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幼儿教育人文素质的培育
幼兒教育人文素質的培育田野引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於2004年9月22日所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施政報告(何厚鏵,2004)中明確宣示要致力教改准備,推動澳門社會的人文發展,並將提昇學生知識素質和人文素質作為最終的教育目標。報告闡述了人文建設的重要價值是鑒於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和對外開放,並毫不掩飾地指出澳門社會目前的人文建設已不能滿足社會全面發展和對外交往的需要,倫理水平也不能滿足世界文化多元的需要。報告還強調澳門是一個善良、多元、接納、共融的社會,是澳門社會優秀的人文傳統和精華所在,並號召全社會的公民要延續這一優良傳統,將之發揚光大。從而進一步提出教育是決定人的素質的關鍵,而人的素質又是社會公民素質的集中表現,因此又決定了社會公民的素質。眾所周知,一個人的人文素質是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積累、陶冶、吸收、內化、昇華等才能逐漸養成,涉及到不同階段的教育。本文主要關注的是幼稚教育階段的人文素質培養,因為這一階段的教育和兒童的發展對一個人一生的文化素養和知識結構造成深遠的影響,我們必須從幼稚教育開始培養兒童的人文素質。本文試從幼稚教育生活經驗統整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角度,探究兒童生活經驗和人文素質之間的關係,以期對幼兒教育人文素質培養提出一些建議。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文獻探討方式結合幼兒生活經驗統整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進行研究。筆者以文獻收集、整理、分析來闡述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質和重要性;根據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趨勢,探究發展人文素質教育的理據;通過建議以兒童生活經驗為主進行統整教學設計和實施,來分析在幼稚教育階段,兒童生活和學習經驗中與人文素質相關的元素,以期主動配合政府施政報告中所提出的提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人文素質那麽,什麼是人文?什麼是人文素質?弄清楚人文素質的內涵將有助於我們1進一步明確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有關人文一詞,商務印書館2000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的注譯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換句話說,人文即是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環境之互動與表現(郭正賢,2001)。人文素質從廣義上理解可以指人類要明白人類不同與一般的動物和機器等物體(燕國材,1995),有其獨特生存的價值,對生命和生活充滿憧憬,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是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巨大力量,但同時又要學會與不同民族和睦相處,並與大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為此,人類要不斷提昇社會文明水平。就狹義上來說指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人生的價值觀、知識、能力、個性、品質、風格等。提昇個人的人文素質是一個人成長的終身目標,不但要通過人生不同教育階段得培養實現,而且是終身教育的長期課題,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學習。因此,作為一個個體要不斷地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有一些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和探討人文素質的問題,筆者相信以下這些論述可以對設定教育的目標和任務都是有參考價值的。素質結構有學者認為,人的素質可以分成以下結構:生理素質層次、心理素質層次、文化素質層次和個性素質層次(楊銀付,1997)。生理素質是基礎,指的是有健康的體魄。心理素質通常指認知、情感、意志、需要、興趣、心態等方面。文化素質包括德、智、美等綜合能力。個性素質涉及到差異、潛力、創新、批判等高層次的素質。素質內容有學者指出,人的素質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王振愧,2004):(1)具備人文知識,涉及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本知識,如歷史、文學、政治、法律、藝術、哲學、宗教、道德、語言知識等;(2)理解人文思想,包括理念,如何體現強烈個性色彩、民族色彩、國家色彩;(3)掌握人文方法,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學會包容、接納、多元、溝通、理解等不同文化情景中的生活體驗;(4)遵循人文精神,公平、民主、自由、和平相處。素質層面更有學者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剖析人的素質,並提出六個層面的指標體系,包括自律的道德情操、適應性的認知及行為能力、追求卓越的動機、均衡的價值體系、統整的自我規約系統、豁達的人生觀(黃光國,1999)。2以上學者分別從素質結構、素質內容和素質層面討論人文素質,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從教育的角度,可以將以上學者有關人文素質的要素歸納為身心素質、知識素質、文化素質、倫理道德素質。人文素質教育(一)身心素質身心素質包括有健康素質和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只有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兒童,才能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能。兒童的身心素質是兒童全人發展的基礎(楊銀付,1997)。人的身心素質指標(黃光國,1999)不僅指身體健康指標,包括體力、精力、耐力、等生命指標,還涉及到人的生存和人生追求動機、進取心、包容性、成功與挫折的承受力等健康心理指數。兒童身心素質教育需要應因每一個兒童的特點,因人施教,尤其是心理素質教育,差異性很大。(二)知識素質知識素質包括對知識的認知、掌握和運用的能力。知識的學習和擴大可以是基礎的和廣泛的,也可以是專業的和特殊的。對於知識的認知可以從知識的廣度獲得,也可以不斷挖掘知識的深度習得。知識素質的要求不僅擴大對知識的獲取和知識面的擴大,還必須適應當今世界科技資訊時代的發展的需要,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昇挖掘知識和管理知識的能力,加強篩選、判斷、獨立思考、批判、創新等終身學習的能力。(三)文化素質文化素質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由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種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的一般體現。人的文化素質尤其受到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作用,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對人的整體素質表現與評價。文化素質教育是通過人際互動、生活體驗、環境熏陶,不斷地、自覺地吸收並內化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從而形成卓越的、穩定的人格品質的過程(閆大偉,2002)。文化素質包括對人類文化多元的尊重、對人文藝術的欣賞、對人類世界和自然生態環境的關懷、對生命的愛護、對卓越知識的追求和開拓等能力。