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劳动法劳动法课程工商管理系陈琛手机号码:556698QQ:422075018邮箱:chenchen_1113@163.com课程要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上课手机静音,需要记笔记可以拿出手机进行拍摄考察方式出勤:10%作业、案例、课堂讨论: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60%绪言一、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劳动法?二、劳动法学是什么?三、我们如何学习好劳动法学?2007年-2012年9月浙江省劳动仲裁案件数及涉案人数2012年浙江省劳动争议与审判典型案例竞业禁止有约定单方毁约把责担企业管理需制度制定制度要民主岗位要求需值班加班工资不能算法律规定有救济职工患病不能弃职工拒签合同二倍工资不支持合同期满不续签经济补偿要承担用人单位违法先职工无需把责任担社会保险必须缴纳承诺放弃也无效约定非全日制用工加班工资无需支付拖欠工资要不得恶意欠薪把牢坐2008-2009年9月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企业分布类型及案件分布类型为什么学习劳动法学1、从HR角度来说:专业知识必备(了解劳动法学基本理论,熟知有关劳动法的制度。)2、从劳动者本身来讲: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建立良性互动的劳动关系。3、从国家大局角度: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全社会安居乐业的局面一、劳动法学1、劳动法是什么?劳动法学是什么?二者关系?劳动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是我国法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以劳动法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劳动法的基本理论、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规律、实施情况和经验、外国劳动法和国际立法)劳动法是劳动法学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学反过来推动劳动法的发展和完善,劳动法的发展又促进劳动法学的繁荣。劳动法学学科体系劳动法学以劳动法为基础形成。体系图如下PartIPart2Ch3劳动关系协调篇Ch4劳动条件基准篇Ch5劳动保障篇Ch6法律救济篇Ch1立法简史篇Ch2基础理论篇劳动法律体系劳动监督法劳动法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工时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特殊劳动保护制度促进就业制度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和福利劳动监察制度学习方法LOGO第一章劳动法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讲是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法的地位,作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为理解劳动法律制度奠定理论基础。【重点与难点】重点: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2、劳动法的地位;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4、劳动法适用范围。难点上,注意劳动法和其它部门法的区别;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一部分劳动法的基本理论本章知识结构导图Companyname、狭义上的劳动法概念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其他社会关系的全国性、综合性法律。(1994.7.5;1995.1.1)劳动法包括13章107条,主要内容有哪些?2、广义上的劳动法概念除1995年1月起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外,也涵盖所有具有劳动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P2劳动法的诞生--视频《新中国日记》之劳动法诞生Companyname《劳动法》颁布实施的意义(重点)1、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空白,成为法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2、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劳动法》对于劳动者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义务及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应负的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履行的监督职能及劳动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做了具体的规定。3、为进一步实施劳动制度改革保驾护航。《劳动法》的颁布有利于运用法律武器推行劳动制度改革,为改革指明方向,扫清障碍,为建立市场经济下劳动制度创造有利条件。Companyname4、全面规范劳动工作,把劳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工作各个方面的基准和规范,使劳动工作的管理有了法定标准。5、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解决,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劳动法》的颁布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更完善起来,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所遵循,有了法律依据,可以避免劳动增益出现久拖不决的现象,避免恶性案件的出现,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6、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劳动法》的诞生有利于我国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扩大我国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Companyname复习题1、我国最早的劳动立法是北洋政府1923年公布的()A.《劳动立法》B.《暂行工厂规则》C.《劳动法案大纲》D.《劳动法典》2.我国的劳动立法始于()A.清朝末年B.北洋政府时期C.广州、武汉民国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Companyname《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实施时间是A.1995.1.1B.1995.7.5C.1994.1.1D.1994.7.54、在劳动法职能体系结构中,属于劳动关系协调法的有()A.劳动争议处理制度B.劳动合同制度C.劳动监察制度D.集体合同制度E.职工民主管理法F.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Companyname()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卫生安全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A劳动标准制度B促进就业法律制度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Companyname劳动法调整对象调整对象: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劳动法是以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以劳动给付为目的,适用劳动法规范和调整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P2劳动关系产生示意图劳动力→本人生产资料——不产生劳动关系劳动力→他人生产资料——可能产生劳动关系劳动力的所有权劳动力的使用权分离本人劳动力他人生产资料结合劳动者劳动力使用权雇主劳动条件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的特征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成为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位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成为用人单位。