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如何看待职工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如何看待职工平均工资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5月29日发布报告,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实际增长12.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就此表示,职工工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职工工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国民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等都有较大增长,这些都为促进工资增长,使全体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改革完善工资制度为职工工资提高创造了条件。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共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2%。27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工资制度的不断改进为工资的较快增长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此外,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也助推了职工工资上涨。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是企业用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但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出持续、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据统计,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冯乃林表示,2011年的工资数据与相关收入数据和行政记录是匹配的。首先与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相匹配。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的四个构成要素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412元,增长12.4%。正是因为城镇居民工资的较快增长,才有力带动了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提高。其次与居民储蓄增长相匹配。收入是决定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收入水平与储蓄存款增加额高度相关。据统计,2011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中住户存款余额为35.195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4.80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7%。第三,与个人所得税增长相匹配。工资薪金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税政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虽然受2011年9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税同比下降11.1%,但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税仍实现了23.6%的高增长。工资薪金所得税之所以能实现这一高增长,工资收入的较快增长是主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2011年平均工资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现还比较突出。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中,对占全部就业人员40.5%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在岗职工而言,其年平均工资远远低于金融业的9.1364万元,同时,制造业在岗职工也比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低5958元,而建筑业在岗职工比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更是低9795元。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任务艰巨而繁重。如何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效传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新闻媒介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主要任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效传播,新闻媒介必须拓宽传播途径,自觉积极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发挥其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斗志、凝聚人心的重大作用。核心引领,壮大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在一个社会中,不同个体、不同阶层、不同族群,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诉求,自然也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不同的价值诉求和价值观念的汇集,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中,价值体系往往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核心价值体系却总是基本不变的,它始终居于社会的主流地位,引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此,马克思曾有过经典论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稳定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正常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重视和加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和推进,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得到全国人民更广泛的认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更加高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开来。新闻媒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阵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代社会,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把握引导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握引导得不好,就可能涣散人心、干扰大局。为此,新闻媒介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率先实践者和高效传播者;应坚持核心引领,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效传播,引领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增强本领,提升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单一到立体,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并自觉践行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新闻媒介的大力宣传和积极传播。从传播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传播,其实质是传播主体在一定条件下,选择一定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众进行传播,受众接收传播内容后再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反馈给传播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实质上是传播主体或者传播者、传播媒介和受众三方面协调互动的实践活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效传播,需要传播媒介的创新,需要受众的良性互动,更需要传播主体增强传播能力,因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是传播的主导性因素。正是由于传播主体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效果的主导因素,因而增强传播主体的本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传播队伍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效传播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播主体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传播主体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坚持,做践行的表率,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使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并自觉践行。二是传播主体应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必须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判断事物,指导工作,能坚持“三贴近”,大力践行“走转改”,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现象,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传播主体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实现传播的高效,传播主体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传播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必要的辅助知识,认真研究受众的心理、心态和情绪,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强传播的社会效果。典型示范,增强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先进典型,是普通群众中的优秀人物,是先进思想的承载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实践者,其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和爱党爱国、奋力拼搏的模范行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对其他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引领作用。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本鲜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科书。进入新世纪后的杨善洲、郭明义等先进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生动具体,使其可感可知、可学可循。这些先进典型的英雄事迹及其成功传播也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不高高在上,更不玄妙深奥,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普通人可以完全学、完全做到的。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是新闻媒介的重要使命。新闻媒介发现、褒扬和宣传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全社会弘扬一种主流价值理念。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都极为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闻媒介应该大力发现、褒扬和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念走入生活,真正接上“地气”,变得可亲、可信、可学,从而带动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并积极践行。究竟何为“中等收入陷阱”?哪些原因导致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国能否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请看学者关于——“中等收入陷阱”诸观点述评“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总结拉美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时提出的概念,以警惕那些人均GDP突破低收入陷阱以后,长期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研究“中等收入陷阱”对于人均GDP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7年以来,中外学者对于正处于发展陷阱的拉美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出口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扩大、消费与投资需求不振以及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特别是中国学者对于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的三种看法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是关于经济增长问题。如世界银行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将“中等收入陷阱”明确定义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因此,“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其实是形象地描述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是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投入边际报酬递减、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不断减少等经济增长因素变化,导致经济增长失去新的动力。第二,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有学者指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在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经济发展仍然过分依赖外在因素,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因此停滞徘徊。有学者认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不过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结合外部环境(如贸易环境)采取适当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已。学者也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含义之一是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经济发展停滞、长期徘徊不前。第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不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含糊不清,如世界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职工平均工资较快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7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