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老党员先进事迹【推荐4篇】
老党员先进事迹【推荐4篇】【导读】这篇文档“老党员先进事迹【推荐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幸福的老娘舅【第一篇】幸福的“老娘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幸福的“老娘舅”。我是安亭镇社会保障中心一名普通的劳动监察协管员,在演讲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件亲身经历的事。2010年10月29日,安亭康坦波家具有限公司出现群体性怠工事件,公司在停工停产的境地中打来求助电话,面对突如其来的群体事件,安亭镇劳动监察协管队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原来工会代表要求增长员工工资福利,公司承诺在这天作出答复,但因为意大利总部没有回应,于是员工们开始怠工。针对这一情况,劳动监察协管员与公司人事、工会和公司经理协商,马上召开车间负责人会议,把实际情况向车间负责人说明,要求恢复生产。正当协管员们努力消除隔阂,与员工们协商复工时,意外发生了„„公司贴出公告,要求全体员工立即恢复生产,否则隔日就全面停工。这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要中断,全公司130多名员工将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老总闭门谢客,员工群情激动,企业的上空布满了阴霾。面对一波三折,不断恶化的劳资关系,镇劳动监察协管员们废寝忘食,分7路深入车间,分批与工会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沟通交流。在沟通中,队员们逐步了解了劳资双方的矛盾根源。要化解,就必须从源头抓。协管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矛盾缘由,制定谈判计划。我们一面与公司老总协商,建议老总废除公告,向员工赔礼道歉。一面与企业员工深入交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大家解释《劳动法》,分析冲突的利弊。经过9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经过10多次反反复复的沟通谈判,11月11日,劳资双方终于坐在一起。康坦波家具公司同意员工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一在原有工资基础上提增15%;二确保员工确立1600-2200元的保底工资标准;三重新核定加班计时,明确加班工资标准。矛盾化解了,员工复工了。队员们凭着执着和实干,终于平息了这起因工资待遇而引发的群体事件。一件小小的工作案例,却在我心中激起了大大的波澜。劳动保障监督工作,关乎企业发展,维系民生保障,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老娘舅”啊!我们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紧紧抓住“人”这个要素。紧张的劳资关系,复杂的劳资矛盾,是发展的绊脚石,是发展的拦路虎!我们劳动保障监督工作,就是要搬掉这块绊脚石,降伏这只拦路虎!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与当前劳动保障监督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回首多年的劳动保障监督工作,我有两个深切的体会: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为了群众的利益,不怕困难,不畏艰难。2010年春节后,一个脸色忧郁、手指残疾的农民工找到我,他絮絮叨叨地讲了公司没给他缴纳养老保险和工伤险,与公司多次协商都没有结果,如今公司辞退了他。看着他散乱的头发,悲戚的神情,我感到一阵心酸:这哪是刚过完春节的人哪?!我要帮他!我马上给老总打了电话,老总的态度很是冷淡,没说几句就挂了电话。以后再打,也总是推拖搪塞。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按捺不住的我终于上门和老总进行了面对面地沟通,在我的再三央求下,老总随我一起来到了他居住的家。看到破败的老屋和他卧病在床的妻子,这位老总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第二要以服务为先导,以服务促执法。劳动合同怎么签?企业不与我们签合同怎么办?什么是综合计算工时制?劳动者违法了怎么办?如何解除劳动合同?我们一一给予解答、指导,我们提供劳动合同、职工花名册范本,指导他们填写。我们愿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倾心相助,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雨后的绚丽彩虹装点着蔚蓝的天空,我们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也是一道彩虹,我们连接着经济发展的劳企两端,我们装点着经济发展的美丽晴空!看着一位位劳动者拿到拖欠许久的血汗钱;看着企业和员工其乐融融的相处时,我突然明白自己的工作是那么有意义。