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doc-关于修订本科人
1关于修订09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讨论稿)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遵照国家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从我院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实际出发,学院决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力求把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改革成果固化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过程中,形成有我院特色的新一轮的09级新生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特提出本原则性意见。一、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结合我们学院办学条件及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卓有成效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面对新的挑战奠定基础。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有新的探索和突破。2、要科学定位,突出特点。要按照国家对独立学院以新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对我们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服务面向进行准确定位。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中、低端人才市场为重点,探索和形成学生培养目标和具体的专业培养规格。继续发挥母体学校的品牌效应和办学资源优势,从自身特点出发,着力扶持凸显我院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石油和石化的行业特色。石油、2石化相关学科专业以外的其他通用专业,要注意找准与石油、石化行业的结合点,实现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与石油、石化特色的有效对接。3、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遵循“打好基础、注重应用、突出特色”的原则,从落实培养目标规格和学生基础条件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对“精英”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在坚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削技强干”,精炼课程门数,优化课程体系内容。既要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比例,又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增加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或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我院始终能够接受到适应自己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能力的最好的教育。4、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注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一、二、三课堂结合,按人才成长规律扎实有效地进行。将校内的课内理论课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的课外科技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活动以及校外的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组成三个课堂相互关联、整体优化的完整而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我院办学条件和学生基础实际出发,要增加认识性实习内容,增长学生见识和感性知识,要努力探索校内实践的新形式,如“模拟实习”,“模拟实践”。实践教学要四年不断线,保证其具有连续性、3渐进性和系统性。5、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兴趣、爱好、能力、专长、志向存在差异,不能用相同的模式培养。要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多元化的新要求,尊重学生个性,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多向选择,分流培养”的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多元化、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按学生生源基础,毕业后要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或准备就业等不同要求,做到学生分层次、课程分模块,分流培养。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大纲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不同,为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志向自由选择学习、促进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要发挥实施学分制管理的优势,对于不同层次和有不同要求的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外语、计算机文化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要有差别,在专业课设置数量门类及教学要求上各有侧重。有的要强化考研课程,侧重专业主干的理论教学;有的则要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开设系列相关课程。6、注意发挥学院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的整体工作目标。应当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合理组织各部门、各层次、各因素的力量,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把所有工作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院及各系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为实现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规格而对教4育教学工作的系统设计。应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转化成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为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任务,系统设计让学生广泛参与的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外实习、社会实践以及一系列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人文教育活动、学术讲座报告活动等等。同时还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新方案要保证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的实效性、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较高、专业基础较扎实、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是服务于全国的石油、石化行业,也可以作为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二)专业培养规格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堂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修养。2、能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3、有较强的汉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文素质。4、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5、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与他人相处、组织协调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5的能力。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各专业应按上述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有本专业特色的规格要求。三、学年学分制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措施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学分制的实施有赖于充足、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鉴于我院办学条件的局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仍实行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学年学分制管理办法。(一)学制与学习期限1、学制:四年2、学习期限:3—6年3、每学期总周数计20周,其中授课14周,集中实践4周,考试两周。(二)学时与学分在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情况下,以学时与学分统一核定学习计量单位。1、课程学分计算①理论课:(必修课)17学时折算1学分②体育课:32学时折算1学分③实验课:(单独设课)30学时折算1学分④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军训、公益劳动、各类实习、课程6设计)每周计1学分。毕业环节(理工类12学分,管理类9学分,文科类7学分)⑤选修课:20学时折算1学分课程学分应是0.5的整数倍2、学时学分要求教学计划中的学时由讲授、实验、上机(实践)三项分列。第一、二学年固定学时每周不超过30,第三、四学年不超过24学时。四年制的总学时控制在2600个以内(14×4×30+14×3×24=2588)。计划内总学分为185学分左右。四、课程体系及设置(一)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的中心环节。我院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培训课四个平台,加之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组成。(二)学时学分比例分配科学地进行学时分配是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合理安排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学分分布、课内课外的学时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比例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比例。1、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7①工科专业:8.5:1.5②文科专业:7.5:2.52、各平台课程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比例①公共基础课:40%—45%②学科基础课:20%—25%③专业课:15%—20%④职业技能课:10%—15%⑤素质教育:3%左右职业技能课程分类设置,分流教学,满足考研究生、公务员和就业学生的不同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3、理论课与实践教学课程比例①工科专业:7:3②文科专业:7.5:2.5(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必修课(文科70学分左右)由思想政治教育课、体育与国防教育课、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生社交礼仪、就业指导等组成。①思想政治教育课(工科11学分,文科13学分)理工类课程由四门组成,且划分为“课内理论”和“课外实践教学”等组成,如下表:8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总计课内讲授课外实践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3414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9648483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4824244中国近代史纲要2321616合计11224122102文管类必修课除以上四门外,另加《当代经济与政治》作为必修课,设2学分。《形势与政策》是以讲座形式进行教学的选修课程,设1学分。②大学英语(18学分)大学外语课要求修满18学分。为加强外语教学,满足学生考研及强化应用能力培养,还应开设部分选修课。9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1大学英语(Ⅰ)5841各专业2大学英语(Ⅱ)610823大学英语(Ⅲ)45634大学英语(Ⅳ)3644合计18312③体育与国防教育课(6学分)包括大学体育课和国防教育课。其中:大学体育课(4学分)。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授课,总学时为124学时(其中一、三学期28学时,二、四学期为36学时),每学期核记1学分。国防教育课包括军训和军事理论教育两部分,各1学分,与新生入学教育一起安排第一学期,共两周。④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与人文社科类课程(2+2学分)《应用写作》是全院必修课(2学分),涵盖应用写作和专业写作两部分内容(34学时)。人文社科课为全院必选课(文学、语文学、政治学、教育心理学10等),文科学生至少选修4个学分,理科学生至少修2学分课程。⑤大学计算机课(4学分)大学计算机为全院必修课,见下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总计讲授实验(一)2各专业1计算机文化基础2443410(二)2不同专业可选不同语言2程序设计2503610合计4947020⑥高等数学。分高数(一)和高数(二)两种情况,见下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1高等数学(一)10192(一)6(二)6理工类各专业2高等数学(二)7128(一)4(二)4经管类各专业及化工类专业11⑦大学物理。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见下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1大学物理7128(二)4理工类各专业2物理实验130(三)4⑧化学类基础课。根据不同专业需要,普通化学类课程可列公共基础课,有的则可列为学科基础课,有的则可以不开设,见下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1普通化学及实验(一)7134第一学年开课理工类各专业2普通化学(二)372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开课⑨其他类课程。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1学分),大学生社交礼仪(1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32学时,分别安排在四个学年的第一学期以讲座形式进行(16次讲座每次两学时)。12大学生社会礼仪16学时,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8周进行。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素质教育课程)(6学分)文化素质是学生的核心素质,为提高我院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学院安排140学时(6学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系列课程。3、学科基础必修课程(30学分)是学生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一些基础课程,它们与公共基础课程一起为学生构筑学习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学科基础选修课程(4学分)是可供学生选修的学科基础课程。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及知识结构要求,设置此类课程。从学生知识基础实际考虑,这类课也可不开设。5、专业必修课程(20学分)属于专业平台课程,是专业的主要课程。它是提供与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集中反映各专业的特色。6、专业限选课(5学分)是作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体现专业特点及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组。各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有两个以上专业方向的课程组供学生选择。7专业任选课(5学分)是根据学生志向、兴趣、特长、以及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而设置的13课程组。包括理论课,及职业技能培训课。(四)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30学分)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规格要
本文标题: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doc-关于修订本科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42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