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4章员工的态度与管理ppt
〖思考题〗1.p153学习游乐场2.p163案例分析3.讨论:“快乐的员工就是高效率的员工”这一说法对吗?请举例说明4.如何让人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并举例5.为什么执行一项全新战略里需要一个新领导或新团队(揭示: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6.p163六、实训题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丈夫:1,英雄救美,痛打臭流氓一次;2,送心爱的人999多玫瑰;3,抵御美女诱惑三次;4,接送女友上下班二年;5,照顾病中的你六个月的;6,学法律的,可以帮助你的事业发展的。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合适测试•选择的意义:1,安全2,浪漫;3,婚姻专一;4,生活;5实际;6,事业•选择了什么样的爱人,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幸福。•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学习目标1.理解价值观及其重要性2.区分态度的三种成分3.理解态度理论4.总结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5.了解态度改变原理及方法6.掌握三种工作态度的特点及管理第三章员工态度与管理管理游戏:设定价值序列•目的:1.为明确价值意识的序列;2.为互为矛盾的价值爱好,也尝试明确其序列;3.为发现成员间的价值基准各不相同;4.为学习接受互不相同的人的价值观•形式:集体参与,7人一组为宜•游戏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的种种判断,无意识就逐渐形成了判断标准予以抉择。诸如,这是我喜欢的,这是我不喜欢等价值判断。下页图中已经写了6种词句,请把你认为最具有价值的写上1,其次有价值的写上2,一直写到6为止,请务必避免出现重复的数字。虽然有些定义稍显飘渺,但一定要按顺序写上。写完后,各组再依结果,彼此相互交换话题加深印象•相关讨论:1.你的价值序列是什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2.与小组其他成员贩价值系列有何不同?3.另人的价值序列是否值得尊重?A.健康B.爱C.财富D.服务E.自我实现F.正义价值序列例图一、价值观及作用二、态度概述三、态度形成的理论四、态度的改变五、与企业、组织有关的三种态度主要内容第三章员工态度及管理死刑这种惩罚是对还是错?如果一个喜欢权力,是好还是坏呢?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一、价值观概述(一)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二)价值观的属性1.内容属性指的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2.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三)重要性1.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行为;2.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乃至行为;3.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决策;4.影响对个体及组织的成功的看法。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二、价值观的类型奥尔波特的价值观分类类型价值观特点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均称的价值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一节价值观三、三种经营价值观比较指标最大利润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社会效益最优一般目标最大利润令人满意的利润水平加上其他集团的满意利润只是一般手段,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指导思想个人主义、竞争、野心勃勃混合的,既有个人主义,又有合作合作政府的作用越少越好虽然不好,但不可避免,有时是必要的企业的合作者对职工的看法只是一种手段,只有经济的需要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本身就是目的领导方式专权方式开明、专制和民主混合民主、高度的参与式股东的作用头等重要主要的,但其他集团也要考虑并不比其他集团更重要•按照能力如何、是否认同价值观两个维度,可以将员工分为四种类型,如以下表格:思考:•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当你与老板意见不同时,而老板坚持自己的想法,你怎么办?•乔致庸及乔家的价值观和其选人术能力强能力不强认同AB不认同DC•价值观在管理实践中的启示:1.用人最好要志同道合的人,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吻合、具有同样追求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最好的结果。一个人才即使很便宜但与你的价值观不同,这种人才不能用。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但却有不同的价值观,也不能用;尽管一开始有能力的人为你创造价值,但却有重大的破坏力,让你的企业万劫不复。2.人才的追求要符合企业的价值观以及战略使命,如果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那么就应该将其淘汰另选他人。3.如果你的追求、价值观与企业不相吻合,你可以离开寻找与你追求价值观相吻合的公司。而选择留下,你就必须去执行,下属永远是下属,智囊永远智囊,并不具备对财产的拥有权以及最终的决策权。•成功倾向自鉴请认真回答下列每个问题,并把能反映你的基本态度的答案代号填在问题后面的括号里。基本态度:A.非常同意B.有些同意C.有些不同意D.不同意自鉴题评分ABCD1.快乐的意见对我来说比金钱重要得多01232.假如我知道这件工作必须完成,那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并不能困扰我。32103.有时候成败的确能论英雄。23104.我对犯错误非常的严厉。13205.我的名誉对我来说极为重要。32106.我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知道什么时候将会改变,并为此改变做准备32107.一旦我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32108.我非常喜欢别人把我看成是个身负重任的人。32109.我有些嗜好花费很高,而且我有能力去享用。3210自鉴题评分ABCD10.我很小心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某一计划上,除非我知道它会有积极和正面的成果321011.我是一个团体的成员,让自己的团体成功比获得个人的认可更重要的321012.我宁愿看到一个方案延迟,也不愿无计划、无组织地随便完成321013.我以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荣,但是我必须确定别人能否正确地了解我321014.我的工作情绪是很高昂的,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很少感到精力枯竭。321015.大体来说,常识和良好的判断对我来说,比了不起的点子更有价值。3210•评估1.0-15分:成功的意义对你而言,是专注于实现自我目标,充实的精神生活和美满的家庭2.16-30分:你对公司政策的不满,导致你在工作的义务和其他兴趣间寻求平衡,这个倾向促使你寻求途径发展与你目标一致的事业,你已经具备了成功倾向的能力。3.31-45分:你有很强的权力欲,你具备了谋求组织中高职位的能力。这个训练对你求职或用人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什么是态度?2.态度的成分3.态度的来源(形成)4.态度的改变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第二节态度与管理•我们在分析应征者能不能适合某项工作时,经常要关注他对目前工作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们就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对目前的工作不满也没有关系。