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最新4篇)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最新4篇)【导读】这篇文档“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最新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八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一篇】八年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榆次九中初二年级115班小组成果一、主题名称:榆次九中八年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二、调查时间:9月20日——9月26日三、研究问题: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造成原因。四、研究目的: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对策性和建议,也供有关教育部门参考。五、研究方法:八年级115班5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能较好的评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MSSMHS共有60个题目,包括十个分量表,该测验各项目区分度好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进行测试。六、研究步骤:(1)9月20日—9月23日进行全班调查,9月24日——9月26日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2)主要研究九中8年级学生心理健康。(3)目的为发现并找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总结解决方案。七、小组成员分工:、赵相龙(调查总负责人兼此文档编辑者)杜馨楠、宋振慧(设计研究计划)展羽洁、张岳骏、李建达、乔帅伟(调查并统计资料)乔慧君、闫俊毅、李智航(找出并分析心理问题)韩东益、葛严涛、王婷玉、崔宇鑫(得出结论)八、研究成果:(一)八年级心理主要表现:1、过度焦虑,烦恼的情绪反应2、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走入另一个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没有恒心。3、注意力不持久,爱隐居,经常做白日梦。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过隐居的方式逃避现实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的中学生活充满向往,经常做白日梦。4、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5、害羞。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容易在异性面前害羞。(二)结论1、榆次九中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2、男女生比较,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男生。但总体差异不显著,而在抑郁和焦虑两个因素上男女生差异显著。3、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这几个方面,中等程度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三)成因分析1、生理因素的影响进入少年期的毕业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异性的眼中的形象,由于世俗文化的牵制和约束而无法表达出来,造成情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心理因素的影响一是性格缺陷。如过于孤僻、压抑、内向,过于急躁、固执、偏激、多疑,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好强,娇气、不善交往而游离集体等等是减弱学生抗衡紧张刺激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二是升学特有的心理困惑构成的持续的紧张状态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由于学习成绩一般或比较差,考重点高学无望;由于父母对升入重点中学的要求过高,给学生的压力过大。这些特有的精神压力可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异常,对学习和前途感到异常烦恼。(四)建议1、学校教育方面(1)继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搞好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师资培养,重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如通过讲座、宣传栏、个别辅导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知识、生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2)重视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学生焦虑、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的调节作用。学校应经常性的组织学生群体活动和体育锻炼,以此来增强学生体质和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加强学校对学生身心调节的主导地位。2、家庭教育方面(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适度,不能不切合实际地增加学习负担,对孩子,不能仅关心学习,更应该重视子女的精神需要、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培养。(2)家长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孩子正确归因,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3、社会方面(1)通过立法形式,强化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防与治的意识;(2)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大力惩治腐败等社会比较严重的不良风气,给我们的下一代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二篇】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和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才具备应付未来世界挑战的本领。当代青少年担负着21世纪中华民族快速发展与全面振兴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他们的素质尤其是身心素质状况越来越引起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一、调查者基本情况:以铁岭市胜利小学二年级学生50人,三年级学生50人,共计抽样调查学生100人。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调查讨论下面五方面内容,一是家庭状况方面;二是学生情绪方面;三是人际关系方面;四是学习态度方面;五是学习习惯方面。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显示:1、家庭状况方面:家庭收入每月500—1000元的占38%,每月500元以下的占34%,每月1000元以上的占28%。认为家庭非常幸福的占64%,比较幸福的占29%,比较不幸福的占4%,不幸福的占3%。2、情绪方面:自身烦恼是否很多?认为没有的占55%,一般的占30%,比较多的占10%,非常多得占5%。主要烦恼在哪些方面?认为在学习上的占27%,在同学关系上的占25%,在性格上的占15%在身体健康上的占12%,在家庭问题上的占11%,在经济问题上的占10%。3、对学校和师生关系:对学校满意程度:认为非常满意的占55%,一般的占34%不满意的占11%。与教师沟通程度:认为非常好的占45%,一般的占36%,没有沟通的占11%。(二)调查分析:1.由于处于城市周边乡镇,多数学生父母都以贩卖蔬菜赚钱。每月收入500元以上的家庭居多。许多家长认为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业的追求。部分家长在家中惟我独尊,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与孩子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家长期望值过高,家庭生活不是很幸福,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过多被宠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不会主动与人合作。在家中许多家长放任孩子玩,或者是对孩子物质需求有求必应,养成了比吃比喝、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2.学生主要烦恼在学习方面。主要原因有学生来自家长、教师、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在以往的时间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觉得学校教育主要是尽可能多培养“应试人才”,提高升学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内只抓智育,而课后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加上社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没有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3.在与父母关系上,学生所希望的理想的父母,是理解自己的行为,并给予关爱、温暖的占大多数,在与父母产生分歧的最主要原因认为是父母不理解我的行为。所以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很好地沟通。主要原因就是家长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溺爱过渡,干涉过多和家长素质偏低造成的。4.在师生关系上,主要表现缺乏理解和沟通。在同学关系上,处理不当。调查发现,学生交友的最大障碍性格上的差异。大多数学生想交友但不知怎样交,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和同伴相互排斥的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过多被宠爱,使他们养成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不会主动与人合作。在小学接触的同伴比幼儿时多了,如果还是一切以我为中心,必然难以与同学、伙伴合作,或只与两个较熟悉的同学来往,不敢也不愿意结交新伙伴。也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不能认识自己。多疑、敏感,常被同伴群体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反抗性强,好斗,不受其他同学欢迎,被同伴拒绝在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嫉妒心理极强,产生一种自己得不到又不想让别人得到的狭隘思想,这些都有碍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和谐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使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心情郁闷、不安和烦躁,甚至少数学生感到极度孤独,并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5.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虽然正常的居多,但有问题者所占的比例也不少。由于家庭的溺爱,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呵护,一些学生惧怕艰苦、依赖性强,学习、生活中的一丁点困难就会对其情绪、意志力、信心等产生较强的冲击,影响正常的学习过程;农村家长中较普遍存在着的家长本身素质跟不上导致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学生智育的发展,不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不重视学生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一味地放任自流造成学生在学校表现出自律意识差或性格孤僻、怪异,不合群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四、采取建议与意见(一)确立心理健康意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忽视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学少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各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辅导解决。现代社会需要学校培养的人,必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学业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有积极影响,但不能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当作仅仅为教学、考试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使他们的全面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二)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应重视引导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辅导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三)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加强个别辅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没有相应的机构,就不能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所以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心理辅导机构,并在教师中培养兼职的心理辅导员。这样才能开展活动,及时帮助个别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和障碍。(四)进行家教讲座,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宠、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分严厉等,会使子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另外子女与父母产生分歧、矛盾的最大原因是不能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所以我们有关机构要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修养和品行,做到言传身教。做到优化家庭环境,营造一个民族、平等、和谐、信任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健康成长。五、总结经过这次调查,更加让我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希望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小学生的父母以及小学教师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2010年11月19日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第三篇】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下面是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借鉴。篇1学生的身体和心
本文标题: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8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