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消防知识燃烧的三要素消防知识燃烧的产物消防知识烟气的危害消防知识烟气的危害消防知识烟气的危害消防知识火灾成因消防知识火灾报警119消防知识报警内容烟雾中的有害气体与高温烟雾是火灾发生过程中因热解或燃烧而形成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建筑、装修及家具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火灾中烟雾的毒性日趋严重烟雾是火灾中的蒙面杀手,人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火场上主要的有害气体火场上大多数可燃物质含有碳,当供给的空气充足时,碳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但空气不足时,便形成危险的一氧化碳。除非可燃物和空气事先混合好,否则,燃烧区的空气供给通常都是不足的。物质燃烧时,可能形成主要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的氧化物、硫化氢、氰化氢、光气等。起火后形成的有害气体决定于许多可变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由物质燃烧中的化学成份组成,它决定燃烧的氧气量和温度。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在大多数火灾中虽不是燃烧生成气体中毒性最大的一种,但它却是在火灾中,在没有控制的燃烧条件下产生含量最大、最典型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地下室火灾可达0.04至0.65%,楼层火灾可达0.01至0.4%,闷顶火灾可达0.01至0.1%。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血液中的带氧成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严重阻碍血液携氧及解离能力,造成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及碳酸蓄积,形成内窒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大200至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离解又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所以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旦进入血液,就会干扰氧的传递,导致内组织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特别敏感。所以火场上当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会造成神志不清和昏迷等。空气中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影响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中毒症状0.022至3小时发生轻度头痛0.08约40分钟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痉挛,2小时内能丧失意志或虚脱0.1620分钟内头痛、头晕、恶心、痉挛,2小时内昏迷致死0.325至10分钟发生头痛、头晕、恶心、痉挛,30分钟昏迷致死0641至2分钟头痛、头晕、恶心、痉挛,30分钟昏迷致死1.281至3分钟致死氯化氢对人体的影响氯化氢的含量(ppm)对人体的影响0.5--1感到轻微的刺激5对鼻子有刺激,有不快感10强烈的刺激鼻子,不能坚持30分钟以上35短时间刺激喉咙50短时间能坚持住的极限数100有生命危险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前者是无色气体,后者是红褐色气体并具有令人讨厌的气味,有毒。主要作用深部呼吸道,遇呼吸道中的水份可形成硝酸,对肺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轻度中毒症状为胸闷、咳嗽、咳痰;重度中毒会出现昏迷、肺水肿。氮的氧化物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氮的氧化物对人体的影响氮的氧化物含量对人体的影响%毫克/升0.0040.19长时间作用无明显反映0.0060.29短时间内气管即感到刺激0.010.48短时间内刺激气管,咳嗽,继续作用的生命危险0.021.20短时间内可迅速死亡5、硫化氢硫化氢是具有强烈臭蛋气味的无色可燃气体。如在毛织品、橡胶、皮革、肉类、头发燃烧时,以及硫和硫化物火灾用水扑救时会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为强烈的神经系统毒物,在人体内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引起细胞内窒息,危害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中枢。