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最新10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最新10篇)巴金爷爷在《鸟的天堂》这精选多篇课文中重点向我们描述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也就是大榕树)看到的不同景象。最后感叹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那么“鸟的天堂”为什么叫鸟的天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去研究研究。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正确读写“灿烂”“缝隙”“寂”等14个生字词,认识“桨”“暇”等8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大致了解作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刻画景物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刻画景物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教学难点: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喜爱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备环保意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歌曲与对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听一首腾格尔的蒙古草原民歌“天堂”,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听,用心体会一下这首美妙的歌曲(音频播放歌曲)师:好,同学们,歌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1:蓝蓝的天,清清的湖水师:嗯,真棒,记忆力真不错,看来是用心体会到了那个美景。生2:我的家乡就是天堂。师:回答得真好,从歌中体会到了歌手对家乡的热爱。师:那你们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生3:风景优美的地方就是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师:嗯,回答的妙极了,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和名川大山,同学们有机会可要去看一看呀!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那么鸟呢?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本,去看看《鸟的天堂》吧!导入设计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出课题,同时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进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二)讲授新课——初读1、自主探究:默读,轻读解决如下问题字词: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内容:思考下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2、检查反馈:字词:指明学生朗读多媒体上的生字词,学生互评;重点强调“规律”“缝隙”“应接不暇”的读音,“茫”“耀”的书写;自主汇报识字的好方法,结合多媒体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内容:文中讲述了榕树的特点及不同时间鸟的天堂所呈现出来的不现的优美景色。初读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清脉络,实现长文短教,为析读文本做好铺垫。(三)讲授新课——析读1、课文中榕树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相应句子加以说明。(1)作者和朋友们刚刚看到的榕树是什么样子?(像是有许多株,看不出主干在哪里?)(2)逼进榕树时,它的真面目又是什么样的?(是一株榕树,枝干不可计数——独木成林)(3)你知道枝干不可计数的原因吗?(枝上生根,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4)作者是怎样描写榕树树叶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儿逢隙,颜色翠绿明亮,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5)试着读一读,体会鸟的天堂静寂优美的情景。2、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找出文中相应句子加以说明(1)这里做为鸟的天堂具备了哪些条件?(涨潮时河水上岸,岸上会湿,人不会上去,河水滋养了榕树,使树更茂盛,农民们保护鸟在树上做的巢。)参考资料,少熬夜!(2)发挥想像,为什么说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太阳落山了,鸟都休息了。)(3)晨光里,鸟的天堂是一幅什么景象?(起初是静寂,忽然一声鸣叫,接着树上变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叫、鸟影,我应接不暇)(4)描写这些情景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用了大量的动词,如“拍”“飞”“叫”“扑翅”“应接不暇”“看清又错过”等,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歌声真好听”使鸟的形象更加生动,这样就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画面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5)“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体会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加了引号的是指“榕树”,没加引号的是指适合鸟居住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6)试着读一读,体会鸟的天堂热闹的情景。(四)新授课——品读文章语言生活形象,描写的景色优美动人,你觉得哪里写得好?为什么?(五)巩固练习讨论文章主旨,联系现实,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那里的景色。(六)归纳小结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开动小脑筋想想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愿我们的天空越来越蓝,绿水越来越清,生活越来越美好。(七)作业安排1、识字写字:摘抄你喜欢的美词美句。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全家总动员共同爱护环境。3、小组合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办一期板报。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桨、桩、暇”三个字;会写“颤、暇、抛”等1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鸟的天堂”的美景,产生喜欢、向往之情。3、有感情朗读7、8两个自然段,学习“抓住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鸟的天堂”静态美。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7、8两个自然段,学习“抓住大榕树进行静态描写的方法”,感受“鸟的天堂”静态美。教学过程板块一:了解“鸟的天堂”1、齐读课题。(1)“天堂”是什么意思?它象征着什么?(2)看题目,猜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2、“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设计意图:1、读懂文章题目,链接资料信息,为了解文意铺垫基础。2、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板块二:识字学词,读通课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不会的字词,自主选择方法解决。2、投影出示:树梢、船桨、木桩、涨潮、颤动、不可计数、应接不暇。3、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结合形声字知识指导)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可借助形近字进行猜读)(不可计数、应接不暇两个词语,是文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部分的关键词语,建议“随文学词”。)4、指名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5、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在小学低学段已经养成独立识字能力,但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语教学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识字学词又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保障,是小语教学的基础目标,需要贯穿小语教学的整个过参考资料,少熬夜!程。】板块三:走进“大榕树”,感受静态美1、找两三个学生读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选段。(1)“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2)“不可计数”的都有什么?(树干、树根、树枝、树叶)(3)朗读这几段,谈一谈你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大”的特点。)2、“图文对照”,感受静态美。(1)出示第一幅“大榕树”图片,多找几名学生读相应段落。(指导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2)出示第二幅“大榕树”图片,找几人读相应段落。(指导朗读,重点感受“静中有动”地描写榕树生机勃勃的样子;随机指导“颤”字书写)(3)学生闭上眼睛,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想象画面,感受静态美。(随机小结:这美丽的南国的树!)(4)找学生配乐读这一部分。随机交流: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喜欢在这样的大榕树栖息吗?说说你的想法?3、小结:这部分描写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榕树”的大、静、美等特点。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六、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1、自由读12-13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参考资料,少熬夜!境——大榕树身上聚集。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思考:“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1)、学生讨论;2)、交流并说明理由。4、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齐读。四、写广告词1、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2、学生写广告词。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八、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1、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2、小结课文。教学反思:1、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抓住文章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抓文章的重点段落,交流、探讨、指导。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
本文标题:关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最新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0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