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鱼我所欲也》(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鱼我所欲也》(最新5篇)1.积累文言词语。《鱼我所欲也》【第一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甲】【乙】两文均出自《》一书。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①生死攸关生②不能自已已③延年益寿益④是可忍,孰不可忍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答:参考资料,少熬夜!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答:参考答案:1.孟子2.①生存②停止,放弃③增加,增长④这个、这样、这种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鱼我所欲也》【第二篇】【原文展示】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复习题与答案】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3、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三层:第一层:“鱼,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第二层:“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激励众人,此心人皆有之。7、文中至今流传的一个成语是?舍生取义。8、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意图何在?激励众人崇尚道义。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既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参考资料,少熬夜!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义:不义。11、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弃信义去做,就会为人所唾弃。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12、“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1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14、“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嗟来之食。15、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如果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即使是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既义重于生。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作用是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该接受。与“一箪食,一豆羹”段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舍生取义”。17、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18、如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19、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在文中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这种结实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20、从古到今,无数的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舍生取义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李大钊等。见利忘义的人如,吕师孟叔侄、秦会、洪承畴等。21、联系全文的大意,用“生”与“义”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少于五字)。22、你过去一定也做出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印象最深?你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思考人生选择的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树立起义重与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23、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修辞?为何运用这一修辞?比喻,因为本文是论述“舍生取义”的,重在“义”,“义”是抽象事物,难以把握,理解,用比喻使人容易接受。24、本文围绕什么展开议论?孟子设喻,从人的口腹之欲开始通篇议论,也围绕着人的口腹之欲展开。25、文章从所欲入手,说明人的所欲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应采取一个正确的原则态度,要进行正确的抉择和取舍。26、文章用“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鱼喻生命;熊掌喻“义”,形象的区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27、面对生与义不能得兼时,孟子认为应该怎样做?宁可取义,也不苟且偷生。既故不为苟得也。28、面对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孟子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拧可赴死,也不愿躬躬不义。29、作者在文中把什么看作比死更令人厌恶?(用两个字概括)不义。30、作者认为面对正义时,人表现应如何?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所顾。31、指出文中从反面论述: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都做得出来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2、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生存却不采用,其原因是:参考资料,少熬夜!所欲有甚于生者。33、指出文中有的人明知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辟患却不采用,其原因是:所恶有甚于死者。34、为什么世人的行为仍有贤与肖,义与不义的区别呢?因为贤者能坚持“舍生取义”,始终“勿丧”,一般人则难免因环境改变,而“失其本心”35、文中作者认为“舍生取义”之心,不仅仅是贤人所具有的语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6、文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有何作用?承上启下3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因施与者态度不好。他们认为接受这“嗟来之食”,将陷身于不义,这是人们天生的羞恶之心。38、用者对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是如何回答的:万钟于我何加焉!39、文中指出昔日宁死不受嗟来之食的人,此时却不辨礼义而受之,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这类人是在无尽的利欲的旨诱一丧失了本心。即受环境影响。40、文章第二段举实例的目的是: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并在篇末点题,指出不应为物欲所蔽。41、指出文中点题的句子:此之谓失其本心。42、孟子在文中虽讨论的是一般人的道德标准,但实质另有它论,你认为作者意在职责谁,体现什么思想?意在职责统治者,不应被物欲所蔽,而丧失羞恶之心。体现了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43、出自《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的成语有什么?舍生取义嗟来之食4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①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②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参考资料,少熬夜!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③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所欲有甚于生者。④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⑤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⑥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⑦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⑧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5.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
本文标题:《鱼我所欲也》(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72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