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才工作简报目录淄博高新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聚集高地博山区:贯彻落实人才政策文件为科学发展聚好才用好才金晶(集团)有限公司:用好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中国首个功能玻璃产业基地淄博市中心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淄川区:学习贯彻四个政策文件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临淄区:夯实基础力求突破不断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高青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开展编者按:在6月2日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淄博高新区、博山区、金晶集团、市中心医院等单位交流了贯彻落实4个人才工作政策文件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人才工作思路和打算。现分两期予以刊发,供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借鉴。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聚集高地淄博高新区高新区始终把加强人才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一个重要途径,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聚集高地,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进区发展,为高新区实现“二次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一、主要做法1、政策先行,形成高新区聚才引智特色品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4个人才政策文件及去年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对高新区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新区从健全完善政策规定入手,努力打造具有高新区特色的聚才引智品牌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进驻特色产业创新园创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实施了“151”产学研合作推进计划,即三到五年内,与国内外100所高等院校和重点研发机构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高等院校或研发机构合作建设5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引进1000名以上创新创业人才;设立了900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每年举行科技奖励大会,20XX年奖励资金超过2000万元。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与区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高新区已与13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国内外32所高校院所与区内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5家高校院所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在高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4家院士工作站、5家国家级技术和工程研究中心、38家省级研发中心,来自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近20名优秀海外专家进区创新创业。2、完善载体,依托六大特色创新园区搭建创新创业舞台。创新创业载体是集聚人才、吸纳项目、承载要素的平台。高新区围绕先进陶瓷、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及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品等产业重点规划建设六个特色产业创新园建设,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将建成投入使用。3、配套跟进,建设“四个平台”提升服务软实力。一是打造一流孵化平台。高新区创业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孵化面积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41家。二是打造一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建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医药、电子仪器仪表等专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是打造一流社会化中介服务平台。建立了相对集中的中介服务区,引进会计、法律、专利代理、管理咨询等方面中介机构20余家。四是打造一流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市内多家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了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淄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齐鲁创新投资“3个1亿元”的创新资本和1.05亿元的贷款担保公司,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二、今后打算1、完善政策,构筑政策优势。进一步完善落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核心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重点资助,增强政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搭建载体,提高创新创业承载力。积极推进六大特色产业创新园和相关产业示范基地的载体建设,继续实施“151”产学研推进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3、创新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电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注重产业链、管理链、服务链和生活链的对接,帮助创业人员解决好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生活设施、文化娱乐环境等问题;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与重点人才挂包联系制度,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论坛”和“创新型人才沙龙”,逐步构建健全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4、聚集要素,提供智力支撑。积极推进与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共建研究院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高新区主导产业“专家信息库”,作为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和“顾问团”。?贯彻落实人才政策文件为科学发展聚好才用好才博山区一、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1、在工作思路上突破,形成思想共识。博山区高度重视4个人才政策文件,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学习研究,及时转发文件,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学政策,比贡献”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出台一个总体规划、建立一套服务体系、搭建一个人才成才平台、健全一批制度机制、营造一个创业环境、完善一套保障措施的“六个一”人才工作总体思路。2、在配套政策上突破,完善政策体系。立足博山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双十”培养计划加快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陶琉传统产业人才开发培养的意见》、《博山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521”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体系。3、在财政投入上突破,健全投入保障体系。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由每年100万元调整为按地方财政收入4‰提取,今年预算是384万元。