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用心育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德育工作作者:张攀工作单位: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师德论坛征文—理论探讨类【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面对现实中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我们的教育当中,我们不得不学会新的思维方式,更多将心理学的方式方法融入我们的传统德育当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分析,开展各种各样的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学校活动,更要注重对学校教师的心理学理论的培训。【关键词】心理学德育工作随着社会现代化变迁步伐的加快,人们的心理世界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各种心理问题日益引起心理学者的关注,其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引人注目。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障碍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基于这种现实的需求,学校德育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将心理素质的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本文主要探讨两者结合的理论依据,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来应对这些问题。一、两者结合的理论依据德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性,提供了将中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中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谓德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性,是指德育学和心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我国的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表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加以说明。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二、目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教育当中,人是中心,德育是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处于青春期的每个个性鲜明的个体,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实效性不大。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了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在德育工作中,有时过分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采用千篇一律的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甚至用规章制度进行抽象的政治说教,导致学生并未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更未将好的习惯和思想进行内化,只是迫于制度的束缚而敷衍了事。(三)心理问题德育化与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青少年心理受关注度的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但由于两者的差异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德育工作中出现了心理问题德育化以及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因此心理问题德育化是过分强调政治,把人的一切问题都看成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忽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不能科学和客观的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同时,德育问题心理化是指过分夸大心理学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心理学热的不断升温,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片面的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等同起来,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这就使德育工作偏离了原来的方向。以上两种认识倾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三、面对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广大教师如何应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在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一)学会分析学生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教师,我们不能总是抱怨学生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情绪不能解决问题,要静下来分析学生究竟是怎样的状况,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需要怎样的学生。这种分析也可以说是全面的心理分析,包括对学生个性分析,家庭背景分析,学习状况分析,这样才能让我们找到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二)加强心理培训心理学不只是一个专业,更应该是一种工具。现代的人如果不懂点心理学的知识,不能利用心理学知识为自己服务,那就说明他落伍了。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我们更应该懂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社会变革中人心理变化的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等,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青少年发展的心理规律。(三)处理好德育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常常会产生工作依据、工作重心与工作原则的冲突。面对这些冲突,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寻找减少冲突、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有效地促进心理咨询与德育间的联系。基本思路是:德育界负责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心理学界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界则为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注意研究德育过程中新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及时作出理论总结,并反馈给德育界。德育是我们喊了几千年的声音,德育工作在新的时期再不是做与没做的问题,而是实效性如何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在二十一世纪中具有竞争的实力,教育工作者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应止于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应注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有效的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以人为本,以心理学为依托,真正的了解学生,发展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德育最高境界。参考文献:1、《试论主体性教育》摘自《职教通讯》,作者张天宝。2000年2、《新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的思考》摘自《心理学》2004年3、《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摘自《教育研究》,作者俞国良,辛自强2000年4、《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摘自《职教通讯》2000年5、《加强和改进德育创新》摘自《教育研究》2000年6、卢秀安.《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1994/7
本文标题:用心育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