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浅谈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设置与技能型人才培养
浅谈“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设置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摘要】随着,当今计算机网络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社会急需大量新型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上困难重重,如何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就业对接,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本文从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对于课程设置的决策,目标和实施给出几条建议,希望能抛转引玉,唤起同行老师们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及课程设置的关注。【关键字】课程设置技能型人才【正文】一.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在过去的7、8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个人拥有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市场目前急需大量新型的“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那么,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又是什么样呢?据统计,市场对新型计算机专业需求高达12万,而实际拥有量不足5.4万,人才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5年,中国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信息服务的新型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网络人才严重告急。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不足6万名计算机与信息类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近100万的人员,输入远远小于供应。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之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T职业教育机构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人才。虽各方面的教学和培训在加强,但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短缺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开有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那么能否在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量的计算机与信息类人才需求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初级或中等网络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更多的职位更欢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但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让人堪忧。我校是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是我校的“准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我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0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了解,我校的首届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学生不到70%,计算机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比例则不足30%。而且大部分(80%以上)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有的学生到单位做的工作完全是与本专业脱离的。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而是很多岗位我们毕业生无法胜任,而这些岗位恰恰就应该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究其根源,我个人认为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早在21世纪初期,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共同发起“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简称“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在调研了我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后,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三个专业方向:1.计算机软件:培养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2.多媒体应用技术:培养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而我们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三个名称太大,缺少方向性。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是:第1,2学期“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完全一样。到第3学期时都有两、三门可以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其余课程设置都相同。到了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每个专业总算有了自己的专业课程了,但也是数量很少,最要命的是这个学期还未能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就已经出去实习了,根本学不了什么专业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很能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性特点,但是缺乏实用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覆盖面的确广,但比较肤浅,做不了实事,无任何就业优势。关注一下,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及应用专业”的学生两年半的时间里所学的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原理及简单汇编语言》,《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电路》,《常用软件》,《网页制作》,《多媒体》,《网络安全技术(选修)》,《计算机网络技术》,《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开发》,《C语言开发》,《电子商务》,《动画制作》,《图像处理》,《办公室设备使用》等等。试想,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两年半里精通这么多?也许,我们担心我们的毕业生如果掌握的技能过于单一会减少他们就业机会,而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凭借专业技能获得择业机会。因此,个人认为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整个计算机专业设置也并不是很合理。三.课程设置,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动手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应该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这里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而且是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以下是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1.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例和应用方法。2.课程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具体的。应该设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也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通过设立计算机网络试验室,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增加真实感。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对模块做增减。无论是每门课程本身设计的目标,还是整个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宗旨和指导思想,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子目标,都要力求具体化,有针对性,有明确的内涵。总目标的表述可参照行业特点,但分目标与子目标要尽可能行为化。3.注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中职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很多学校都有专门的“就业办公室”,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学校校园网建设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网络资讯公司有业务来往,我们应该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课程设置的决策参考应该是来源于社会需求,并满足社会需求的。所以,我们应该动用所有的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设计出最合理的课程体系。4.或者,开发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是落实新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这是将新课程设置落到实处的最直接手段,也是最有效的。的确,课程设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可能是一篇文章或者短期的讨论就能说清楚,设置过程更要经过集思广益、深思熟虑、反复考证。本人从教学角度出发,认为以上几点应该作为重点考虑的方面。四.教师队伍是实现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演示正确无误,实践管理高效有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应以此为目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苦练教学基本功,争取个个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生产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克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所面临的掌握新技术的瓶颈,下大力加强计算机教师专业技术技能素质的整体提高。五.硬件环境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基础。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它们的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体现实验、实习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前,我校已经搭建起校园网,而且已经有数量可观的专用机房,可以说电脑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要,我们虽然有一个实训场室,但是里面的设备过于简单,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场室的硬件投入。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因为它将关乎学生的人生前途,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计,以及最根本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上是本人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同时,也希望藉此抛砖引玉,引起同行老师们对我们中职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关注!【参考资料】1.“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页于2006年4月8号发表的文章《中等职业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2.北大青岛授权培训中心《网络人才需求高涨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标题:浅谈计算机与信息类课程设置与技能型人才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