硫化氢对人体的影响见下表:氮的氧化物对人体的影响硫化氢的含量对人体的影响%毫克/升0.01-0.0150.015-0.023经几小时,有轻微的中毒症状0.020.31经5至8分钟,强烈刺激眼睛0.05-0.070.77-1.08经1小时,严重中毒0.1-0.31.54-4.62致死6、氰化氢(HCN)氰化氢为无色,略带杏仁气味的居毒气体。如毛织品、丝绸、晶体胺、丙烯酸及某些木材、纸张,在火灾中能产生氰化氢气体,氰化氢被人体吸入后,其氰根(-CN)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三价铁结合,使生物氧化酶活性降低,引起体风细胞缺氧而窒息。轻度中毒症状为头痛、恶心、胸闷,重度中毒症状为意识丧失、痉挛、脑水肿、肺水肿而死亡。当人吸入浓度为0.3毫克/升的氰化氢时可立即死亡。烟雾、高温对人体的危害一、缺氧人们正常呼吸时空气中的氧占21%左右(体积比)。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身体各个部位不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由于火场上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同时产生毒气,使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特别是建筑物内着火,在门窗关闭的情况下,火场上的氧气会迅速增长降低,使火场上的人员由于氧气减少而窒息死亡。空气的含氧量降低时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以下几种症状:当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由21%的正常水平下降到15%时,人体的肌肉协调受影响;如再继续下降至14至10%,人虽然有知觉,但判断力会明显减退(患者自己并不知道),并且很快感觉疲劳;降到10至6%时,人体大脑便会失去知觉,呼吸及心脏同时衰竭,数分钟内可死亡,但在未死亡之前,用新鲜空气或氧气及时救治,可使缺氧的人慢慢复活。二、高温火场上由于可燃物质多,火灾发展蔓延迅速,火场上的气体温度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几百摄氏度。空气中的高温,能损伤呼吸道。如再加上火场潮湿,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当火场温度达到49至50摄氏度时,如此的空气吸入体内,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导致循环系统衰竭。只要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70摄氏度,就会使气管、支气管内粘膜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并引起肺水肿而窒息死亡。据统计分析,人在100摄氏度环境中即出现虚脱现象,丧失逃生能力,严重者会造成死亡。在火场,经常可以发现体表几乎完好无损的死者,这些死者大多是由于吸入过多的热气而致死的。三、烟尘火场上的热烟尘是由燃烧中析出的碳粒子、焦油状液滴,以及房屋倒塌时扬起的灰尘等组成。这些烟尘随热空气一起流动,若被人吸入呼吸系统后,能堵塞、刺激内粘膜,有些甚至能危害人的生命,其毒害作用随烟尘的温度、直径大小不同而不同。其中温度、直径小、化学毒性大的烟尘对呼吸道的损害最为严重。在火场上人员吸入烟尘使人难受,长时间暴露在烟尘中损伤呼吸道。飞入眼中的颗粒使人流泪,损伤人的视觉;烟尘进入鼻腔和喉咙后,受害者需要进行呼吸时就会打喷嚏和咳嗽。气流里的烟尘冷却到一定程度,水、蒸汽、酸、醛等便会凝结在这些烟尘上。如果呼吸进去,这种充满水份的颗粒很可能把毒性很大或是刺激性的、不同成份组成的液体带入人的呼吸系统。四、毒性气体火灾中可燃物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其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的氧化物、硫化氢、氰化氢、光气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很复杂。由于火场上的有害气体往往几种同时存在,其联合效果比单独吸入一种毒气的危害更为严重,这些毒性气体对人体有麻醉、窒息、刺激等作用,损害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在火灾中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和逃生,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火灾时心理反应的类型人们在火灾中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即惊慌和群聚。一、惊慌火灾中的惊慌是指火灾中的人们接受异常灾难刺激表现的一种焦虑状态或行为状态,这种在极度难忍、充满恐怖的环境中造成的心理反应大多不能自控,由此而产生的结果经常是不幸的。例如跳楼、拥护在出口、不带亲人逃生等。1、引起惊慌的主观因素处在火灾现场的人们,主要指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们,很容易产生不可掏的恐惧心理。造成惊慌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当人们看到平常依赖并熟悉的环境由于浓烟、热气和毒气弥漫,熊熊烈火的燃烧变得面目全非时,便丧失了对环境的依赖性,产生了大难临头的感觉。