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医务人员遭受感染的危害、防护及补救措施
医务人员遭受感染的危害、防护及补救措施闫秀芝•众所周知,医务人员遭受感染的途径主要为接触血液、体液和空气。经血液传播病原已是医护人员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最为危险的是医务人员让已经被病毒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其次是锐器损伤了医务人员的皮肤。•那些可接触到血源性病毒阳性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的科室,如骨科、烧伤科、脑外科和妇产科等,这些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更易造成感染。•为了预防血液传播病原的职业感染,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要为职工提供预防设施和条件,同时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和规范操作及采取有效措施及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医务人员要时刻提高防范意识,把所有接触的患者都要看做是传染源,做好隔离和预防措施,防止接触传染和各种环境的污染。职业性危害其它因素:•1.抗肿瘤药物的危害:护士在化疗药物的准备、注射或处理过程中,可发生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肿瘤科护士在抽取瓶装液或打开冷冻粉剂安瓿瓶时,均有肉眼看不到的药液或粉末溢出,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且污染环境。•有调查显示:护士执业接触肿瘤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月经紊乱、脱发等毒性反应。•2.消毒剂的危害:医院是各种微生物聚集的地方,护士又是各种消毒剂直接配制与使用者,在器械消毒、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消毒剂可因其挥发性、腐蚀性、刺激性,而引起接触者过敏、哮喘、接触性皮炎、癌变等。•如果人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消毒剂,持续刺激皮肤黏膜,会导致呼吸道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力,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健康。如:在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时,人对氯气的嗅觉为35mg/L,而人在40mg/L环境中停留1小时,可引起中毒。•同时,患者大量应用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随之增加,而这种耐药性已扩展到消毒剂,使消毒剂的使用量明显增加,其结果必然使耐药细菌成为医院感染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因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量使用易产生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难以降解的致癌物质危害人体健康。过氧乙酸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过量使用可出现恶心、头痛、眼部水肿等。•3.介入放射治疗的危害:•X线是对人体组织器官、腺体与血细胞损伤较大的放射物质,且具有蓄积性,长期过量辐射,使人产生乏力、头晕、失眠、食欲缺乏症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造血系统损害。•介入治疗与传统的X线检查不同,在操作过程中,介入放射工作者长时间暴露于X线剂量较高的辐射场中,所受照射剂量较传统X线工作者高数倍至数十倍。•由于医务人员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配合手术进展经常在机房停留。据统计,从事介入治疗的医务人员均有白细胞及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女性还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停经。•4.紫外线照射的危害:•紫外线灯照射是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空气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婴儿室、产房治疗室及重症监护室等。•但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臭氧有强化作用,对眼黏膜和肺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和呼吸抑制。另外,机体直接接触紫外线,组织细胞亦会受到伤害,甚至发生癌症。护士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分为:1.锐器损伤的防护•2.化学药物危害的防护•3.消毒剂危害的防护•4.介入放射危害的防护•5.紫外线危险的防护1.锐器损伤的防护:•(1)加强防护意识: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所以工作中必须注意力集中,尤其在静脉穿刺、术中配合、备皮、换药等过程中要防止锐器刺伤。•必要的屏障作用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对已知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必须加强防护意识操作时戴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和防护镜,手有损伤时应戴双层手套或暂时更换工作环境。•(2)伤口处理•被锐器刺伤后,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注意:禁止挤压伤口局部。然后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清洗五分钟,再用5%碘伏或75%酒精消毒皮肤伤口,必要时到外科进行伤口处理。•(3)安全处理针头及安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后,应立即将污染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尽量减少污染针头暴露的时间和反复接触的环节。治疗室应备无菌纱布,手掰安瓿时应垫纱布块,以防止玻璃划破。•2.化学药物危害的防护•(1)护士应该严格操作规程,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配制化疗药物时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2)在没有通风设备的病区,操作台应设在靠近排气扇的窗口,使污染的空气向外分流,若使用层流净化操作安全柜,要定期对空气中药物浓度进行检测。•(4)操作结束后脱去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并洗手。•(5)应改进输液设备,以减少药物通过排气管污染空气。•(6)配制化疗药物的注射器、碎安瓿瓶应置于密闭的容器内,防止化疗药物蒸发而污染空气,并及时送焚烧炉焚烧。3.消毒剂危害的防护•(1)刺激性强、有挥发性的消毒剂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以防局部区域的浓度过高。•(2)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应加盖保存。•(3)准备配制消毒剂浓度,防止浓度过高时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影响杀菌效果。•(4)喷洒消毒剂消毒时应戴防护面具,并注意操作完毕后洗澡、更衣。•(5)使用腐蚀性大的消毒剂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穿防护衣。4.介入放射危害的防护•(1)加强介入治疗室的管理:介入科工作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室内安装通风设备,以排除有害气体并保持空气新鲜。•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空气消毒;工作室内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物品堆放,不但能有效地消毒、灭菌、避免交叉感染,术中还可使非手术人员免受X线照射。•(2)严格操作规程:介入手术的时间往往较长,故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充分认识X线的危害性。•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导管室必须有合理完善的环境设施,并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射线下的手术人员一定要穿戴好铅衣、铅脖、铅帽等防护服装,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护士在操作间走动时,两手尽量置于铅衣背后,出机房时用退步走出,室内活动尽量远离射线源,充分利用活动屏蔽装置减少辐射危害;•术中所需用品术前应备齐,并放置到位,以减少走动,缩短在机房停留的时间,术中护理配合工作时尽量在非曝光时间内进行;导管室护士应定期调换工作环境和定期体检,定期脱离放射环境,尽量减少射线的照射及积蓄,将身体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5.紫外线危害的防护:•紫外线灯的开关应安装在门外,消毒应在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后进行,以避免护士在开关紫外线灯时被照射。消毒完毕应打开门窗通风1小时后,方能进入治疗室。•总之,医务工作是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高危险性职业,应加强临床医护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以保障自身安全。愿所有医务人员都能健康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遭受感染的危害、防护及补救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