在傳遞和發展本民族文化遺產的同時,增進對其他不同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瞭解,發現人類文化多元特性和共同價值。因此,學會表達、平等對話、和平協商等能力也是文化素質表現的重要指數,更是人際關係發展的基礎。3(四)倫理道德素質倫理道德素質指的是人能夠遵守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關系係的準則和規範(孫抱弘,1999)。倫理道德素質涉及到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事;什麼是值得提倡的情操,什麼是要受到譴責的行為。倫理道德素質注意倫理、禮儀、誠實、守法等方面的教育,提倡遵守社會行為規範。(五)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的理據人文素質教育是以提高社會和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是人的綜合素質教育,人文素質教育是人的終身教育。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建立在以下理由之上:時代發展隨著社會不斷的向前發展,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也是人的素質的競爭,關鍵還是取決於人才的培養。如何在物質發展的同時,提昇人的人文精神,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是學校教育工作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務。民族進步澳門於1999年回歸祖國,而振興中華又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目標。要使得中華民族強盛、國家強盛,躋身於世紀先進民族和國家之林,就要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公民素質和文明程度。在保存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同時,研習外族、外國文化的真諦,並使之融入自己的文化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成為發展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推動力。科技發達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大標志。但科技的發展並不自然導致倫理道德的進步和人的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在強調科學技術的發展的同時,要重視倫理道德的進步和人文精神的發揚。強調人文素質教育正是要通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獲得二十一世紀社會所需的認知、情意和技能。社會轉型澳門在經歷社會開放和鄰近地區融合時期同時,加大了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力度(何厚鏵,2004)。澳門在發展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和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澳門和不同國家年輕人之間的交流和往來也日益增強,在經濟方面也開辟了廣泛的合作領域和渠道。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將有助於澳門人繼承和發揚善良、多元、接納、共融的優秀人文傳統,保留獨特的倫理溫情,4推進社會更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學生個性發展教育要使每一個兒童得到充分的發展,學校就應當最大限度地尊重個性,追求每一個兒童個性的發展(鍾啟泉,2000)。人文素質教育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要發展人的個性,使他們成為和諧的人,全面發展的人。人文素質教學設計與實施之建議隨著幼稚教育的發展,幼稚教育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日漸受到多方人士的關注和重視。雖然許多學校崇尚不同的教學理念,但以主題教學為主的課程設計和實施方式已廣泛被學校採用,並成為教學的主流。主題教學不僅成為幼兒教育課程設計的一種手段,而且也是課程統整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實際的效果如何,取決於對主題教學的認識和如何計劃和實施。在許多年的學校觀察和視導過程中發現,教師們在設計教學主題時,往往忽略了Ausubel(1968)所提到的「概念」,尤其是大概念與小概念的關係,以及小概念之間的關係。至於如何將概念與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兒童從活動中獲得哪些人文知識價值體系,教師往往欠缺思考。澳門的幼兒教師不能再完全依賴外地的教材,是時候下定決心發展具澳門特色的優兒教育課程,開發適合澳門兒童生活經驗和身心發展的教育主題(田野,2001),創造並落實以兒童人文知識和能力為主的主題教學,將培養兒童身心素質、知識素質、文化素質、倫理道德素質的發展融合到幼兒教育課程中,從幼兒階段開始就奠定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一)課程設計筆者一直比較重視推廣以人文素質教育為主的優兒課程計劃,並鼓勵澳門教師們參與課程設計和發展工作。筆者曾在1999至2000年之間和來自澳門七間幼稚園十位教師進行合作,進行以人文素質為重點的課程活動設計:“認識澳門”、“澳門人的生活”、“澳門新設施知多少”()。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完全可以根據兒童成長的環境和生活經歷,開發適合澳門幼兒發展的課程,培養兒童積極的自我概念和對多元文化社會的瞭解5和認識,減少種族與族群的偏見歧視,學會互相包容、尊重、接納、關懷、欣賞不同文化之內涵,提倡主動思考,合作學習,提高分析,批判及鑑賞能力。為此,需要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使兒童得到和諧的發展。通過一系列有系統的認識自己、認識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四方面的主題開發和綜合活動教學,讓兒童更好地瞭解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更好地欣賞自己的表現與創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生涯與終身學習。學會與他人溝通、合作與分享;學會相互尊重、相互關懷、相互欣賞。培養兒童對大自然主動探究的精神,掌握和運用各種生活技能,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兒童多與社會接觸,積極關心並參與社會活動,更多地瞭解多元文化社會的特徵及文化內涵,更多地認識平等、民主、自由等概念,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盡一個世界公民的責任。最終實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人文素質教育目標。對自己的認知認識自己”是一個傳統的主題,但要創新、要有特色,要結合澳門兒童的需求和興趣,就要開發新的主題。以下是一些有關認識自己的主題,如:我是誰?我喜愛的故事書、我養的動物、我喜歡的玩具、我喜愛的運動、我喜愛的食物、我愛聽的音樂、我的生活習慣、我的字畫、我的家庭、我的學校、我的智慧、我的創作、我病了、我的夢、我的身體、我的性格、我的外貌、健康的我、快樂的我、鏡子裡的我、老師眼中的我、爸媽眼中的我、我眼中的我、我的生日、我長大了、我進步了、男和女等。通過認識自己的主題教學,讓孩子鼓起勇氣,積極面對人生,做一個有性格的我,有智慧的我,有志向的我。對人際關係的認知除了“幫助過我們的人”主題外,父親節;母親節、生日會、做朋友、我的同學、我的老師、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姐姐、我的哥哥、我的妹妹、我的弟弟)、我的鄰居、我的叔叔、阿姨、學校運動會、親子同樂日、學校開放日、故事會、6戲劇表演、演唱會、值日生、小記者、小畫家、小攝影師、小設計家等主題都可以開發,通過參加各種活動
本文标题:幼儿教育人文素质的培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