同时,设立镇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由区财政设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4、在培养渠道上突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XX年以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3000余人。党政人才方面,开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课堂,实行科级干部理论学习学分制管理、区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年轻干部到镇村挂职和到信访部门轮岗锻炼等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开展企业家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组建专业技术人才联谊会、总工程师联谊会。技能人才方面,开展争当“十佳技师”活动,举办“博山杯”中国陶瓷琉璃艺术大奖赛,编制《中国·博山陶琉名人名作》。农村实用人才方面,重点加大有机农业生产、销售、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机农业院士工作站和有机农业培训中心。社会工作人才方面,开展一村一组织建设指导员、一村一警、一村一医、一村一社保员、一村一电工“五员助村”活动。5、在激励机制上突破,构筑人才高地。一是制定《博山区“颜山英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确定“颜山英才”为全区各类人才的最高荣誉,首批评选9人。二是设立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有关条件的,一次性奖励用人单位1-3万元。三是加大陶琉传统行业人才激励力度。对新获得省级以上艺术大师称号的给予1000-5000元的奖励。对带徒大师和65岁以上仍从事陶琉艺术创作的大师每月给予60元津贴。四是加大对优秀人才和成果的奖励激励力度。拿出536万元对重点工程负责人、明星企业家、技术中心、名牌、名标等进行奖励。6、在发展环境上突破,激发“三创”活力。一是开展人才工作调研,找出了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实行区领导和组织部门联系专家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征求意见。去年以来,共征求意见建议125个,帮助解决困难130人次。三是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组建人才工作宣传员队伍,开设“人才强区科学发展”专栏,大力营造“四尊”的良好氛围。二、主要成效1、人才引进取得新进展。坚持多渠道引才,人才引进工作取得新进展。东佳、华成等10余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空军医学研究所等近20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合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在博山区设立了科研工作站。20XX年,全区共引进优秀人才1500余人,其中,博士55人,硕士29人,副高以上职称39人,优秀海外人才和专家12人。2、人人成才环境更加优化。积极鼓励支持优秀人才通过结对指导、名师带徒等形式,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以岗位成才为重点,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1000余次,在实践中切实提高了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3、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中科院齐涛博士与东佳集团合作研发的亚熔盐法钛bai粉已进入中试环节;韩国专家吴镇奎作为技术指导的全市重点项目山东豆禾豆奶进入试生产;博山新颖传感器厂依靠探测器研发领域专家马述侃教授,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生产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博士及其团队合作,推动了有机农业区的创建。4、人才工作载体建设迈上新台阶。20XX年以来,新建1处国家级泵类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处省级技术(研究)中心,3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截止目前,全区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3个,其中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24个,市级40个,区级69个。用好第一资源着力打造中国首个功能玻璃产业基地金晶(集团)有限公司一、贯彻落实人才工作文件情况一是认真学习,形成共识。党委总部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并结合集团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上下形成了“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的.共识,确立了“智慧兴企、绿色兴球”战略。二是优化研发环境,搭建创新平台。研发大楼、设计大楼、科技阅览室先后投入使用,组建多个研发课题组,配备各类化验分析仪器,优先满足研发人员在科研、技改工作中对仪器、设备、原料和经费的要求。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出台了《集团创新奖励条例》,去年拿出20万元奖励创新人才。三是落实高层次人才有关待遇,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对来企业落户的博士生一次性给予10万元安家费,3年内每月给予2000元生活补助,积极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父母随迁等事项,相关手续由专人负责限时办理,让高层次人才安心工作。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升人才素质。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稀缺人才加紧培养、一般人才有计划分层次培养的原则,健全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20XX年以来,共邀请20多名专家学者进企讲学,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0多次,培训2000多人,18名经过实践锻炼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被选拔为管理干部或项目带头人。五是强化人才工作责任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设计绩效管理体系,把人才引进培养作为各部门“一把手”的责任目标和考核内容,并把科研经费的投入量、使用评估等情况作为考核指标纳入绩效合约。设计薪酬管理体系,加强对关键人才的激励,保证支付的薪酬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市场竞争性,从而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六是实施亲情化管理,努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每年为家在外地的员工提供探亲假,年底给员工家属寄慰问信、发放春节亲情款,组织开展“创新能手”和“劳动模范”评选等活动,组织先进典型参加“港澳五日游”、“世博游”等休闲度假活动,让人才有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文件出台以来取得的新成效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仅20XX年,集团就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吸热玻璃改造、太阳能专用玻璃改造、在线镀膜玻璃改造、新建离线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金晶研发大楼、设计大楼等六大项目,新建项目密度创历史之最,全部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达效。其中,投资近2亿元的吸热玻璃,利用自主研发的近30项技术进行改造,产能提高17%,燃料消耗降低10%,产品附加值提高30%。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20XX年,金晶玻璃先后中标世博会太阳谷、中国馆工程,拿到了每小时350公里高速列车窗用玻璃订单,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与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GOT签订合作协议,占领了世界光热领域制高点,开辟了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全新业务。2、项目凝聚人才作用凸显。一方面,通过政策激励、考评选拔、重点培养等手段,使现有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以集团研发机构为平台,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20XX年以来,先后与30余名国内外高层次研
本文标题:人才工作简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3323 .html