我是一名普通的劳动监察协管员,这是一个平凡但又不平凡的岗位,他关乎企业,维系民生,是一个做着不平凡事业的岗位。我钟情于这一岗位,我深深地挚爱着这一事业,因为我是幸福的劳资“老娘舅”。老巡逻员先进事迹【第二篇】园子巷社区有一支老巡逻员队伍先进事迹在回民街道园子巷社区活跃着一支老年党员志愿者巡逻队,他们每天身佩红袖章,带着对社区居民满腔的热情巡逻于社区的小区、楼道、门面房。为社区的平安尽义务、献余热。这支巡逻队从2010年2月开始组建。当时由于社区内频繁出现偷盗自行车、撬门入室等现象,居民人心惶惶。为了营造居民的“安心”工程,构建平安社区,在社区警务室的组织领导下,这支保社区平安的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开始陆续组建起来。现在巡逻队用他们的热心、关心和爱心穿梭在小区、楼道,守卫着小区的安全,也守护着他们心中那份作为共产党员、老退休的神圣职责。这支老年志愿者巡逻队一共30人,他们大多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年龄多在60岁以上,最大的已年有82岁,他们每天坚持巡逻8小时,在巡逻期间还做好居民的安全防范宣传工作,督促社区内不文明现象等。成立之初,居民群众反应比较热烈,绝大多数表示支持与配合,但也有个别居民表示不理解,甚至对这些老同志冷言冷语:“你们老了,退休了,在家休闲娱乐不是很好吗,还忙什么?”“别多管闲事,老了还是在家享点清福吧!”对于这些“好心”劝说,志愿者们并不在意,他们觉得老有所为,晚霞才更加灿烂。香山村“老娘舅”团队调解事迹【第三篇】香山村有一支传递幸福的“娘舅”团队夹浦镇香山村“老娘舅”团队事迹报道俗话说:“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中只要发生了民事纠纷,一般就请娘舅到场,娘舅秉公办事,好比是法官。如今,在夹浦镇香山村,就活跃着一支“老娘舅”调解服务队伍,成员由两位老党员和两位年轻党员组成,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娘舅”和“小娘舅”。他们本着“发挥余热、充实自己,传递和谐、幸福生活”的服务宗旨,从抓阵地、促保障,懂民意、会调解,讲方法,重实效等三面入手,做到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大小矛盾扼杀在了萌芽状态的良好局面。一、抓阵地建设,组织是保障。今年4月,香山村新书记上任后,发现村主职干部忙于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务比较多,抓事关百姓幸福生活的大事比较少,干部每天忙,又忙不到点子上,百姓事虽小,但小事却越抓越多,与邻村相比,昔日的先进村不再先进。新书记在农户家中走访时,听不到对干部的赞美声,只有与邻村相比的叹息声、遗留问题的牢骚声,但老百姓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去管,又要影响部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针对这一情况,想到了村里两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由董阿成、蒋志培两名老干部、老党员为主,再配凌伟民、王小兵两名年轻后备干部,成立香山村“老娘舅”、“小娘舅”民事纠纷调1解、大小事情反映接待室,地点就设在香山村村委,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相关设施,方便了群众随时来访。二、人性化调解,方法是关键。香山村这支“老娘舅”、“小娘舅”组成的调解团队,工作起来特别有办法,董阿成和蒋志培两位“老娘舅”土办法特别多,随机应变能力强,经验丰富,化解起矛盾纠纷当事人服服帖帖;凌伟民、王小兵两位“小娘舅”理论功底强,法律知识学得透,跑腿办事特别灵巧,遇到矛盾纠纷发生时,第一时间到现场,由“老娘舅”主持,“小娘舅”包打听周边群众意见,由双方当事人背靠背陈述事由,最后坐下来心平气和进行调解。今年4月份,由于村民凌某某扩建厂房手续不完备,被国土部门限停几个月,停工后十几个安徽籍建筑工人找凌某结清施工工资,凌某因这段时间行情不景气难于支付建筑工人工资,当事人双方发生了争吵,在吵闹无结果的情况下,十几个安徽籍工人乘上人力摩托车要到县里上访。“老娘舅”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在路口将他们拦下,并将三方当事人请到了“老娘舅”办公室,从法律角度、从社会责任角度分头耐心细仔地做当事人工作,要求当事人都要换位思考,三方终于达成和谐协议。6月份,香山村委为了改造一条3.9公里的主干道路,由原来的2.3米拓宽至5米,在路基拓宽过程中,遇到第3承包组少数村民不配合,在村干部再三劝说下仍就阻挠施工,“老娘舅”董阿成利用晚上时间上门和他们拉家常,从过去的香山到现在的2新农村,从香山的原地踏步与邻村的新村巨变,让这几位老落后群众的思想得到大转弯,保证了主干道的顺利施工。三、真心去服务,口碑是实效。随着村里大多数老百姓生活改善之后,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业主工资拖欠问题、婚姻矛盾、宅基地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显现,老百姓的各种诉求越来越高,这支“老娘舅”带“小娘舅”的调解团队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到目前为止,“老娘舅”办公室已接访群众来访50多起,其中各类土地、邻里、劳资等纠纷19起,已调处19起,调处率达100%。