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讲比较诗学起源论一、物感说与摹仿说二、文道说与理念说一、物感说与摹仿说物感说与摹仿说共同之处:1、都是为了探讨文学艺术的产生问题而提出来的。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春秋战国成书的《礼记•乐记》,可以说它们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在西方,亚里斯多德《诗学》厘定了三种摹仿理论: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二、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三、按照它们应当有的事。《诗学》中指出:“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摹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人对于摹仿的作用总是感到快感。”“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在中国,最早明确提出“物感说”的,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的《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记•师乙篇》:“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1)自然景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2)社会生活:“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时序》)2、都认为“摹仿”与“感物”不仅取决于客观世界,而且还与主观自我密切相关,“摹仿”与“感物”,都离不开人的“天性”与“本能”。亚里斯多德:“‘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与节奏感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作出了诗歌。”“摹仿是人的本能。是“出于人的天性”,“文艺摹仿的对象是人生”。《乐记•乐本》:“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乐记•乐化》:“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诠赋》)(一)再现外物与表现内心摹仿说:再现外物物感说:表现内心西方的摹仿说重在再现外物。例如,亚里斯多德:文艺对于现实的摹仿是真实的,而且艺术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实。“惟妙惟肖的图象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亚氏认为,哪怕是丑恶的形象,哪怕“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只要描绘得惟妙惟肖,就能让人“感到快感”。在“摹仿”一定要逼真,只要逼真,丑也可以化为美。这种惟妙惟肖的“摹仿”,就是所谓“再现”。西方的“表现论”(expressiontheory),或称“情感论”(emotionaltheory)。1878年,弗尔龙出版的《美学》指出:“所谓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表现即意味着使情感在外部事物中获得解释,有时通过具有表现力的线条、形式或色彩排列,有时通过具有特殊节拍或节奏的姿势、声音或语言文字。”代表学者:法国的弗尔龙,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科林伍德。中国的“物感说”重在“表现”例如,《乐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再如,就言志诗论而言《乐记》:“诗言其志也。”《尚书•尧典》:“诗言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孔颖达《正义》(《左传》):“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文心雕龙》:“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二)抒情言志与描述现实“摹仿说”主张“再现”,重在叙事。势必客观地描述现实,所以“叙事”是“摹仿说”的特色。“物感说”重在抒情“物——情——文”例如,《乐记》:“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1、西方诗学的描述现实论布瓦洛:“我绝对不能欣赏一个背理的神奇,感动人的绝不是人所不信的东西。”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苏珊•朗格:“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转化成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布洛克:“艺术表现本身,乃是使某种尚不确定的情感明晰起来,而不是把内心原来的情感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科林伍德:“一个人未到表现出来感情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有些什么情感。”2、中国诗学的抒情言志论感悟言志“赋、比、兴”即是一种抒情与叙事的方法,正是为抒情言志服务的。刘勰:“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味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境说总结西方文学传统以戏剧、叙事文学为主导,而“摹仿说”则要描述现实,重情节、结构、性格。中国文学传统以抒情诗为根本,“物感说”要抒情言志,重“赋、比、兴”。“物感说”引发了意境这一重要的美学观念,而“摹仿说”则导致了“典型”这一重要美学概念。(三)节制滥抒与自然流露西方:亚里士多德:“诗人在写作的时候,甚至要尽可能地做一个演员。…真正激动了人的方能使我们激动,或近似疯狂发怒的人方能使我们发怒。”“由是,诗要求优越的天赋的敏感,或近似疯狂的热忱。”“惊奇是悲剧所需要的,史诗则比较能容纳不近情理的事。”华兹华斯:“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狄德罗:“一般来说,一个民族愈是彬彬有礼,他们的风尚就越少诗意;一切在温和化的过程中失掉了力量。”中国:钱钟书: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得‘浪漫’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得坦率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含蓄的;我们以为词华够浓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认为‘直恁响喉咙了’,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不失为斯文温雅。”(《旧闻四篇》)总结“物感说”重在表现,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由此显示了中国文学强调情物交融,以抒情为主的诗学传统。“摹仿说”强调再现具体形象,强调叙事的手段、对象、方式,由此显示了西方以叙事为主的情节、结构、性格以及叙事文学的“典型论”。二、文道说与理念说文道说与理念说都偏重形而上的知识描述意义,也就是说,它们主要是一种主观建构而成的价值系统。(一)文道滥觞与理念渊源(二)心合于道与美寓于形(一)文道滥觞与理念渊源西方毕达哥拉斯:“美在和谐”柏拉图:“分有说”黑格尔:“尽管他(柏拉图)被认为是理念研究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他的抽象方法已不复能满足我们现代心灵的更丰富的哲学要求。”“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别林斯基:“诗的本质在于使无形体的理念具有生动的感性的美的形象”,“一切艺术作品都是由一个一般性的理念产生出来的,也正是归功于这理念,它才获得它的形式的艺术性。”中国:《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荀子》:“圣人备道,全美者也”;“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文心雕龙•原道》:“圣因文而明道”《朱子语类》:“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二)心合于道与美寓于形《荀子》:“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朱子语类》:“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故为车者必饰其轮辕,为文者必善其辞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出,文便是道。”西方:柏拉图假托苏格拉底:“一个东西之所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者为它所‘分有’,不管它是怎样出现的或者是怎样被‘分有’的。美的东西是由美本身使它成为美的。”《斐德诺篇》柏拉图:“我们经常用一个理念来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杂多的个别事物各有一个理念。”《理想国》’1、理念世界与生命本身2、阐明礼义与感悟哲理3、社会现实与神秘虚幻4、尚古开今与创新1、理念世界与生命本身西方的“理念论”存在于“理念世界”的“理想国”中,笼罩着一圈神灵的光晕;中国的“文道论”则为“生命本身”的体悟,充满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气息。西方:普罗提诺(流溢说):“这个世界的美和神之间,能够有什么相似呢?如果有的话,我们就必须说,它们是相似的。然而,它们怎么会有相似的美呢?我们认为,世界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念。”阿奎纳(信仰高于理性):对艺术的掌握,则以上帝为最确实。恩格斯(批判黑格尔的“理念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创世说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混乱而荒唐的形式。”中国:《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文心雕龙》:“原道心以敷章”,“经纬区宇,弥纶蠡宪。”
本文标题:比较诗学起源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1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