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浪费粮食作文【4篇】
好范文解忧愁1/5浪费粮食作文【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浪费粮食作文【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关于浪费粮食作文【第一篇】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平时节约粮食吗?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中午到食堂里吃饭,看见有些同学很浪费粮食,白花花的米饭和香喷喷的菜被倒掉,真是让人心疼呀!就拿浪费粮食的行为来说吧。低年级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几口饭就倒掉,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风风火火,盛汤的时候,走路慌张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吃饭把许多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里。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什么,可是,如果大家都浪费这一点点,那么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难道要等到我们饥饿、贫困的时候才想起米饭的香甜可口吗?这时,我不禁想起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不要剩饭菜,好范文解忧愁2/5不要掉饭粒。为我们的身体健康,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互相监督,共同爱惜粮食吧!关于浪费粮食作文【第二篇】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一口,随手就扔,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再吃就吐。再说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粮食的用处可大,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好范文解忧愁3/5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现在的人太浪费,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浪费粮食作文【第三篇】中午到食堂吃饭,A,C和我一桌,我们分别用餐具盛了自己的饭菜,(米饭自己盛,服务员负责给大家盛菜),正吃到一半时,有人发现服务员端上了热腾腾的馒头,A拿来两个分别放到自己和C的碗中,然后问我是否也来一个,看看自己碗中的饭菜真是不够吃,因此我点了头,A给我也拿了一个,我们又继续吃起来,A由于吃了馒头和菜,所以碗中的饭吃不下去了,我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一个饭粒都不留。A看我的眼神有点不好意思,她说“实在吃不下去了,如果先来馒头我不会盛这么多的饭”这饭肯定是不能再送回去了,要送只能放到垃圾筒里。怎么办?没有馒头我是八分饱,如今已是九分了,看着白白的米饭就这样浪费了,真是可惜了,于是我使劲把她碗中的饭全吃了,C的饭我是实在吃不动了……这事已经过去了,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浪费!浪费粮食作文【第四篇】好范文解忧愁4/5人常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是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然而,在生活中,却又有多少人做到节约这一点了呢?在我家旁边的垃圾站,经常看到有许多人们丢弃的饭菜,那些饭菜不仅难以处理,而且还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在饭店里,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一些人饭菜还没吃完,就匆匆忙忙地离开,然后就有服务员匆匆忙忙地走过来,把只吃了一半的饭菜一股脑地倒进桶里。当我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我总是很痛心,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他们吃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吗?怎么能这样糟蹋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才得来的劳动成果呢?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价值2000亿元,如果按每所希望小学100万元的话,那么可以希望小学20万座;如果按每名失学儿童300元学费的话,那么大约可以使多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罗?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节约粮食还是一件小事吗?回顾几十年前,革命先辈们长征,漫漫路途中,有多少红军战士因为没有干粮而饿死途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有多少老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活活饿死,那几年,许多人觉得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侈,许多人经常饿得头晕眼花,体弱无力。拿过去人们的生活和现在的对比一下,我们显得是好范文解忧愁5/5多么幸福与幸运。我们现在处于这个衣食不愁、可以吃饱穿暖的时代,难道不更应该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也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来的,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本文标题:浪费粮食作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91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