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自我管理——准确定位、认识自我
自我管理——准确定位、认识自我第一章自我认知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个新的系列讲座是《自我效能》,跟我们上次《管出效益》是一个互补,它更深入、更展开。《自我效能》这个系列的讲座,以大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思想为主要基础。班杜拉更多的从“社会心理学”对我们人生的自我经营、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组织、自我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满足等等,对人的积极的激励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这个体系里边的主要的一些心理基础。当然我也会引用很多其他一些心理学家,比如说:马斯洛、弗洛姆、威廉·詹姆斯,他们对人性的一些潜质上的认知,包括像弗洛姆心态对行为的影响,包括荣格的分析心理,我们也会去跟大家交流“无意识与有意识”在我们人生的作用。通过这个体系,我们也会对人生的一些学习、经营展开更深入的分析。我们也会借鉴一些像格式塔心理学体系对我们人生,特别是成年人在学习、在我们人生的经营中,自我在这方面的感受,我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感悟,它不是理性的积累对我们人生的一个成长,而是自我的一种突破,对事物突然深层次的一种理解。比如说我们这个系列今天的第一讲是自我认知。说到自我认知,大家可能从我们的主观意识上都会很快有一个自我的这样的反应:我当然一定很了解我。真是这样吗?人生最了解的是我们自己,最熟悉的也是我们自己,但最不容易搞清楚的还是我们自己。人生就是一本读不透的书。我们可以这样去自问一下:你真的很快乐吗?你真的很充实吗?你真的有明确的人生的奋斗目标吗?你能够客观诊断地去评价一下你自己吗?你对你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认知,跟环境、他人、上司、同事、朋友、家人评价是那样的吻合、一致吗?我觉得这方面可能我们也会打个问号,为什么呢?我们经常也会在抱怨:别人误解了我,别人曲解了我,别人不理解我,我真的是想帮助他,但他为什么要不这样去回馈,不这样去反应呢?实际上我们讲:人生很多时候,我们的假设对自己的认知可能跟环境、跟别人是有差距的,为了适应这个社会,我们有时候也会不得不去学习很多知识,很多我们可能并不一定情愿,但我们又必须面对的一些现象和事实,这样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失去了真实的我,可能有的时候我们感到一些无奈和困惑。所以我们第一讲从自我认知,总是想跟大家去探讨一下,因为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最难克服的是我们自己,找准了自己,这个世界就会为你让出一条路来。我们人的一生,通常有几个“我”。比如说:客观上对自我的认知,还有就是环境、他人对你的认知,还有我们主观上也会认为别人会怎么评价我,最后一个“我”就是客观存在的我。所谓浓缩人生精华就是这四个“我”,我们越来越吻合、越来越协调、越来越一致,我们人生的路就会走得更有效,就会走得更加的积极、更加的自信。有一本书叫《SevenHabits》,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其中里面也有一个就是我们人生使命的宣言,就是说: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达到什么目的?我希望我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品格和什么样的优秀的潜质?我内心里边最渴望、最希望别人怎么评价我?对哪方面的感受我心里边最渴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事实上内心里都有一个我们特别希望成为的那个人,可是在现实似乎总在跟我们开玩笑。比如说,我们有些职业经理人,或者说我们有些管理者、高层经常会出现角色错位。一会儿,他扮演的是董事长;一会儿,又扮演着总经理。我们就觉得在这方面,如果您的角色不能很好地去转换,对自我认知不能很好地准确把握的话,对整个团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晚上开会描绘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的前景、我们的规划,但是第二天没有你签字,很多事情无法办,无法去执行,两百块钱的签字也必须您亲自来面对。这样的话,您对您自己的认知,随着企业的发展、转型,我们有些管理者,特别是高层,可能在这方面就要重新自己去认知一下自己。这并不是说您做错了什么,而是随着事业、企业的发展,您对自己的认知也要重新定位。比如说:前惠普CEO,是被世界上称为首位女CEO,她当时非常的有前瞻、有思想,大家对她也非常的敬佩。当时也有很多的案例在分析,觉得她非常棒。但是她在惠普也没有干很久,最后显然也没有带动当时惠普的真正的发展和期望值。因为什么?因为她总是前瞻的思想,经常天马行空,成了一个独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她太孤独了,整个团队跟不上她。