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
【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三年级)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2、指导学生交流分享的“【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四年级)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年级)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分享的“【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开展赛诗会。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三年级)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四年级)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介绍常州名人。4、制作小报。(五年级)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4、展望家乡的未来。(六年级)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十一月份:感恩(三年级)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四年级)1、名文诵读。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3、照片里的故事。4、制作感恩卡。(五年级)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六年级)1、为父母做一件事。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3、给父母写一封信。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十二月份:北小骄傲(三年级)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四年级)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五年级)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六年级)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3、写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三年级)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四年级)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五年级)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六年级)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2、我的XX故事会。3、制作新春贺卡。三、关于课程的评价(一)评价的指导思想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二)学生评价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三)教师评价要求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四)评价的方式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洁(校长)副组长:刘参、金淑文、成员:余华琴、黄春梅、汤路、王玉华、秦燕、董瑞倩、李燕萍2、管理网络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活动方案)4、课时安排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一、活动说明:花:理想、希望、幸福、友谊的象征,可比拟为真、善、美的化身。草:具有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树:参天大树,成材的标志,建设的材料。花草树木,是春的象征,春的使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对花草树木的知识研究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有兴趣。为培养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知识面,陶冶学生情趣,搞此活动。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名称。培养学生对花草树木的兴趣。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分类科、属、种……丰富学生知识。3、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种植、管理。培养学生爱劳动、动手实践能力。4、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教育。三、活动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本学期五、活动准备:1、请有关人员介绍花草树木名称,并做好笔记。2、订阅有关杂志,搜集有关花草树木材料。附上说明。3、取得家长支持,买一些有关书籍阅读。4、实地参观学校,联系花木园地,请园艺老师介绍。认识各种花草、树木,收集各种花草树木盆景资料剪贴。六、活动方法及过程:(一)请学校园艺师介绍校园花草树木名称1、认识校园内的花草树木。2、做好标签。挂签熟记。3、选一种植物观察。(二)搜集有关杂志,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了解它的属性及生长过程。(附上图、文说明)1、收集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图片。2、了解这种植物属性及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3、收集花卉盆景资料图文结合进行展示活动。(三)分小组在家里选一种植物种植管理,或去花鸟市场买一植物种植、管理1、选好植物种植(盆栽),定期浇水、施肥。2、掌握花草树木的管理方法。3、把植物集中放置到校园内。评选最佳种植员。七、总结活动。1、回顾自己种植的植物名称特点。2、结合自己种植过程谈感受。3、收集自己喜爱的花卉盆景图片剪贴、展示,感受艺术美。4、想象设计未来校园新貌。绘画评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一、背景提出当代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被长期娇惯的孩子,他们很少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感受和辛酸。为此,我特准备这样一个活动让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深入了解父母劳作的辛苦。二、活动时间:一周三、活动地点:学校家里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邻家四、活动目标情感态度目标:1)2)通过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3)通过这次活动后,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体谅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4)能够通过向父母的学习,鼓励中小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知识目标:1)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2)了解父母对家庭、社会和自己所做的贡献3)从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4)能客观说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和父母深刻的谈话能够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2)通过和周围邻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在了解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处事方面搜集资料时,可以培养深入思考、独立处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5)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五、活动条件:活动没有限制,适用于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六、活动实施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构思问题,单独完成提问部分,再集体讨论得出总结)1、准备阶段1)由老师事先联系一个本班学生家长较多的村2)设计好向父母提问的问题3)做多份问卷调查给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4)构思好几个关于父母劳作作时的'问题给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2、活动阶段1)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察,近距离地观察父母劳作,体会父母劳作之辛苦2)晚上,父母回家后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状况3)周末,就和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进行交流更进一步地了解父母的处事态度、原则和工作风范4)自己也写下对父母的感受和印象5)自己亲手做两张致谢贺卡给父母6)学会做一件简单地家务3、总结阶段归总讨论:回归到每组交流、讨论,互相介绍自己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和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七、活动意义:这次活动主要是加强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让当代新的一代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让他们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为父母着想、为父母分担。综合实践活动方案4一、活动宗旨:为了使学校德育课程内容更广泛,促进完善学生各方面发展,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归纳德育要素,使之规范化、集约化、精细化。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本着丰富德育活动课程的宗旨,为学生提供展示生活技能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舌尖上的蒲小”——迎六一“校园美食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收获快乐,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次六一实践活动要求人人参与,占本学年德育活动课程的五个课时。二、活动口号:“舌尖上的蒲小,童年里的味道!”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每班都有指定展区)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活动开始:上午9:00活动结束:中午11:00五、活动要求:1、统一时间、统一主题。分校区举行,班班
本文标题:【精品】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范例整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6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