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某年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
某年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导读】这篇文档“某年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争做高素质的当代中学生”二、活动目的1、告诫新时代的学生勿忘国耻,在和平时期仍应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2、增强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同时使同学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互相协作的能力,共同进步;三、活动地点: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活动时间:xx年4月1日下午五、参加人员:七年级师生、校团委委员六、活动准备:校旗团旗花圈喇叭医疗物品相机七、活动程序主持人宣布:莆田第三中学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全体立正(主持人解说)第二项:向烈士献花圈第三项: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第四项:学生代表献词第五项:聆听革命英雄故事;(请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解)第六项:学校领导讲话第七项:七年级同学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第八项:近前瞻仰纪念碑、祭扫陵园,参观陵园。第九项: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返校。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按时集合(下午2:00集合,活动2:10开始从学校出发步行至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2、集体活动,安全第一;3、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4、遵守队伍纪律,不得擅自离开队伍;5、统一穿校服,佩带白花,行为大方;6、在校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7、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8、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莆田三中团委会xx年3月26日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第二篇】2015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争做高素质的当代中学生二、活动目的1、告诫新时代的学生勿忘国耻,在和平时期仍应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2、增强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同时使同学们融入到集体中,培养互相协作的能力,共同进步;三、活动地点: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四、活动时间:xx年4月1日下午五、参加人员:七年级师生、校团委委员六、活动准备:校旗团旗花圈喇叭医疗物品相机七、活动程序主持人宣布:莆田第三中学清明祭扫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全体立正(主持人解说)第二项:向烈士献花圈第三项: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第四项:学生代表献词第五项:聆听革命英雄故事;(请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讲解)第六项:学校领导讲话第七项:七年级同学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第八项:近前瞻仰纪念碑、祭扫陵园,参观陵园。第九项: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返校。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按时集合(下午2:00集合,活动2:10开始从学校出发步行至闽中革命烈士纪念碑);2、集体活动,安全第一;3、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发扬集体主义精神;4、遵守队伍纪律,不得擅自离开队伍;5、统一穿校服,佩带白花,行为大方;6、在校外注意个人仪表形象,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7、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8、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团委会xx年3月26日中学生清明扫墓活动方案【第三篇】中学生清明扫墓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先烈为了理想忘我奋斗精神,同时教育他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并通过此次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二、活动时间:2012年4月1日三、活动地点:山。四、参加对象:全体师生。五、活动程序和办法:(一)3月27日——4月1日,活动前的思想教育,组织落实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班主任介绍先生生前简介;2、预订花圈、准备队旗;3、学生穿校服佩戴红领巾。(根据天气情况自带遮阳帽、水)(二)4月2日活动安排:1、13:00在操场整队出发。2、到达许墓地后举行祭扫仪式。同学们,今天我们中学全体师生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这里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爷爷。现在我宣布:扫墓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全体肃立,敬礼。第二项、请少先队代表讲话。第三项、敬献花圈。第四项、致哀并三鞠躬。第五项、向烈士献诗:《?》、《?》。第六项、请学校领导讲话。第七项、墓前的宣誓(辅导员):学习永无止境,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时刻准备着”记在心上。课前好好预习,堂上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保证质量。课余多看书报,不负先辈期望。一定好好学习,决心天天向上。第八项、宣布清明扫墓活动到此结束。六、活动要求:1、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纪律、卫生教育。2、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律步行,严禁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3、回校途中,严禁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回家;回校后班主任必须清点人数无误后在班级自由活动至下午放学后离校。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第四篇】清明节又称寒食节,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清明节活动主题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活动背景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是中华儿女共同认祖归宗的重要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2、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写文章知道要爱父母。通过录象、朗诵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爱要更远大,我们要努力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好好学习、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活动时间年4月1日课前准备1、与清明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2、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写下自己的感受。3、录象片段:解放战争和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4、小调查:家乡的清明节活动过程(一)、了解清明节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清明节的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2、知识竞赛:清明节简介,清明节由来,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食品,清明节纪念方式等等。让学生知道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的别名;随着网络发展,清明节有了不同的纪念方式;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食品和习俗(二)、学会去爱1、故事《刘邦祭祖》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谁?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汉高祖刘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有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2、交流作文:祭祖的感受3、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解放战争的录像为新中国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体会: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道路是先辈用鲜血铺成的。是他们为我们民族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东方红,太阳升”,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掀开了我们祖国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把生存的权利留给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认识到刘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4、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明理:我们会完成你们未完的遗愿,努力学习,将来使我们祖国更富强。清明节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使我更感受到了烈士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担。我一定要牢记历史,永远记住革命先辈的教诲,在人生宝贵的中学时光里,历炼心志、修养品质、拓展胸怀、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能够传递历史火炬,发扬传统精神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对祖国、对人民、对全人类有积极贡献的人。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祖国更壮丽的明天贡献力量。清明的内涵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而且,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法定化,更加增进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附件一: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与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们发现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附件二:古诗词朗诵资料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本文标题:某年中学生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案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67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