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劳动关系管理XXXX-s
劳动关系管理刘扬2013.9《劳动关系概论》韩保江主编华文出版社《劳动关系管理》左祥琦著中国发展出版社《劳动关系管理》李剑锋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劳动合同法下的员工关系管理》石先广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员工关系管理实务手册》李艳赵淑芳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如何进行员工关系管理》吴惠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员工关系管理》韩智力著广东经济出版社参考书目一、课堂要求1、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2、不玩手机,不看报纸杂志,不交头接耳;二、成绩评定1、期末成绩=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2、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期中大作业成绩;课堂要求与成绩评定劳动关系与大学生•早在2009年8月,何灵便与一家大学和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约定何灵大学毕业后到该公司就业。•去年7月,何灵大学毕业后如期到了该公司上班,但公司一直没有与何灵签订劳动合同,而何灵则认为反正自己有就业协议在手,签不签劳动合同也无所谓。•今年1月,何灵突然被公司“解雇”,且公司拒绝给予任何经济补偿,为此何灵将该公司告上了法院。“见习期”•去年1月5日,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赵菲等5名大学生,好不容易被一家公司接收。但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该公司提出见习期为一年,见习期内的工资比正式录用的工资下浮40%,待见习期满后才能享受正式录用的工资待遇。当时赵菲等人鉴于工作难找,加上又比较喜欢这份工作,因此答应了公司提出的要求。•去年12月1日,该公司以“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为由,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之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赵菲等人,将于今年1月5日解除劳动合同。“录用条件”•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去年8月10日朱婷总算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而且符合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的工作。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提出期限为3年,试用期为6个月。虽然当时朱婷觉得试用期太长,且试用期内的月工资比正式工少了700元,但基于爱好和就业难,她还是答应了公司提出的条件。•转眼到了今年2月,眼看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将满,尽管朱婷自我感觉良好,同事也常常给予赞誉,但不料公司却正式通知她,因为公司对她试用期内的工作表现“不是很满意”,因此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要朱婷走人。•为此朱婷一再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公司“不是很满意”,但公司方面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劳动关系与我们的生活--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引发的主要因素25%18%15%9%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保险福利工伤劳动关系与我们的生活--劳动争议15%54%31%0%20%40%60%用人单位劳动者双方不分胜诉劳动争议胜诉率用人单位劳动者双方不分胜诉案例一:事实劳动关系能否约定试用期?王某2006年4月应聘到A公司工作,为了自己以后跳槽方便,王某主动与单位提出不签订劳动合同,并由王某出具一份自己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声明。后王某与A公司口头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3个月后如果考核合格,可以成为正式员工。试用期不到一个月,公司发现王某根本不具备当初招录其所要求的符合该岗位的条件,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了王某的劳动关系。王某认为其与A公司的口头约定的试用期是无效的,因为从一开始,其与公司形成的是事实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因此,即使是有这样的一个试用期的约定存在,也是无效的。没有试用期单位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他的理由就是不成立的,因此提起了劳动仲裁。该案件该如何判定?案例二:事实劳动关系内容如何确定?李某2006年3月到B公司上班,公司安排其先到行政人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并约定,这只是临时安排,以后根据需要,公司可以进行调整。李某觉得现在工作不好找,也就答应了。4月份公司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将李某安排到销售部门。李某不愿意,认为自己对销售并无兴趣,也从没有从事这一块工作的意向,遂向B公司提出,要求继续在原岗位上工作;公司认为,公司当初并未与其对岗位进行承诺,公司的安排是与和王某事先的约定相符的。双方发生了争议,该争议应当如何解决?什么叫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之一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管理(从人力资源本门的管理职能来看)员工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管理员工情况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服务与支持。。。。。。。课程结构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的历史劳动关系制度背景劳动关系理论及历史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劳动关系处理惩处与申诉集体谈判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处理管理方工会政府工资的法律保障工作时间和加班加点工作场所的规则劳动合同制度第一章劳动关系概述•本章结构劳动关系的性质与类型劳动关系的实质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劳动关系理论劳动关系的主体和表现形式劳动关系的定义及特点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学习目的:※理解并熟悉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理解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描述冲突的根源和背景;※理解合作的根源;※掌握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了解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什么?雇员(劳动者)与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LaborRelations劳动关系的不同表述劳雇关系劳工关系以劳工为重点和核心的关系又称雇佣关系劳资关系最传统的称谓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于日本劳使关系劳动关系员工关系又称雇员关系劳动关系的本质?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主体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劳动关系主体雇主及雇主协会雇员及雇员团体政府雇员指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包括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而获取工资或报酬的工作者。