她的思想、她的意识、她的前瞻跟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团队的思想意识、大家在这方面的一种互动,显然脱节了。也就是说一些好的思想不能落地,那这样的一种思想简直不就飘在天上了吗?所以说我们讲,很多这种主要管理者在这方面的认知也非常重要。当然有时候我们老总也很困惑,我们老总通常的一些困惑、一些症状,比如焦虑、烦恼、孤独,甚至有些疑心病,他自己也很难跳出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有些高层的管理者也越来越累,他自己有时候也不认识自己了,是员工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呢,还是我自己不认识自己了呢?他现在的心特别累。所以我们讲,所谓的与时俱进,在这个动态的、发展的世界,我们也希望很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也要不断的、重新的自我定位,跟随企业的发展,您的角色、您的思想、您的转型也应该更加协调。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在做生意,在发展这方面带给我们一些成绩的东西,跟现在做企业、去做市场、去做规范,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跟不上。比如说,我们一些小企业逐渐发展迅速,它这个时候需要规范,需要制度,我们老总就应该有这种意识,这种制度、发展的建立应该在不依靠您的存在来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也就是说:一个随着规范发展的企业,依靠英雄是很悲惨的。所以说我们讲,它更需要的是一个团队,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团队。有时候老总有一种惯性思维:为什么曾经有效的方法、惯用的一些手段、曾经一些得力的干将,今天不灵了,也不是那么回事了。到底哪儿出问题了?所以这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我们有些老总以貌取人,他关爱的人、偏爱的人、投入感情特别多的一些下属,可是关键的时候又特别地没有感情,伤害他又比较大。所以从这方面,给我们一些管理者也带来一种反思:您现在用惯用的思想和意识,真的还同样有效吗?有时候还会在组织中看到,我们有些老总不以实际的业绩、能力来作为对部下的一种评价,而表现出一种偏爱,这也会给我们团队带来一种动机的偏差,那就是:如何跟领导搞好关系,如何揣摩领导的这种爱好,成为他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样的话,大家真的在扮演真实的我吗?有些老总随着企业的发展,对这种虚荣、荣耀看的很重。对于我们人生的价值来讲,追求荣耀和虚荣,可能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只有实实在在地围绕我们追求的价值,可能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前面说了很多跟高层管理有关的,我们的职业经理人呢?我们一些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是管理能力就一定高吗?我们随着组织的发展,把一些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提拔到管理岗位,殊不知这样想当然的一种假设也会给组织带来发展的瓶颈。因为一个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并不代表他的综合素质就高,可能也会出现他心胸比较狭窄,听不进去相反的意见,对有个性的部下有时候包容心不够,就会给我们带来人才放在了所谓不合适的位置,给我们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很大。把他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他是个人才,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他搞破坏同样是个人才。我们很多职业人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跟组织的关系经常也会出现一种浮躁,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真的能够真实地扮演自己吗?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会心态有些浮躁,自己的发展跟企业的关系,有时候这种归属感总是模棱两可,总是找不到。前面我们说了这么多,从我们的老总、职业经理人,从我们的一些员工,从自我的人生定位和自我的认知上,我们说了,很多时候这种困惑跟自我的意识、跟环境、跟我们人生的一些价值观的追求可能都会有关系。我们前面《管出风格》跟大家去讲自我认知,谈到了人的性格、人的一些气质,当然我们今天主要是从人的行为、风格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因为人的不同行为风格背后的价值趋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追求卓越的这样一种行为风格的人,他往往比较真诚、善良、有理想。