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数对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数对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导读】这篇文档““数对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数对的认识”教学设计1第1课时课题:数对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第3页做一做;第4页练习一第1——3题、8题。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数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读数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能在方格纸上找出已知数对确定的位置2、过程和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能在方格纸上找出已知数对确定的位置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具:学生座位顺序表;课件(演示座位顺序、练习一第1、2、3题)学具:点子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自己的方法描述学生座位顺序表每个同学的位置)1.谈话引入座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XXX同学的位置。2.揭示新课——用数学语言描述我们的座位位置。(板书:位置)二、用列、行确定位置1、认识列和行师:其实,象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抽学生按自己的经验回答)2、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课件出示座位顺序表,抽学生说出自己是第几行(或几列)你是怎样数的?3、抽学生用几列第几行来描述自己的位置4、抽学生谈谈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的位置的感受。三、用数对确定位置:1、认识数对讲解:第3列第5行可以写成(3,5)„„象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数对,读作„„抽学生读板书的数对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讨论,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什么优点?2、用数对表示位置提问:你能用数对写出XXX同学的位置吗?„„在作业本上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同桌互相检查)3、根据已知数对找位置课件出示三国人物排列图,写出一个数对,抽学生说出该数对表示的位置上的人物是谁?四、巩固练习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4,5)、B(2,1)、C(6,2),在点子图上画出该三角形。(数的对象是点)2、练习一第1题。(数的对象是格子)五、生活中的数对的应用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无论是平面图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是用数对的思想或方法来确定位置的。1、练习练习一第2题。(国际象棋棋谱)2、练习练习一第3题。(地图区域)六、趣味活动1、抽学生说说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数对?(补充第2、介绍五子棋谱的表示方法五子棋(学生说落子位置,老师操作)题的内容)数对教学设计2用数对确定的位置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1、“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分析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的知识系列。在此之前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师:谁能不用手指,只用嘴说,告诉我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生:第2组第5桌女生。还可以说是某某同学的左边或某某同学的右边。师:同样是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却有这么多描述位置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混淆,而且麻烦不简洁,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由于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让人容易混淆,有的不简洁,交流后学生自然地产生统一描述方式的需求,从而有机地导入了新课。师:你们的建议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即准确又简洁描述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1、用列和行描述物体位置出示:师:通常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往后数。师:面对这份座位图,你能讲一讲列和行的知识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先在小组里讲一讲,再指名汇报。师:真你能创造出一种更简洁又能表示出第4行第3行的方法吗?不错,我们理解了列和行的含义,那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吗?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再大声告诉大家。师:通常情况下,我们先说列再说行,如: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出示:师:观察这个座位图有什么变化?生:小军和同学们变成了圆圈。师:你能找到那个圆圈代表小军吗?你是怎样找到他的?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第几列第几行表示的位置,想请同学们记录下来,看一看谁记的全。第5列第1行、第2列第2行„„说明当学生感到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统一方式比较准确、简洁时,老师再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快速记录位置,记不下来,学生自然地意识到这样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自然地过渡到“创造”数对的阶段。师:有没有记全的?你们怎么记的不全?是什么原因?你觉得这种方法要不要进一步简化?以第4行第3行为例,对于这种描述位置的方法你们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更简洁又能表示第4列第3行的方法吗?生:4列3行434,34-34L3HD4D3„„说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创造数对,参与了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也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从中建立数学模型”这一特点。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转化为数对表示,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数学化”过程。师:老师太佩服你们了,短短几分钟创造出这么多种不一样的方法,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大家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生:都有4和3。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生:4表示第4列,3表示第3行。师: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逐一评析、理解数对)想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规定的吗?出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4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3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表示这是一个整体。两个数共同表示一个位置,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数叫做数对,读作四三。逗号和小括号都不读出来,这就是今天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三、理解数对,深化认识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6,5)表示图中第()列第()行的位置。3、4、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5、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呢?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1、如果有一个班的座位图是正方形,最后一个学生的座位是(7,7),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2、五、全课总结,回归生活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2.说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层次的探索。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列行---------横排第4列,第3行(4,3)读作“四三”li数对教学设计3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50---53页,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1、行、列的知识2、数对的概念3、数对与平面上点的对应关系4、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2.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符号美、简捷美。3.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平面中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进行队列操比赛,(看大屏幕)我们班的小强同学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谁能说一说小强在队列中的位置?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师:谁还想说?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师: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是不是有点乱啊?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二、合作探究,建构模型1.用列与行确定位置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生:横着是一排。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生2:排是直的。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生1:最左边的为第一列。生2:最右边的为第一列。师:你们认为从哪边起为第一列合适?生:最左边为第一列。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们观察的时候一般是从左边开始数的,这是习惯。师: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最左边的一列称为第一列,请你找到第2列,第3列„(课件)师:哪为第一行呢?生:最前面的是第一行。师: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师: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吗?生:第3列第2行。师:还有不同说法吗?生:第2行第3列。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小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2.探讨用数对确定位置(1).抽象点子图。师:同学们观察,圆点代替学生(课件:人物图渐变成点子图),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生:能。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师: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师:小青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生:第1列第4行。师:其它点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来表示吗?生:能。师:你能说出几个点的位置?生:所有点的位置。师:其实每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2).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师:刚才我们用列和行来表示了几个小朋友的位置,现在看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的位置写下来,还要注意书写规范。师:你写的真快!上来交流一下生:现在我们又知道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示位置的方法,也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补充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3.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渐变的过程)生:小圆点没有了,用横线和竖线穿起来了。师:还有其它变化吗?生:多了一个零。生: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生:能。师:你是怎样找到的呢?生:根据小强的位置用数对(3,2)表示,只要找到第3列第2行就可以了。师:不仅小强、小青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今天同学们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在表示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呢?生:一共有几列几行。师:哪是第一列呢?生1:从右边数。生2:从左边数。师:我们通常以观察者为标准,左边起是第一列。你认为哪是第一行呢?找一找自己的位置,然后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并记录在圆形卡片上。部分学生的卡片贴在黑板的格子图上。师:第一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生:(1,2)。师:第二位同学的位置用哪一个数对表示?生:(3,1)。师:你能在格子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吗?生:能。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1.练习。师:大家用数对表示出格子图上点的位置,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起立。(课件)(5,1)(5,2)(5,3)(5,4)(5,5)这一组数对有什么规律?生:列没改变,行变了。师:你能说一组这样的数对让一列的同学站起来吗?生:(3,1)(3,2)(3,3)(3,4)(3,5)师:我们能用数对表示我们的位置,格子内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格子外面点的位置能用数
本文标题:“数对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5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