就业咨询12起、孩子培养问题咨询9起、致富信息咨询10起。“小娘舅”学着“老娘舅”那种耐心处事、脚踏实地的方法,经常走访在农户家中、农民田头,有事没事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村委会了解情况的情报信息员;“老娘舅”坐诊,有事没事听老百姓讲生活琐事,讲讲国家要事,宣传宣传法律,成为村委会的主要宣传场所,越来越多的人在茶余饭后到“老娘舅”办公室喝喝茶,聊聊村里的新鲜事,不少村民遇到急事,第一时间不再找村干部,而是主动找到“老娘舅”。总之,香山村的“老娘舅”、“小娘舅”不仅是法律政策的宣传员,还是村党支部与广大群众的联络员,更是和谐香山建设的战斗员,他们用一颗真心、一份真情,走遍了全村每个角落,调和着百姓生活中的琐事,传递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他们既是文明办事的倡导者,又是和谐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维护者,是我们大家效仿学习的典范。老干部先进事迹【第四篇】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老兵踏上新长征在**镇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有这样一个人。他满头银发,面容和蔼,历经沧桑;他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过奉献;他为家乡发展挥洒过汗水??如今,他退休在家了。有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也有岁月留下的磨痕,更有工作带来的劳累。他应当休息了,他只应该享乐了??然而,事情却正好相反,他不仅没有心安理得的去享受悠闲的生活,却每天都在为本地的发展忙碌。他的名字叫**,一个慈祥而不平凡的老人。**,男,汉族,四川洪雅人,1948年4月生,196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入伍,退伍后历任桃源信用社会计,桃源公社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书记,吴河乡党委书记,**镇镇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人大主席等要职,1999年3月退休。一位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者“宝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定落后”。该同志退休以来,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在担任退休支部书记后,带领支部一班人认真健全完善并严格坚持党支部的学习和工作制度,组织老干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联系本支部实际,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现实环境中自觉转变传统观念,使离退休干部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不断提高,10多年来组织退休干部通过快板、四言八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下村入户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上百次,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13年来先后送走了10位曾今一起战斗过的老战友,每次他都亲自参加悼念会,亲自为他们写悼词,肯定他们一生的成绩,号召党员化悲痛为力量正确对待人生观和人生的价值观。一位地方发展的领跑者在工作岗位上忙习惯了的他退休后更是闲不住,积极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面对家乡阳沟交通不畅的现状,他深知要想富想修路的道理,他下定决心要为他的生养之地开山筑路,造福后人。20XX年他主动捐款2600元,发动群众经多方筹资,新开人行路1000多米,建成一座20米的水泥桥,解决过去出社赶集绕同一条河6次的问题。次年,他又召集村社干部到镇上和县级主管部门反映行路难、交通差问题,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经过无数次的汇报协调后,最终引起两级政府重视,划拨专项资金6万元,启动了公里碎石路的修建,于20XX年完工,一改阳沟没有汽车声的历史。20XX年他又多次向县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最终争取硬化资金30万元,经不分日夜的做群众思想工作,人均集资1万多元,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20XX年,**所在的村开
本文标题:老党员先进事迹【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6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