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讨厌一个人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
引入活动环节二:心事小调查厌恶的人理由环节三:检查“讨厌”——并非所有的讨厌和反感都站得住脚•师总结:•盲目的反感、排斥和远离,其实是一种模糊不清的劣质的情绪。既耗竭自己的心力,也无益于改善自我。环节四:“厌恶”的心理学机制•投射机制•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我们讨厌某个人,其实也是自我内心价值观的折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很讨厌某些人没有教养,其实是因为我们内心觉得他们是缺乏基本的素养,所以会很自然的去讨厌一个人,因为这可能与我们多年所受教育相悖,导致我们内心并没有完全接受,只好通过厌恶的情绪得到释放。环节四:“厌恶”的心理学机制•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其次我们讨厌某些人也代表我们内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学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来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这种自我安全感是我们内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些人行为我们无论忍受的时候,我们内在的安全感被触动了,也会引发我们的讨厌情绪与不安感。。•比如班上来了新同学,他特别优秀或者自带光芒,我们也会感觉内心的不安,总是会感觉到自身的地位有一种潜在威胁,这种威胁会无端让我们对他人引发讨厌。•宫廷剧的斗争将这方面演绎到极致,妃子与妃子发生内斗,主要是由于她们内在控制感的缺失,内心总有一种不安定感,她们会自然而然感觉到危险随时在身边,所以就会自己制造了敌人并与其进行内斗,她们希望通过这些举动换回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安全感。环节五:以此为镜——反思和提升自我•讨厌一个人,恰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既然:•每个人因为出身环境、成长经历、外表、家庭、财富、教育等等一系列先天或是后天的复杂因素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准则。•而我们人生的过程就是用尽一切方式来不断证明自己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对于任何和自己的“正确理念”相悖的人和事,我们会毫不留情地嘲讽,不屑,攻击,谩骂,甚至战争,不惜一切代价来证明别人的错误以便来维护自己的价值体系的正确。•更简单地说,人们永远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凡是跟自己相对立的就是错的,这就是人类的本能。•有人嘲讽网红脸、鄙视流水货,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有人给别人贴标签“绿茶婊”,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_。•有人抨击别人虚伪,有可能折射出Ta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厌恶别人老是在课堂上“出风头”,有可能折射出它内心_________________。•师总结:•其实,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可以看做是一面镜子。我们对朋友的厌恶,对他人的批判,往往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你的好恶,你的创伤,你的弱点,你的自卑,怯弱,你欲求不得的东西……•既然•有些时候,厌恶的背后是内在安全感的缺失,我们应该用心的去提升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厌恶。这类“讨厌”的背后,暗藏着对他顺境的羡慕,也附带着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本文标题:讨厌一个人恰是认清自己的一次契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6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