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校管理心理形成性考核册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形成性测评是学习测量和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形成性考核,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测评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彤成性考核册》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结合您的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测评方法、要求与试题的汇集。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学校管理。通过您完成形成性考核册中要求的任务,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您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巩固您的学习成果。2.增强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3.实现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帮助您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改进。4.学以致用,提高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获得相应的成绩记录。通过您完成形成性考核册中要求的任务,教师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您的学习态度。2.对您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过程、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3.了解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4.分析并帮助您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学习。5.记录您的学习测评分数。中央电大对形成性考核管理的基本要求:完成《形成性考核册》的规定任务,是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电校考[2005]12号)文件规定: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小于或等于30%时,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必做实验),成绩及格,并且完成一半以上的形成性考核任务,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大于30%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必须达到60分以上,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亲爱的同学:学校管理心理形成性考核册你好!欢迎你来学习《学校管理心理》课程,希望这本形成性考核册成为你学习的向导和助手。在自主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建立清晰的自我反馈渠道,否则就像一个人蒙上眼睛画画,永远不知道自己画的是否正确。我们编写形考册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建立一个自我反馈的平台,使教师和同学们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调整学习计划,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保证学习质量。使大家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清晰地了解和把握。知道自己是否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运行,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修正。为了让大家建立本课程的知识框架,我们按照学校管理心理的内容将本形成性考核册组成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绪论;第二单元——个体心理;第三单元——学校群体心理;第四单元——学校组织心理(包括领导心理)。每个单元基本由三块构成。第一块:平时作业,其目的是考察同学对本单元学习目标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这一部分必须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才能保证下一阶段学习的顺利进行。主要有填空、单项选择、判断、问答题、综合归纳、案例分析。第二块:小组课题研究,其目的是培养和锻练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因此大家要予以充分注意,具体要求见后边。第三块:学习情况评价.同学们要对本人这一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中的弱项和不足。使用本考核册的要求:1.按照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和各单元的学习提示,认真阅读教材。2.在阅读的基础上,应会总结归纳各章节的主要理论和知识点。3.在学习中我们倡导的学习原则是踏实读书、积极思考、善于提问、学以致用。4.本考核册强调学生积极利用远程学习手段,如上网查找资料、参与电大在线讨论,积极开展学习互动。建议计分标准:本考核册总计40分。第一单元1分;第二、三、四单元各13分,其中平时作业9分、小课题研究3分,学习情况评价1分。具体计分细则由各地课程辅导教师制定。学校管理心理课程组学校管理心理作业1绪论(第l章)学习提示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即学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学校管理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学校个体心理(主要是教师积极性的激励)、学校群体心理、学校领导心理、学校组织心理,(学校领导心理可以包含在组织心理里)。综合归纳1.请描述管理科学发展的五个阶段。思路:每个阶段被称为什么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管理管理科学发展阶段序号1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形成时间代表人物2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形成时间代表人物3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形成时间代表人物4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形成时间代表人物5理论名称主要观点形成时间代表人物2.学习第一章后我们明确了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的组成。请描述学校名理心理的主要内容,并按下列的图框画出简单的树形图。说明:领导心理可包含在组织心理里,_I边大的空格写出对应的理论。(可结合录像教材)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作业2个体心理(第2、3、4、7章)学习提示1.对应个体心理的是激励理论和教师生命周期理论,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大家在阅读的基础上,按照归纳题中的要求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会有益于记忆和理解。2.本课程的个体心理主要针对的是教师,因此了解教师需要的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进行教师积极性的激励,以及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了解;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教师态度的转变,这些构成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对态度改变的两个理论要有一定的了解。平时作业一、填空1.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的总和。两个方面。2.我们所说的心理现象一般应包括人的()和()3.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人的典型气质类型一般有多血质、()、()和抑郁质。