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800字]《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4篇】
[800字]《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4篇】“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800字多篇《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800字【第一篇】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才能成长为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所以,每个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就可以,并不只是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称职的,放养也需要一定的度,还需要家长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规划,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二、几种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1、言传身教法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后却随手把衣服扔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这种效果明显不会有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却惬意地看着烂俗的电视剧,玩着网游,这让孩子情何以堪呢?所以,以身作则,比千言万语都更管用。2、教孩子好的学习方法比如预习功课,上课认真听讲,和老师同步思考、加强互动,等等。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却不懂得帮助孩子总结好的学习方法,也许并不能及时收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寒暑假,借来下学期的书本,让孩子抽时间预习功课,对孩子下学期的学习是有益的。3、学会赏识教育都说孩子还是自己的好。所以说,从内心赏识自己的孩子,应该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只是,家长要做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得当,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的不如意就苛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而迁怒孩子。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比如孩子的诚实、善良、守信,这些都是很多大人所不具备的。能一口气说出孩子10条以上优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家长。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4、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互相尊重,文明礼貌待人,营造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的良好环境。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最好能把家长当成朋友,和你分享成长中的困惑,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5、同孩子一起成长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成长、进步、成熟,并不是因为你为人父母就什么都懂什么都对。与孩子共同成长吧,体验这其中的乐趣!《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800字【第二篇】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1.树立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是一张白纸,干净、纯洁,可以任意在上面涂抹颜色。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至关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循循教导,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通过父母认识世界,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未知的道路。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学习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当孩子还没有深刻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时,家长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某个美好的清晨,捧一本好书,带着孩子读起来;或某个舒适的下午,执一支毛笔,带着孩子练字;或某个静谧的夜晚,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小发明。相信只要父母身体力行,一定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3.学会与孩子沟通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做家务,家长就要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还有可能去接着帮忙拖地了。再比如,孩子做错了事,我们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耐心询问原因。有时候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应学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做朋友。4.教育孩子凡事要从点滴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成功和荣誉的背后,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语文,不放过一个错别字,不漏掉一句古诗词;数学,不放过一个小数点,不漏掉一道错题等。例如自己的书桌,自己收拾整齐;自己的房间,时常打扫干净。在点滴之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以后的人生也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这部法律更多注重的是去解决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的问题。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庭教育做好,与学校、社会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800字【第三篇】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所以,我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和他们谈心得体会:一、应该有榜样的意识。要想孩子热爱学习,父母首先要热爱学习。为带好头,当父母的应该每天要给自己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这个时间最好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哪怕看看报纸或小说都行,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学习的氛围。要想孩子有良好品德,父母首先要有修养。父母平时待人接物要热情,谦虚,礼让,诚实,守信,一句话:在品德教育这个问题上,身教重于言教。心胸狭隘的父母很难培养出一个胸怀大志,襟怀坦荡的后代。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小学,自觉学习能力很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帮孩子拟定一天的学习安排。如起床,漱洗,朗读,识记,听写,预习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慢慢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帮孩子集中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做任何事情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干扰。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家长专门设一间书房,孩子做作业时,一个人到书房里做,尽量避免家人的活动影响她的注意力;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前要全部清除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东西放多了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尽量让孩子在台灯下学习,这样房间其他地方处于暗光中,这样也能促进孩子集中注意力。三、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当今社会非常复杂,一些不良文化,不良社会现象以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对孩子影响很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越成功,不良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就会越小。家庭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认同家长,感受到家的温暖,孩子应该把家当作心灵的归宿。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家长应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充分享受孩子们的快乐,共享美好生活。通过这种方式,能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当家长的也会在这种无拘束的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的修正教育内容。总之,教育子女的问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800字【第四篇】孩子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说明由于他的错误行为而破坏了规定,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强调他必须对错误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进行补救。并且向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对谎言的态度,希望他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等。孩子做了错事,家长不可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处理。必须向孩子严厉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去做的,并要根据孩子错误情节的严重性给予必要的惩罚,让孩子体验到做错事后所引起的不愉快,从而牢记教训。对孩子故意的破坏性错误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要认识到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不能性急,帮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学会自尊、自律。例如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扬扬把兰兰的玩具弄坏了,那么妈妈要让他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并帮助宝宝承担责任,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给兰兰并且向她道歉。勇于承担责任的宝宝是受欢迎的,可以为自己赢得赞许、信任、朋友等。这样的好处一是使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并不总能为所欲为;二是让他遭受必要的情绪挫折,体验到后悔、难过、害怕是什么东西,三是让他学会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让孩子自己提出补救的办法。这将促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办法不恰当,你可以再提出一些补救的办法来引导他。要求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补救的最终目的,是教给孩子发展自己内在的约束力。一般说来,孩子学东西快,忘得也快。要有效地运用补救的办法改变一个孩子不守规矩的行为,必须不止一次地强化它。要在不同的情况下耐心地、再三地强化它。特别是对那些学得较慢的孩子或情绪上易受到干扰的孩子,更需要较长时间的帮助。
本文标题:[800字]《家庭教育促进法》读后感收获【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2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