当然我们前面说了,一个人的缺点,特别是成年人,恰恰是他的优点发挥过当。这种追求卓越、总是想把事情做好,那样真情投入,又是乐于与人合作的人,他的很多优点发挥过了,就是经常否定自己。这种所谓的忠诚,发挥过了就是愚忠。就跟我们讲,岳飞是不是非常的忠诚?发挥过了可能就是愚忠。毛主席、鲁迅不约而同的对《水浒》的哪一位非常讨厌、非常批驳?那就是宋江。我们讲,企业同样是如此,老板身边也不能够总是喜欢那些总在附和的、总在什么事情都在真诚的为着企业,但是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经常没有体现,我们觉得身边有一些经常说相反意见的下属,对我们老总来讲,可能反而是一个幸运。我刚才讲的是这样一种风格倾向的:追求卓越,总是想把事情做好的这样一种风格。这样风格的人我们如何沟通?如何相处?如何把他的潜质开发呢?我们首先要了解这样一种风格背后的价值趋向,他更在意什么?这在沟通里边叫桥接。也就是说,追求卓越这样一种风格的人,他特别在意一个积极回应,在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肯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对组织的发展、对我们未来的这种意义,他心里就非常地满足。一个特别理性风格的人,他就怎么样?讲原则,讲究方法,要降低风险,特别有韧劲。但这样一种风格的人发挥过了,就显得比较固执、教条、不变通、死板,让人就觉得这样的人,简直有的时候很难理喻,冷酷。那我们怎么讲呢?那就是说这样一种风格,它属于理性的人。我们跟他去沟通,就要特别在意这件事情的合理性、客观性。我也建议,特别是我们一些职业经理人,如果您发现您的上司比较偏好这样的风格,您跟他沟通的时候,要注重一些数据的积累,注重一些表格,不要盲目的:我很有信心,这件事情的发展对我们很有价值。有时候这样风格的领导就会觉得您做事不踏实,如果你事先有些资料的分析、数据的收集,最好再制造一个表格,这领导就觉得可以,他就很踏实。这就是在沟通里边叫桥接,把握住了对方的重要之所在,针对不同风格的人这种桥接,一开始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思路、动机、手段是不一样的。面对一个执行力比较强,有魄力和自信心这样一种风格的人,他往往比较武断、自信,要变通。发挥过了呢?那就是听不进去相反的意见。有的时候我们这种变化,给别人感觉找不到北。就跟以前讲,有一种领导风格叫“三拍”:一拍脑门主意来了;一看大家还不明白,一拍胸脯没问题;一拍大腿坏了。国企我们要再加一拍:他一拍屁股又溜了。所以这样一种风格,就会让部下找不到感觉。所以我们讲,跟这样风格的领导沟通,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信心,让他感觉到你是一个有信心的人,你是对自己做事情特别自信的人。如果你自己唯唯诺诺:我再想想,这件事我再考虑考虑。他就会觉得你不行。对于比较协调、变通风格的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要在意这件事情在团队的影响: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评价非常好。这样一些客户、领导听起来就非常得悦耳、到位、舒服。我们说这么多就是,面对不同风格人的认知,对我们自身的经营也是非常重要。正所谓:人生无处不营销。很多时候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如何更好地得到别人对你做人的认同和感觉。“潜质”在今天也简要的给大家说明一下,实际上尽管前面强调了班杜拉这种社会心理学从自我经营、自我效能这方面展开,但是我也非常在意潜质。我们大家都有急中生智的体会吧?我们大家都有:突然领导给我加个任务,我必须在一周内、几天内完成,最后我们怎么样?非常得投入,把它做得真的不错。似乎我们自己都惊讶:原来我行。但是如果磨磨蹭蹭地跟你讲什么一个月以后,什么二十天,然后抓紧时间,你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你要反思,原来你还有很多潜质,还有很多能力。要用威廉·詹姆斯——现代心理学之父的思想讲: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现在只是在半醒中。佛洛伊德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人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能够比我们平常的能力增加五十倍的能量。当然,前面给大家评估了这么多,也想强调:一个人的长处和一个人的优点、缺点和短处,是一个辨证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优点特别明显的人,他的缺点也特别容易暴露。所以我们前面这个讲座里边也有: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如果我们总是喜欢首先关注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一定就会带来别人对你的一种负面的回应。反过来我们讲,我们评价一个员工、一个同事,你
本文标题:自我管理——准确定位、认识自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6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