2、他的内容是以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一方面,劳动者将其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用人单位,与其劳动生产资料相结合;另一方面,劳动者仍然享有劳动力所有权,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时间、物质、技术、学习等方面的条件。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实际上劳动者将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同时劳动者是以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来换取生活资料,故劳动关系又同时是一种财产关系Companyname4、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相互选择可以合同形式确定劳动关系,这表明劳动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关系。然而劳动关系一经缔结,劳动者就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用人单位就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和劳动者的管理者,这使得劳动关系又成为一种隶属主体间的以智慧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Companyname家庭保姆钟点工公司职员家庭教师家庭医生Companyname提问: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并从单位获得报酬形成的关系.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按照《劳动法》及其解释规定,用人单位具有营业执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记、备案手续的,则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适用法律范围是《合同法》在实际中被纳入劳务关系主要包括:加工承揽关系;雇佣关系等加工承揽关系:雇主与劳动者之间是平等交换关系,双方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其法律客体除了劳务外,还有劳动成果P12如何区别何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主体不同确定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确定主体:两个及以上平等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2、关系不同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与被控制)财产关系,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没有隶属性3、劳动主体待遇不同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劳务报酬4、适用法律不同劳动法合同法5、合同法定形式不同书面书面或口头案例分析1龙某系某市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长期雇佣3个人员为其工作,并为3人缴纳社会保险费。1999年11月,龙某承接了一项运输水泥电线杆的业务。11月12日开始运输后,龙某认为3人无法完成预定的运输任务,其雇工之一张某介绍自己的邻居钟某参加运输,龙某同意,并与钟某约定完成这次运输任务后即不再雇佣钟某,费用一次性付给钟某。钟某在卸车过程中,由于不慎被水泥电线杆压死。2000年1月9日,钟某家属向某市劳动局申请,要求对钟某死亡作出工伤事故认定。问题:龙某与钟某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案例分析2李某从事家具加工生意。2001年1月初,李某与何某签订协议,约定:从1月起,何某按照李某的要求为李某加工家具,李某每月按何某加工的家具数量向何某支付报酬,协议期限为半年。2001年6月底协议结束的同时,何某要求李某支付6月的报酬。李某借口生意忙拖欠不给。此后何某一直索要未果。2002年月1月,何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李某支付所拖欠的报酬及利息。问题:(1)李某和何某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劳动法是否调整?(2)如果何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合理吗?答案要点1、龙某与钟某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钟某并非龙某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平时不接受龙某的管理,双方约定的报酬方式也是一次性的,与工资报酬关系的持续性支付不同。钟某在为龙某提供劳务时死亡,应依《民法通则》处理,即按民事纠纷处理。2、加工承揽关系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P4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1、主要指劳动行政部门、其他业务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之间因职工的招收、录用、调配、培训等方面发生的关系。2、劳动服务公司、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为劳动力的配置与流动提供服务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3、国家社会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及职工劳动者之间因执行社会保险制度而发生的关系Companyname4、工会活动关系。工会代表职工整体利益在开展各种活动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5、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卫生部门等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监督、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6、国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与用人单位、职工之间由于调解和审理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Companyname第二节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与法律渊源1、空间适用范围不同层级颁布的法律有不同的区域空间限制2、对人的适用范围3、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是指劳动法的地域范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劳动法律、国务院颁布的劳动行政法规等,适用于我国全部区域;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行政规章等,除有特别规定外,在我国境内发生法律效力;凡属地方性的劳动法规和地方劳动规章,仅适用于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管辖的范围内。Companynamew
本文标题:劳动法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