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他认为的工作很重要,他对下一项工作也会抱着‘我以工作成就为荣’的态度。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跟他的工作效率确实有很密切的关系------通用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一.态度(attitude)的概念(一)定义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倾向。或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注:三者一般是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不一致时,情感起主要作用—核心。如当管理者对某下属持有一定态度时,就决定了他对该人的认知、情感及意向。(二)态度的构成(1)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人事或事的一种价值陈述,是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由信念、观点、知识或信息组成。如“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歧视是错误的”等,带个人倾向性的价值陈述。(2)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感情、情操与情绪。这也是左右一个人的态度并导致其行为的关键。如:我不喜欢乔,因为他歧视少数民族。(3)意向部分: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事作出赞赏或反对的意向,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如:由于我对乔的感受,我可能会选择避免和他往来。态度的行为要素是通过观察行为或询问关于行为和意图的问题来测量。如对女性管理者的态度,可通过观察下属在她面前的行为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三)态度的特点•对象性•社会性•内隐性•稳定性•调控性如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p132案例4-2•两极性思考练习1.p153学习游乐场二、态度与行为•问题:态度在什么情况下能预测行为?1.态度的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更有预测力2.环境压力压力大放弃自己的态度表现出与环境压力一致的行为环境对人的态度性质、强度和行为的一致性程度具有直接影响3.态度形成方式根据自己经历或直接经验为基础形成的态度,则态度与行为之间就有较高的一致性4.态度对象与个体的关系5.时间因素6.个性因素胆汁质的人其态度与行为一致性较高三、态度的形成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直接经验——对个人的态度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个体心理的影响:需要、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如对物理、数学的喜欢或讨厌注: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比来自间接经验的态度更强烈、更执着,也更不易改变。2、社会环境制度、群体、道德规范、习俗等3.媒体宣传宣传者威信(关键),宣传途径、方式、方法、内容的合理组合等如核泄露买盐风波的平息,标签影响态度p1374.个体心理因素㈡态度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提出了态度形成与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1、服从(顺从):即个体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上的服从2、同化:指人们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3、内化: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形成自己真正的稳固的态度或彻底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感情上是愉快的)★态度形成后,会使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如果形成了正确态度,就会使个体与外界取得平衡,否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四、态度的改变㈠定义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二)种类1.一致性改变(即改变态度的程度)2.非一致性改变(改变态度的方向)前者是“量”的变化,后者是“质”的变化。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三)改变理论模型1.平衡理论(learningtheory)2.认知失调理论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平衡理论1.海德的平衡理论(P-O-X理论)-----认知不平衡---心理压力和焦虑----改变态度P---某人;0---有关系的另一人;X----有关系的某事物或观点“+”——肯定关系;“-”——否定关系。poxpox++++_+poxpox+__++_poxpox__+_++poxpox_+____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结论:⑴海德认为,不平衡状态会引起内心紧张,产生痛苦和焦虑,主体P有将这种不平衡状态转向平衡状态的欲望和要求;如,P为母亲,O为儿子,X为儿子恋人。⑵海德认为,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变遵循“最小努力原则”,即个体将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促进平衡状态的达成。⑶消解不平衡方法有三:①改变P对O的态度;②改变P对X的态度;③设法改变O对X的态度。(续毕)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他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如对抽烟的危害的认知与抽烟行为☆基本内容1.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三种情况:①相互一致和协调;②相互冲突和不和谐;③不相关2.人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倾向,认知失调会导致心理上的不舒服体验,个体将试图主动地消除或减少它,以达到认知和谐。第三章价值观与态度4.人一旦出现认知失调,就不由自主驱使自己通过以下途径去恢复或保持相对平衡和一致性:①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②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③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3.个体减少失调的愿望的强烈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2)个体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能够施加的影响和控制程度;(3)失调可能带来后果的严重性;注:除了两个认知外,其他有关的认知也都对失调的程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如:对主张和平、参战、保卫祖国的认知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有二:⑴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避免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包括言语表态);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⑵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最好是引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包括表态),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观看《八路军》11集片段,思考
本文标题:第4章员工的态度与管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