尤其是那些平日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对于火灾时疏散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更是如此。惊慌的产生除心理因素外还有生理因素,如起火区温度升高使受灾者无所适从,浓烟阴挡了视线使受灾者晕头转向,氧气含量降低使受灾者呼吸困难、反应迟钝,以及由于毒气作用,使受灾者中毒或神经系统受到麻痹而失去理智。如XX居民家庭火灾,409室一家,在浓烟中,被嘈杂的喊叫声惊醒,大惊失措,一家四口人各奔东西,分四路逃生,丈夫不顾妻儿、父母不顾孩子,同胞兄弟也丢下父母各自逃命,结果四口人在房间附近不同地点中毒倒下。其次使受灾者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由于烟雾和毒气的作用,使受灾者大脑供氧不足,思维活动受到限制,致使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如对疏散方向判断失误,想不起来安全出口的位置,无目的地乱跑;在出口处用手抓门框而不是拧把手;逃出烟雾区后又返回烟雾区等等。一般来说,随着烟雾浓度的增加,受灾者的记忆力和判断力几乎直线下降。因此,在烟雾较浓时,除非对疏散路线十分熟悉的人,以及预先知道避难出口地点和方向的人,是很难找到安全出口的。处在火灾现场的人们,由于烟雾毒气以及火灾现场特定环境的影响,可能表现为超自然能力和为、违背自然规律行为,以及正常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超自然能力的行为。同其它一切灾害事故的刺激一样,火灾条件下有时也会引起行为个体强烈的反应,其反应的能力远远超过自身原有的能力,包括体能和技能。如川治王子饭店火灾中,三、四两层共有旅客100名,其中有42名老人,平均年龄72岁,也随其它旅客跳到邻近低一层的屋顶上,这在平时是办不到的。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火灾条件下,由于烟雾和毒气的刺激,有时会引起行为个体丧失理智,作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蠢事来。如巴西焦马大楼火灾,有40人从楼层和窗口跳楼身亡,其中有30人是在大火即将扑灭时跳楼的,尽管当时救护人员在地面不停地喊话,并画出字幕阻止,但也无济于事。正常的行为能力受到限制。火灾现场,受灾者的行为首先要受到客观条件变化的限制。在竖直通道中,如楼梯、电梯间、管道竖井,由于烟和热气流向上蔓延,直接阻碍了起火层以上各层人员向楼下疏散,使受灾者被迫顺着火势蔓延方向,向楼上、屋顶逃命,结果凶多吉少。如巴西焦马大厅娄火灾,被烟火驱赶到25层屋顶的竟达171人,由于救助设备不能满足需要,致使其中60人被熏死和烧死。在水平通道上,同样由于烟雾弥漫,降低了可见度,阻挡了受灾者的视线,致使行动迟缓。2、引起惊慌的客观因素。建筑物超员,疏导不利。建筑物超员,人们拥挤在一起无所适从,再加上服务人员引导不利,造成的紧张气氛暗示人们大祸临头了,因而引起惊慌。报警不及时,延时报警可有效地克服误报,但过迟地发出警报,火势已扩大,又会加剧人们的心理负担,使受灾者不能及时逃出,以致引起惊慌。二、群聚在火场上,当受灾者面临烈火威胁生命安全的时候,均会产生群聚心理,似乎多一个人就可以减少惊慌和恐惧的作用。1、火场上群聚体的形成。火场的威胁包括烟、火和人声嘈杂。群聚体形成的条件简单明了:起火时这些人处在建筑物内,并且发现在没有救援的条件下已无法逃生,必需创造避难场所暂避一时,直到有了救援为止。2、火场上避难群聚体内的活动。模仿。发现起火的人奔跑呼叫,有人也跟着喊起来;别人往楼下跑,有的人什么都不清楚也跟着往楼下跑,在一个群聚体内看见别人在窗口向外呼救,有人也跟着探头呼救,这样有利于消防队的救助,有利于群聚体中个体的生存。感染。分为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情绪感染表现为当个体的情绪在其它人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过程,转过来又加剧个体的情绪时就会造成了情绪感染的高潮。行为感染表现为,个体转向其它个体。如一个挤满了人的剧院里发生火灾,人们就会不顾一切,甚至踩倒他人,拼命向出口奔逃。在出口处引起人们蜂拥而至,最后造成伤亡。迟钝的心理表现。在群聚体内一方面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模仿和感染,使行为的发展阶段出现急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迟钝性。这就是说群聚体内存在非个性化的“集体心理”。这种心理使得其中个体的感觉、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时的感觉、思维和行为极不相同。除了模仿、感染之外,还有这种“集体心理”的迟钝性,它妨碍了群聚体的积极行为。如多数火灾中,,群聚体表现为消极地等待救援,而火灾事故中的个体,则多表现为积极的自救。从众。群聚体影响个体的第一个明显的方面是从众。从众表现为群聚体中的个体受到诱导,便产生和其它个体一致的行为。从众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一是意识性,从众本身没有十分明显的目的和动机;二是自发性,从众不受他人的指使、强制和命令;三是自我存在意识
本文标题:消防讲课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