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凡卡》教学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凡卡》教学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凡卡》教学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凡卡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2.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感受凡卡悲惨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思维,触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对凡卡强烈的同情心和对沙皇统治的憎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教学难点: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思维和情感,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超越。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俄国作家契科夫写的《凡卡》一文,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篇文章。2、听写词语,检查自此掌握情况。二.默读全文,掌握脉络。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准备写信-----------写信----------写完信后2.以此顺序给课文分段。三.情境导读直奔重点1.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信的内容,当你读到哪儿心有所触动感到愤怒、伤心、疑惑……的地方作上记号,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小组交流感受3、集体交流生:学徒生活乞求爷爷带他回家莫斯科的情况师: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生:悲惨参考资料,少熬夜!4.自由朗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方面写了凡卡的学徒生活?把感触最深的词句划上记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着重从挨打、挨冻、挨饿三方面进行引导)①找出描写凡卡挨打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拖”、“揪”、“揍”等动词认真加以体会,再想象凡卡挨打时的惨状,并结合凡卡挨打的原因深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②挨饿:吃的“简直没有”菜、茶,“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对比的描写反衬凡卡的凄苦。)③引导学生从“睡在过道里”、“简直没有”、“一点儿”、“稀”等描写凡卡挨冻、挨饿的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他生活的苦。④综合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态度,从“直戳”、“捉弄”等词中体会凡卡生活的孤独。5.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愤怒,我们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九岁的凡卡过着非人的生活,遭受着这样的磨难。他承受的住吗?因此他想念着亲情,想念自己唯一的亲人爷爷。一次又一次的哀求爷爷带他回家。谁愿意读读凡卡哀求爷爷带他回家的句子呢?生读。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为他感到难过。③那凡卡此时写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三、进行对比突破难点师:凡卡把他的痛苦压抑在心里,在这热闹的圣诞节前夜凡卡却躲在这冰冷的角落里向爷爷哭诉着自己经受的种种苦难,写着写着不禁想起了以前和爷爷在一起日子。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凡卡回忆了什么?回忆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回忆部分。生:(板书:回忆快乐)师:乡下生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缩成一团儿”、“冻僵”等词句中得出结论――乡下生活实际痛苦)乡下生活既然很苦,为什幺在凡卡的回忆中确是那么美好呢?(引导学生把乡下生活和莫斯科生活进行对比,进而弄懂作者写乡下生活“乐”是主了衬托学徒生活的苦)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小结:美好的回忆背后隐藏着什么?凡卡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到吗?他回家的愿望能实现吗?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凡卡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素材: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2.质疑问难。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3.阅读研究,(1)快速默读3分钟。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①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读。)②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卡也冻僵了,他俩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爷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呀?(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富人和穷人生活的对比。)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望--凄惨的现实。)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1)(2)。(3)学习第三段。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参考资料,少熬夜!收到信吗?为什么?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全班讨论,朗读第3段,做作业本第5题(3),第6题(3)。4.指导片断。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写作:(1)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2)想象作文:(凡卡来到我们中间)。(3)读后感:我和凡卡比童年。凡卡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师:课文录音、配套卡片若干板书设计:现实:悲惨凡卡回忆: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1、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凡卡》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你从凡卡回忆的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爷爷身边时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回忆快乐)3、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凡卡希望爷爷把他带回村子里去。)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把他带回去?(板书:现实悲惨)4、今天,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引导学生进一参考资料,少熬夜!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1、快速读信,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2、默读第8小节,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A.学生交流B.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凡卡吃不好,睡不好,还常常挨打,被伙计捉弄。C.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是你,会怎么样呢?D.我们那可怜的凡卡正在向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选择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亲爱的爷爷,……”3、默读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适当地写一些标注,如有产生疑问的地方,就在旁边打个问号。A.交流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和体会。B.学生质疑(估计):“凡卡为什么不怕爷爷结结实实地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凡卡在乡下的生活很苦,可是当学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亲人疼爱的孤独。C.在10和15节中选一个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由读、两小节各指名一人读、评读。4、讨论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5、把信的内容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写回忆的部分停下来想一想凡卡在爷爷身边时的快乐生活。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1、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2、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A.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为他爷爷不能收到信。B.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C.是啊,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3、练笔(任选一题)l.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参考资料,少熬夜!么事情。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如教学时间不充裕的话,就作为作业。)四、布置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凡卡》教案【第四篇】学习目标:(1)会写课文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3)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重难点:本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结尾句子的含义。难点是体会课文对比、衬托的写法。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航:1、课堂预习单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线索,接着认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几个小节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惨?反复读这些段落,画出反映凡卡悲惨生活的句子,把自己的体会标注在书上,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课堂要研究的问题。2、检测题(1)、看拼音写词语。shēngxiùróuzhòudúdǎpiézuǐxiázimāpíngchōuyècuōyānyèzhànshuǐ(2)用“v”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模(mómú)糊结(jiējié)实捉弄(nònglòng)模(mómú)样结(jiējié)束弄(nònglòng)堂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①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去酒店打酒。②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参考资料,少熬夜!(2)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打“v”。凡卡在信中回忆了乡下的生活,是因为:①乡下的生活很幸福。②乡下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在凡卡看来,和爷爷在一起生活是多么自由、快乐,那么值得怀念。课文的结尾写凡卡做美梦,是为了说明:①凡卡寄出信后非常高兴。②凡卡十分想念他的爷爷③在那样的社会里,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能是个梦,永远不能实现。(3)课文通过这件事,反映了(4)课文是按着过记叙的,先写接着,最后。三、质疑解疑1、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以下几个问题要和同学探讨:疑问一:疑问二:2、挑战自我:(1)、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2)、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四、拓展阅读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都不是,先生。”“那一定是亲戚?”“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
本文标题:《凡卡》教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08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