5.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急燥属于()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6.谦虚或骄傲、勇敢或怯懦、勤劳或懒惰是人的()特征。7.个体的能力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和()两个方面。8.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常被称作.9.一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能代表所想测量行为的真正特征,我们称它为()。10.测量人性格常用的有自陈测验和().11.遭受挫折后人的直接反应方式主要有情绪反应、攻击、()()和()12.态度的三种成分是认知、()和()。13.教师的三种工作态度有工作满意度、()和()14.教师态度的三个主要特点是态度的稳定性、()、()15.影响说服者说服力因素的是()和()。16.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在儿童心理学中称为()。17.考察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立足点是()和()18.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二、选择题1.“善良与忠诚、勤奋与刻苦、谦虚与自尊”等是描述人的下列哪种性格特征?()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意志特征D.理智特征2.以理智、意志、情绪三种心理机能中哪一种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的方法被称为()A.内外倾向型B.机能类型C.独立型与顺从型D.优越型与自卑型3.独立型与顺从型性格分类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阿德勒B.容格C.威特金D.卡特尔4.能力总是和人的()联系在一起。A.活动B.性格C.气质D.兴趣5.测验量表可靠的程度被称作()。A.常模B.信度C.效度D.区分度6.下列智商公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IQ=(C·A/M·A)×100B.IQ=(M·A/C·A)×100C.IQ=(C·A/M·A)×10D.IQ=(M·A/C·A)×107.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属于()需要。A.物质B.精神C.生理D.安全8.根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下列哪个命题是错误的?()A.激励(+)导致满意B.激励(一)导致没有不满意C.保健(+)导致不满意D.保健(一)不会降低努力程度9.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E高×V高=M高B.E中×V中=M中C.E低×V低=M低D.E零×V扣=M中lO.“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又难割舍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11.下列挫折反应中,哪种属于理智的、建设性的行为反应?()A.幻想B.升华C.回归D.压抑12.阿Q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这属于下列哪种防卫方式()A.反向行为B.压抑C.合理化D.升华13.“酸葡萄理论”和“甜柠檬理论”是下列哪种防卫方式?()A.压抑B.替代C.升华D.合理14.脱离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道路的形式是()。A.培训B.反思C.退出D.更新15.决定人态度的核心是对()的认定。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价值16.教师对学校及其目标的认同属于()。A.工作满意度B.工作参与C.组织承诺D.工作投入17.对学校的工作提出建议属于下列哪种表达对工作不满的方式。(A.积极性——建设性B.建设性——消极性C.消极性——破坏性D.破坏性——积极性18.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中下列哪种选项属平衡状态?()略19.通过参与活动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是从改变个体的()人手。A.认知和情感B.行为C。认知D.情感20.惩罚学生是压力下的()反应。A.情绪B.行为C.情感D.意志三、判断题1.气质是最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2.高级神经活动中强、平衡、灵活性低属抑郁质气质。3.人的性格可以表现在活动中,并对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4.能力类型上的差异也可以称为能力本质的差异。5.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与标准差称为心理测验的信度。6.高信度的测量一定是高效度的。7.目标是连接动机与需要之间的桥梁。8.马斯洛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需要的层次越向高层次发展。9.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10.奖金既是“激励因素”,又可变成“保健因素”。11.挫折即指人们碰到的外部困难与阻碍。12.“又想吃,又怕烫”的矛盾心理属于趋避式心理冲突。13.迁怒是一种合理化的宣泄形式。14.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决定人的行为。15.教师不满意的表现都是消极的。16.人际关系不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17.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18.当说服信息引起说服对象的高度恐惧时,说服最有效。四、问答题1.在实际中,如何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实施管理,可针对1—2种气质说明。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3.什么是心理挫折?说明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和行为表现。4.简要说明教师生命周期理论,你认为自己处在哪个发展阶段?5.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教师态度的特点是什么?改变教师态度,应注意哪些问题?7.结合实际谈谈目前教师面临的压力,及缓解对策。五、综合归纳1.请依据教材91页的激励模型的图示,并通过自己对行为发展过程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在第三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学派提出的强化理论等6个激励理论。请按照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这三个类型把你学习过的激励理论进行分类,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每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理论的提出者或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观点。六、案例分析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试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论述以上管理方法之所以产生这样效果的原因。小组课题研究操作要求:1.组成学习小组,每小组4—5人,根据小组成员情况从以下选题中选择适合的一题。2.依据所给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准备,搜集资料,撰写讨论提纲。3.参与小组讨论,做好讨论记录表。4.拟定课题报告提纲,进行小组分工。5.撰写课题总结报告,不少于1500字。附在本单元作业后,自己的结论请在下表中详细说明。6.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给予恰当评定和记分。课题内容1.教师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提示:教师需要的特点;如何解决教师的需要;管理者对教师的行为要做出正确的归因。你们学
本文标题: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00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