场高温、浓烟、噪音及突发险情,以减少消防员对不同类型火灾初次作战的心里不适应。只有通过多种情况的仿真模拟训练,使消防员多次接受不同状态下火场作战情况的刺激,才能提高消防员的不同心理感受,消除一些心理困惑和紧张情绪,达到遇事不慌,习以为常,泰然处之一切危险情况,开展消防员的心理素质培养,目的是为了消除慌乱、恐惧的情绪,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灵活应变的意志品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是通过假设爆炸、倒塌、浓烟、高温、有毒、高空等危险条件培养、提高消防员的胆量。二是让消防员重复完成单调的运动、劳动和训练,磨练心理疲劳的能力,以及在高温、高寒饥渴状态下连续训练,磨练消防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体育训练中的爬山、长跑也能训练消防员的毅力。三是通过让消防员听建筑物倒塌前,设备、容器爆炸前的声音和油罐(池)沸腾前的声音,观察建筑物倒塌,设备爆炸,油罐(池)沸腾的全过程,提高消防员在有危险征兆时的观察能力。四是开展必要的模拟火场
本文标题:消防人员与灭火救援的安全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