雇员团体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跨企业、跨行业一个就业组织内部雇主由于拥有法律赋予的对组织的所有权(一般称产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经营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是雇佣他人为其工作,并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雇用劳工的业主、经营负责人或代表业主处理有关劳动事务的人雇主组织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主要任务是与工会或工会代表进行集体谈判,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向其成员提供支持,通过参与同劳动关系有关的政治活动、选举和立法改革。政府立法的制定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有效服务的提供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劳动关系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它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及期望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合作双方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经济制度和规则的行为权力代表他人做决策的权利冲突双方的目标、利益和期望经常出现的分歧劳动关系的特点•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劳动关系的类型根据管理方和劳动者双方力量和权力的对比及政府政策、法律等的影响程度均衡型倾斜型政府主导型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法国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根源的两个方面:被迫;获得满足;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根源的两个方面:根本根源;背景根源合作冲突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第四节劳动关系理论及调整模式劳动关系学派主要观点和主张代表国家新保守派减少政府税收,强调发挥市场规律对工人收入的调节作用美国管理主义学派政府间接干预经济,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用管理手段实现高度认同日本、英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府负担更多的经济结构和培训的责任,主张较庞杂,工人委员会制度等德国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强势劳动法、工人代表制度和工会,劳工运动瑞典激进派工会参与社会活动,雇员所有制和企业的雇员控制制度西班牙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斗争模式已成为历史多元放任式典型国家:美国协约自治模式统合模式统合模式的具体形式社会统合模式•工会联盟与雇主联盟力量均十分庞大,并共同构成强大的劳动市场组织;•劳资双方都愿意保持工业和平,明确反对国家干预;•设立争议处理机构经营者统合模式•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层级;•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不具有强大的力量;•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只存在于产业阶层;•劳动者对本产业的忠诚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统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国家统合模式•国家对劳资双方采取强而有力的控制手段,对劳动契约采取干预态度,对集体劳动关系予以压缩;•以劳动基准法为核心,国家公权力对劳资双方的劳动契约直接介入、干预和管制;•在劳动安全卫生与劳动监督检查方面,采取官僚本位主义,缺乏工会与劳动者的参与;•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第五节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斯密的管理思想)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科学管理理论)冲突的制度化(行为科学理论)成熟的劳动关系(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管理理论的丛林”)新的矛盾和问题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本章小结•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的根源•劳动关系受哪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劳动关系调整模式周某与企业订立8年期的劳动合同,应于2000年6月30日到期。1997年7月5日周某休息日外出会友时摔伤腰部,遂住院治疗,两个月后出院,企业指定医院证明:“可以上班,两个月内避免腰部激烈运动,两个月后来院复查。”周某的身体状况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适当调整工作岗位,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待两个月后医院复查结果再定工作岗位。企业表示既然不能从事以前的工作岗位,而企业无法为其安排别的工作,同意周某在家休息1个月,休假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病假津贴;随后于1999年10月6日以“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为由,解除了与周某的劳动合同。周某不服,申诉到当地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请求维持原劳动关系。周某提请劳动争议,要求维持劳动关系是否合理?请对本案提出您的分析意见。本章案例分析:第二章管理方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第一节谁是管理方管理方?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雇主与雇主组织雇主employer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者自然人。2011中国最佳雇主企业2011中国最具盈利能力的品牌雇主2011中国最具盈利能力的品牌雇主2011中国最佳雇主企业最佳雇主评判标准•公司实力:最佳雇主要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强。•管理水平:最佳雇主都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工具。如:岗位分析与评估、任职能力标准、领导力标准、业绩承诺制,等等。•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在战略层面,最佳雇主都将人力资源战略贯穿于企业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旗帜鲜明的强调人力资源,真正将人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企业文化:最佳雇主不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嘴上,而是身体力行,不同的企业文化特征差异很大,但对人的尊重是所有最佳雇主文化的基本点。伦敦商学院教授查尔斯·汉迪说:我们将不再“寻找工作”,而是要“寻找雇主”什么样的雇主才是好雇主?工资和福利开放式的沟通尊重与公平充满创造力的环境良好的办公环境,完善的办公设施清晰的、有序的战略目标……雇主与雇主组织雇主组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雇主形成一种群体力量,在产业和社会层面通过这种群体优势同工会组织抗衡,最终促进并维护每个雇主成员的具体利益。雇主组织的类型•行业协会。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地区协
本文标题:劳动关系管理XXXX-s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